第二个“华西村”诞生:仅67户人资产却超30亿,家家都住别墅

丽唐文采飞扬 2024-05-23 09:06:55

以前这里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民住的还是土坯房,房屋破烂不堪,人均收入还不超过50块。

但现在的这里,已经成为集科研、工业、生产等一体发展的度假村,总共67户人家,总资产达到了30多亿元,孩子出生就发钱。

这个被称为湖北版的“华西村”,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呢?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一定要让父老乡亲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这个地方位于湖北咸宁嘉鱼县丘陵村的官桥八组,很多从这里路过的人,无不感叹到这里的美,就如同一个世外桃源一般。

虽然作为一个村子,但这里整齐的绿化带,再加上村民家家户户的大别墅,还有那个宽阔的柏油路,让人看上去真的赏心悦目。

要知道官桥八组,这个村里面的组,在当时改革开放后,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时村民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苦,其他村子的人已经住上红砖房的时候,这里住的还是土坯房。

吃的是返销粮,要村民上山砍柴来换取日常的油盐,当时官桥八组村民的生活已经落后其他村子很多了。

然而这样的情况,全都是因为一个人来的到来而改变了,那就是官桥八组的组长周宝生。

他是地地道道的官桥八组出生的孩子,在1979年,年仅27岁的他被选为了官桥八组的小组长,官桥八组的命运也就此开始改变。

他开始带领村民开始进行改革创业,经过和村民的协商,他们开始集体经商办厂,周宝生用他经商的头脑,在官桥镇上办起来了熟食店和冰棒加工厂。

这一初步发展很快就有了成效,第一年就赚了7000块钱,要知道当年的人均工资也才只有50块,给村民带来了不少的经济,这也使得村民更加的相信他了,开始全心全意的跟着他干。

赚到钱后,很多村民本以为会继续的开下去,可是令谁都没想到的是,周宝生竟然宣布在镇子上的店铺不干了,所有人回到组里开始转行。

随后他又用赚到的钱,创办了两个煤窑,和不同的厂房,这同样给村民带来了不少的经济,生意越做越大,很多村民靠着分红都过上了好日子。

然而他的梦想还不止于此,他要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随后他就将这些零散的生意全部都给集中了起来,这样一方面方便更好的管理,另一方面就是向现代化靠拢。

于是在90年代初,他创立整合出了“田野集团”,这个集团在周宝生的带领下,开始渐渐的向科研科技方向进军。

找对方向,勇于改变

1993年,当时武汉的一个研究所里面的工程师刘业胜在研究“永磁合金”的这项技术,由于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但是一直都是缺少资金的状态,导致这个项目迟迟都没有正式发展起来。

而当时周宝生正想着如何向科技发展面转型,他从这个技术中看到了市场的前景和希望,随后就找到刘业胜进行商讨。

周宝生向这位工程师讲到:来八组吧,资金我来解决,还由所有的后勤全包在我身上,就这样,他用百万元留住了这个刘业胜。

刘业胜听到这话之后,两人一拍即合,最终这项技术也是如周宝生所希望的那样,一经投入市场,就被国家认定为高技术产业,实现了上百万的价值。

这样的成功,让不少的官桥八组的百姓明白科技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周宝生为了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为他们配房配车,并且还鼓励他们用技术来入股分红。

周宝生实行的这项政策,吸引了很多科研人员来到这里,这样一来,不仅帮助田野集团成功的转型,更主要的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从1993年到2003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周宝生带领的田野集团,成功的从劳动力和资源型企业发展成为了高科技产业。

2013刘业胜去世后,周宝生为特意的为他铸起了一个铜像,屹立在了原来合金厂门前的草坪上,刘业胜的出现,再加上周宝生的投资,才有了现在的“田野集团”。

“田野集团”在国内的具有一定的影响,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这里涉及的产品有交通、石油、竣工、航天航空等等各行各业。

整个官桥八组的村民,在周宝生这个组长的带领下,一步一步的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正规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资料:《乡村振兴的标杆——记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 国际在线. [2024-02-05].

可是周宝生觉得,自己想尽办法来吸引人才,可是总达不到发展的需求,还特意为此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了高校的校长来当顾问。

就在周宝生一筹莫展之际,一位高校的校长一句话点醒了周宝生:为什么不自己办一所大学,自己来培养人才呢?

