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直肠给药,是否能更大的发挥中药的药效?

深水聊养护 2024-04-14 07:47:08

历史上传统医学对药物灌肠的理解,和今天有那么一丢丢不一样

几乎所有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对于灌肠的初衷都建立在一种很特别的理论之上,我们称之为——自体中毒

简单来说,东西方的上古医学都认识到从“皮燕子”里出来的东西污糟不堪,人体内的有毒物质都是通过这个窟窿眼儿排出来的

当然东西方对“皮燕子”排泄有毒物质的“解释”各不相同

西方传统医学坚持体液学说,他们认为人体内的体液会腐败并导致人体中毒,因此需要通过粪便将其排泄出来

而咱们的中医则认为自然界里的外来病邪侵入人体导致生病,即“外邪”,而“外邪”可以通过粪便排泄出来

二者意思大差不差

这种“皮燕子”里排毒的理论,就叫“自体中毒”

而基于“自体中毒理论”,传统医学的“排毒三板斧”就此诞生,即——灌肠、放血、催吐

东西方传统医学认为这是治愈一切疾病(至少是大部分)的办法

19世纪欧洲的灌肠器

所以直到这里,东西方医学对灌肠的重点依然在“排点什么东西出来”,而不是不“灌点什么东西进去”

可能是中医深受儒家思想“止乎于礼”的影响,动不动就戳“皮燕子”这种事情实在有伤大雅,所以对于“排毒”这种事情往往会“另辟蹊径”

例如中医里鼎鼎大名的“倒仓法”,典型的一则医案就是中医大师朱丹溪给自己老师许谦的排毒过程,有兴趣的知友可以看我此前的科普

答应我,一定要吃饱了饭再看

除此以外,中医对灌肠治病的涉足一般就浅尝辄止了

可西医可没什么儒家文化的制约,你完全想象不到欧洲人可以把灌肠玩出什么境界

15至少16世纪的法国,灌肠成为必需以及非常时髦的事情,甚至深受王室的青睐

传说路易十四痴迷灌肠,一生中“享受了” 2000 次灌肠,有的时候一天甚至灌肠两三次

那个盛产红酒的勃艮第公国的勃艮第公爵痴迷灌肠,甚至让他的仆人当着国王的面钻到她的裙子下面进行灌肠

路易十四在战场上也不忘记享受“灌肠”

所谓“有买卖就有伤害”

因为痴迷于灌肠的人太多,19世纪的欧洲商人甚至利用人们对于“自体中毒理论”的恐惧进行牟利,推出了各种各样伺候“皮燕子”的工具

最典型的是一种名叫“灌肠包”的工具,它包含一个灌液体的橡胶袋,利用地球重力,使其中装着的液体顺着一根管子和喷嘴流入躺卧的病人的“皮燕子”里,然后“敬候佳音”

灌肠包

无良的商人会整出各种花样和说法的液体,例如灌入红酒可以消除疲劳、灌入蓖麻油可以治疗癫痫、灌输蔬菜汁可以解肝毒

最疯狂的是灌入水银,据说可以治疗痔疮……

不良商人的灌肠广告

明白人都知道这样整迟早要出事

20世纪末德国著名的“自体中毒理论”灌肠大师马克思·格尔松,可能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竟然尝试用砒霜给自己灌肠

结果可想而知……

马克思·格尔松

而真正的直肠给药方式还得是正经医生来发明

1919年,美国医生沃尔特·阿尔瓦雷茨通过科普的方式,向公众揭示了“自体中毒”的荒谬和不科学。并通过试验证实了直肠粘膜具有很强的吸收功能,药物可以与直肠分泌液混合,然后通过肠粘膜被吸收。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提高了药物利用度,丰富了用药环境

自此以后,“皮燕子”不再被视为人体毒素的“出口”而被嫌弃,反而成为了药物有效进入人体内的最佳“入口”而被广泛重视

当然这事儿最终还是由西医论证并实践成功

中医也不是没有实践过,早在两汉时期中医就有所谓的“导法”,但还是受限于儒家“止乎于礼”的禁锢,在临床上中药通过直肠给药一直都不怎么受重视

不过今天你说要中药要搞直肠给药……

要知道通常情况下直倡给药灌个十几毫升就了不得了,你给人弄一碗热汤药灌进“皮燕子”里……

0 阅读:9

深水聊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