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电信诈骗还可怕!某公司10年保险陷阱揭发,评论区全是受害者

她比烟花寂寞 2024-04-17 22:18:48

常言道,“人心隔肚皮”

在商海浮沉中,确有一些不良商家,他们眼中只有利润,无视道德和责任,专门想办法设局诱骗老百姓的钱财。

这些商家往往伪装成正义一方,事先设下一张张温柔的陷阱。

特别是一些没有良心的保险,乍看令人心动,他们会笑容满面、甚至殷勤过头,让人防不胜防。

但是当你真的需要保险兑现时,他们却变脸比翻书还快。

原先答应的种种保障,说变就变,那一大叠的保险条款成了他们拒绝理赔的武器,字字句句都成了拒绝退款的理由。

这不,近期网友爆料:10年的保险,约定今年返还本金和分红,但是现在本金都要不回来了

事件经过

最近,网上热传一条信息,一位网友爆料称自己十年的积蓄买的保险,结果到期本该取回的本金连分红不见踪影,连本金也提不回来了。

据这位网友的视频爆料,她的钱是投在了XX保险公司的一个产品里。

她从2014年开始定期缴费,满怀希望地等待十年后的回报。

按照当初业务员的承诺:“十年后,本金能全部取回,甚至还有附加的分红”。然而,十年到期一看,连最基本的本金,1分钱都拿不回来。

在她的爆料下,不少网友也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相似苦恼,看来这并非个案,而是多人的经历。

去年,燕赵都市报就报道过沧州市韩女士的案例。

她是在2015年7月给孩子买的一份保险,名为“长城鑫相随年金保险C款(分红型)”。她是冲着销售人员那句“交满十年后‘本金’随用随取”去的。

但现实是,她在经济困难时期,这份保险成了额外的沉重包袱。她之前几年的分红已经提取,甚至去年的保费都是通过贷款来缴纳的。

心想着不就快交满十年了吗,再坚持坚持就能取回10万元本金。谁知,当她询问客服时,得到的答复却是,这笔钱要到孩子80岁时才能拿到,也就是2094年的事了。

这些问题往往出在业务员和合同内容上有出入。

作为普通消费者,面对那份长达几十页的合同,要一页页仔细审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结果就依赖于业务员口头的解释。

等到发现问题时,那个卖保险的业务员早已不知去向。

网友看法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网友怒批这个保险,认为他们是对老百姓的欺骗,应该偿还老百姓的金钱!

“真是一群可恶的骗子”

“哪个普通人每年花那么多钱去买保险不就是因为这个保险说的是要分红”

“这个不比“电信诈骗”坏?”

“跟我妈说了多少次这些都是骗子,她还是买了四份,理由是别人都买了,气得我七窍生烟”

“中国人寿的“鑫福连连”养老分红型险种,讲55岁能拿本,不知道能否拿到?我已经交9年了,明年是交第10年最后一年了,每年交6000的。”

面对这个事件,我的第一反应是愤慨。老实百姓通过辛勤工作攒下的血汗钱,竟然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商家和保险公司以为明晃晃的承诺诱饵,骗得干干净净,这是对信任的背叛,也是对正义的挑战。

看着这些受害者的故事,我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种误导性合同和承诺的潜在受害者。回看沧州的韩女士的遭遇,她所签的所谓“随用随取”的保险合同,让她不得不通过借贷来交付每年的保费,希望在经济困难时能取回一些“本金”。

但最后的结果是,她要等到自己的孩子80岁那年,也就是近乎所有人的人生终点才能取出,这是多么讽刺和无情的现实!

销售话术与实际保单文件之间的差距是惊人且不可原谅的。

有多少人已被这种甜言蜜语所欺骗?又有多少人在期望和绝望之间挣扎?

难怪网友们的情绪如此激动,他们通过键盘敲出了无数质疑和抱怨。

但是,在愤怒之外,我们也需要从中吸取教训。

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更加警惕和了解情况。当我们处理像保险这样的金融产品时,我们不应该让文件的复杂性或我们自己愿景美好的想法让我们对现实视而不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至少能要求得到一个明确清晰、不含模糊的答案,或者即使费用高昂,也应该请一个专业人士来帮忙检查这些冗长的合同。

写在最后

毕竟,在这个广阔的市场大海中,我们最好的救生衣是我们自己的觉悟和谨慎。

如果不小心,滑稽的骗局就会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社会大海中,理性和冷静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也是抵御市场骗局的最好武器。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 2024-04-17 23:08

    我感觉孩子不一定能活到80岁,妈妈更可不能活到110岁 ,真等到80年后,我估计保险公司早倒闭了

她比烟花寂寞

简介:关注我,带你看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