周宝生听到这话后,茅塞顿开,或许是对于高科技知识的崇拜,又或许是农村的教育资源匮乏,这也就导致了该地区的发展受到限制。

周宝生为了能够让官桥八组的孩子们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培养除更多的人才,他决定建立一所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学习到知识。

自己来培养人才

2002年的时候,国家正鼓励社会办大学,这也正符合了周宝生的想法,随后他就开始寻找哪一所学校愿意合办。

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当时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周宝生立即动身,直接就找到了当时的校长,并说明了来意。

周宝生这一行为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从学校规划用地到建立,再到最后的招生,只用了短短的7个月时间。

一所占地1500亩,投资超过11亿元的全国一流民办大学建成了,这就是武汉东湖学院。

这是全国第一个由村里面的小组所创办的大学,这个大学也创办到了官桥八组的家门口,让很多人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愿望。

刚开始的武汉东湖学院,碰到了不少的困难,尤其是在是在师资队伍这一块,他们通过“引进”到“模仿”再到“创新”,一步一步的吸引了众多知识分子。

除了在培养人才之外,武汉东湖学院给周围的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不仅能够推动发展,还提供了2300多个就业岗位。

在经济和教育的双重带动下,官桥八组已经开始了质的飞跃,百姓也是如周宝生所想的一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到这里,周宝生并没有就此结束,他决定重新回归官桥八组,将这里完完全全打造成一个大型的生态园,让百姓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

现实存在的世外桃园

周宝生早年带领大家致富的时候,创办的各种厂,给生态环境留下了很深的疤痕,当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时候,周宝生没有忘记是什么给他们带来的财富。

他开始提出要对这些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官桥八组他们将1000亩地全部种上了树,并且还立下了规定,不能砍柴,违法的话就要罚款3000块。

就这样,当年差点被周宝生毁掉的杂木,成为了生态最好的乡村公园的建设。

在2010年,官桥八组决定对于村民居住的80年代的老别墅全部进行改造,盖成了全新的欧式别墅,真皮沙发、浴缸等等所有的家电全都是统一配置。

这也引来了不少别村人的羡慕,纷纷表示自己要是八组的村民就好了。

参考资料:《红火了40年!洋房别墅、田野农场…官桥八组让人好羡慕!》2019-03-13 21:24·嘉鱼旅游

八组的村民居住在统一建造的别墅里面,工作的地点就在距离家几百米的地方,福利待遇别提有多好了,每个月的最低收入到达了4000千元,除了正常领取工资之外,年底还有分红。

村民在退休之后,还可以领取退休养老金,如果退休养老金不足2200元的时候,少多少组里就补多少。

除此之外,谁家里生孩子的后,从刚出生到高中毕业,官桥八组还会每个月都给发1000块,用来教育和生活费的补助。

甚至就连村民日常所使用的水电费等等,官桥八组还会给百分之50的补助。

这样的福利和待遇,别说是其他村民羡慕了,放眼任何一个地方,这样的待遇都是十分好的存在,怪不得村民原因死心塌地的跟着周宝生干,那是因为他真的为百姓着想。

对于这样的情况,周宝生只是描述到:八组一是没有特殊的资源,二没有政策上的优势,我们只是比别人先走一步,多走一步。

这里的村民在周宝生的带领下,也都变成了高素质讲文明的村民,早上晨练,愉悦的工作,晚上健康休闲。

参考资料:《官桥村八组:从贫困村到国家级生态村的华丽蜕变》.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24-02-05].

有这样的领导,村民真的很难不幸福,不知道大家对于官桥八组有什么看法?

80 阅读:48162
评论列表
  • 2024-05-25 11:59

    华西村的下场在等着你们

  • 美哥 28
    2024-05-25 17:52

    华西村目前大负翁!怎可相比?

  • 2024-05-26 13:53

    扯犊子

  • 2024-05-26 14:34

    你确定他们晚上不打麻将?不赌博?

  • 2024-05-27 01:02

    没有借鉴意义,只是先走了一步把别人的路走了。好比大家如果都去种大白菜一样,只能烂在地里也没人要!

  • 2024-05-25 23:25

    看照片很年轻,不像52年的人

  • 2024-05-27 01:31

    纯农业农民不可能富,工业企业不办富不起来,农民最清楚的

  • 2024-06-08 23:17

  • 2024-05-26 19:53

    全国各村向你学习!发扬光大!

  • 2024-05-25 15:19

    这文章内容独特,华西村咋有这么大变化?得了解更多

  • 2024-05-27 00:27

    户均 30 亿,有人信吗

  • 2024-05-27 01:25

    他村里的土地都荒废了吗或者的拿来盖房种树了吗?

  • 2024-05-28 08:19

    这是诅咒

  • 2024-06-02 09:26

    周宝生好样的!!!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丽唐文采飞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