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请3000老人吃饭,为何老人回家后接连去世?他们究竟吃了什么

宁含看历史 2023-12-25 02:57:0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比心]

回顾中国历史,尤其是在清王朝阶段绕不过去的三个人物,雍正、乾隆和康熙。对当代年轻人来说,在这三个人物当中,乾隆或许是最受大众关注的。

关于乾隆审美的相关话题,早前还曾经上过热搜。但除去乾隆个人的奇怪的审美,关于乾隆还有很多趣味故事,比如说在1785年左右前后举办的千叟宴,就很被大众所津津乐道。

乾隆当年为什么要举办千叟宴?在这场宴席上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千叟宴

千叟宴顾名思义,就是上千个老人的宴席,康熙还在世的时候,就曾经举办过这个宴席。康熙当年在自己65岁生日时,曾经邀请过年满65岁的老人和他一起过寿。

而乾隆举办的千叟宴,也是模仿自己的爷爷康熙,不过乾隆举办这个宴席时只有50岁,在1785年的时候,为了庆祝自己五代同堂,而举办了非常盛大的千叟宴。

乾隆举办的这次宴席共计邀请了3900多人,席面上就做了800多席。不仅如此,乾隆还让年纪超过90岁的老人亲自到御前,他为这些老人敬酒。

他不仅自己敬酒,还让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都向这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敬酒。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皇家的敬老爱幼的美德,致传言,当时在宴席上,年纪最大的老人,还曾经得到了乾隆亲自做的一对对子。

按理说像这样的宴席,皇家举办皇帝亲自奉酒,邀请的老人在身份上也没有做太多的限制,本身应当是一桩美谈。

但是乾隆举办的这一次宴席,宴席过后却发生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将原本好好的应当是美谈的事情,直接变成了让人伤心的悲剧。

宴席后的悲剧

而这期间发生的事情,事实上完完全全是可以提前预想到的。乾隆举办千叟宴本意目的或许确实是为了与民同乐,彰显自己的仁爱之心。

但是他在进行规划之前却没有想过,自己举办的这个宴席,对于前来受邀赴宴的老人来说,是否能够承受得住。

在过去,交通路况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大众出行大多依赖的还是车马一类的工具,乾隆举办宴席,邀请了这些年最大的老人,有很多都不是京城人士。

有不少要从很远的地方乘坐车马前往京城,而老人年纪本身大了,身体就不如年轻人。有些年岁特别大的老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车马奔波,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在古代,不管是高官子弟还是平民百姓,面见皇帝都是需要三跪九叩的去行礼的。

过去是非常注重这些礼仪的,即便是这场宴席,是乾隆自己本身承办的,但是前来赴宴的老人,面见乾隆时,还是需要做到起码的礼仪的。

有些老人可能是从很远的地方赶赴到京城,本身经过了舟车劳顿以后,身体就已经不太舒服了,见了皇帝还要不停的跪拜,对于这些老人而言,造成的身体负担可想而知。

而且这次宴席邀请了上千多个老人,在给皇帝行礼的时候,需要遵守的流程也很多,皇帝在发号施令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坐。

等到宴席正式开始,很多老人可能已经站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且宴席本身参与的人数非常多,大型宴席菜品也很多。

800多桌宴席,宫里的御厨在筹备宴席的时候,也很难做到短时间内立刻将这800多桌宴席全部都弄好。

所以宴席上有不少菜品可能都是冷菜,还有一些菜品是提前做好的,很难保证这些菜品的基本安全问题。

这些老人在用餐结束之后,又要继续乘坐车马回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车马颠簸,来来回回的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这场宴席结束之后,3000多个老人当中有不少回去之后就出现了问题,更是出现了很多老人相继离世的情况。

这一局面的形成,事实上从一开始就是能够预料到的。但是乾隆起初举办这场宴席时,并没有全面的考虑好这些老人来参加宴席是否方便。

为了所谓的仁心善心,做了这些表面文章,最终的结果反而是让这些老人相继离世,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最终造成这样的局面,乾隆都是需要负一定责任的。

结语

其实透过这些野史趣谈,不难发现在过去皇权时代,封建权力对人的压迫。现代人看古代的故事,也应当要从这些趣谈当中,学会忆苦思甜。

0 阅读:165

宁含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