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是发配千里之外,为什么官差抢着押送女囚犯?因为有三个好处

鲁老知识分享 2024-05-02 20:16:50

《明史·刑罚志》记载: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

有终生,永久。终生:规定罪犯要服役到死;永久:还要罪及子孙后代。这是明代对于发配的解释。

被发配的人一般都需要去边疆地区进行屯田耕种,而去边疆的过程在古代一般都是走路,很少会有车。

可是,这些官差在对待男女囚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于押送女囚犯这等差事,官差们都抢着去;可到了男囚犯却你推我搡。

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可能离不开以下这三个原因。

一、流放与发配

其实流放和发配在古代是不一样的意思。

流放通常指的是将罪犯放逐到远离其家乡的偏远荒僻之地,以地理隔离作为惩罚手段,同时也起到社会警示的作用。

这种刑罚方式在中国古代刑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上述的古语所包含的意思,实际上更接近于发配这一刑罚形式。

被发配的人不仅仅需要去到流放地区,还会根据他们的罪行轻重被分化为不同的等级,如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和附近军。

这样的分类,既体现了古代刑罚的细致与严格,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对刑罚执行的影响。

被发配的人,其命运往往异常悲惨。

他们不仅被剥夺了自由,更被强制前往陌生的地方,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耕作。

有的人被派往边疆地区,开发新领地,为国家的疆域扩张贡献力量;有的人则被发配充军,成为军队的一员,在战场上为国家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这些被发配的人,永生永世都不得再回到家乡,他们的命运与那片遥远的土地紧密相连。

他们需要一直服役到死,甚至有的刑罚还规定罪及子孙,使得这种痛苦和折磨延续到后代。

然而,流放与发配虽然都是将罪犯放逐到偏远地区,但二者在细节和执行方式上却存在显著的差异。

流放更注重于地理上的驱逐和社会风评上警示的效果,而发配则更侧重于利用罪犯的劳动力,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服务。

在古代社会中,流放和发配虽然给罪犯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

但其中很多的囚犯在去到被发配之地的过程中,就有被官差折磨到死的例子,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此残忍可怕的流放之路,为何一些官差独爱押送女犯人呢?

二、囚犯的家人会给官差“塞钱”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女囚犯如果是大家闺秀,或者是某个知府、大官家的女儿或者是亲人的话,这些当时的有钱人一定会给这些押送自己家人的囚犯一些“好处费”。

为的就是让他们在押送之路上面好好照顾一下自己的亲人,少让人受委屈。

为啥特别关照这些女囚犯呢?这些女囚犯就这么“金贵”吗?

其实,如果我们了解了发配的具体路程以及过程,恐怕就会理解这些给官差塞钱的行为了。

我们知道发配是一种严厉的刑罚,虽然不比五马分尸或者是砍头,但是发配的死亡率并不低。

被发配了,就意味犯人要被送到偏远荒芜之地,让其自生自灭。

在清初,很多罪犯被流放到东北的盛京、宁古塔、尚阳堡,而到了中叶以后,伊犁或乌鲁木齐成了流放的主要地点。

用现在自媒体的口吻来说,流放就像是被迫“外地出差”,只不过这个“出差”地点荒凉无比,而且是有去无回。

《尚书·尧典》就记载过发配流放的故事,比如流放共工到幽州,流放驩兜到崇山等。

在流放期间,犯人的待遇极差,每天的食物由政府提供,但解役兵丁往往肆意虐待犯人。

犯人们不仅要忍受长途跋涉的劳累,还要面对抵达目的地后的贫苦和饥饿。

不仅如此,发配流放的时间在各朝各代都有所不同。

秦朝之前,流放期限可长达十二年甚至无期;南北朝时期改为最长六年;唐朝以后进一步缩短为三年。

到了宋朝,流放时间以两年为基数,最多可达六年,但女性通常可以免刑。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人物也遭受过流放之苦,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当属林则徐。

林则徐是清朝的一位名臣,也是一位抗毒英雄。但因为与英军签订《广州协定》而担责,被流放到了伊犁。

在流放过程中,他写下了著名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林则徐的流放之旅历经四个多月,从西安走到伊犁,这一段旅程足足有三千两百零四公里。

沿途他经历了沙漠等恶劣环境的考验,幸运的是他最终成功到达了伊犁,并且得到了伊犁将军和参赞大臣的礼遇,甚至道光帝还赐给他土地以维持生计。

发配流放之路不仅很长,条件还很不好,每一天基本上都是风餐露宿,难以果腹。

而女囚犯在流放过程中面临的苦难更是层出不穷,她们不仅要承受长途跋涉的艰辛和严酷劳作的折磨,还要面对官差的非人待遇。

官差们有时因为旅途中的劳累、无聊或者个人情绪,对女囚犯们施以种种虐待。

有的会不顾其他的调戏她们,有的不会给她们吃饱饭,有的甚至要让她们做出一些非常有辱尊严的事情,使她们在身心上遭受双重打击。

这种流放制度不仅是对女囚犯个人的摧残,更是对古代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深刻反映。

在那个时代,女性往往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的权益和尊严常常被忽视和践踏。

流放制度中,女囚犯所遭受的待遇更是将这种不公和漠视推向了极致。

官差们在流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决定了女囚犯们的生死存亡。

因此,家里有点家底的人一般都会给这些官差一些“好处费”或者是“照顾费”,为的就是让这些人对自己家的女孩客气一些。

三、女囚犯更容易管理

此外,除了押送女囚犯可以获得一些额外的金钱之外,官差们喜欢押送女囚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女囚犯不容易跑,更容易管理。

在押解囚犯的过程中,尤其是刚刚出城的前一个礼拜,是囚犯们最容易跑掉的时候。

因为这个时候虽然这些囚犯已经被双手双脚的捆起来,但是囚犯们还有一些生的希望和力气。

对于男囚犯们更是如此,因此这些男囚犯们会想尽办法的逃跑,既然逃跑,那么官差们就得追。

这一追一跑之间就耗费了许多的体力,让“工作”变得更加痛苦,因此,官差们不愿意押解男囚犯。

而女囚犯本身就文弱,稍微一恐吓或者是呵斥就不敢再有二心,更别提撒丫子跑路了。

因此,这些女囚犯自知自己的身体弱,能不能走到目的地都是问题。

因此是很多官差争先恐后想要押解的犯人,再加上这些女囚犯的家人会给一些“好处费”,更让这个工作变得又舒服又是一个“肥差”。

可就算如此,一些官差仍然对女囚犯们施加了极大的伤害,他们利用职权进行敲诈勒索、虐待甚至杀害女囚犯。

毕竟地处荒凉,谁也不知道死亡的是谁。

四、滥用权利的诱惑

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自己是这一行人的老大,看到长得漂亮的女囚犯,难免会有一些邪恶的想法在心中作祟。

所以,在官差们负责将女囚犯押送至遥远的关外时,一些人难以抵挡诱惑,开始滥用他们手中的权力。

这种滥用并非出于公事,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而被欺负的女囚犯作为弱势的一方,往往无法为自己辩解,也很少有人愿意为她们发声,见义勇为。

毕竟见义勇为的结果就是一顿暴打,这种无助的状态,使得她们更容易成为权力滥用下的牺牲品。

结语

尽管在押送女囚犯的过程中,历史上充斥着种种不公与悲惨的现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某些官差而言,这仍然被视为一种带有“好处”的任务。

这种所谓的“好处”,并非出于人道或正义,而是深深植根于古代社会的不平等观念和权力的腐败。

这三个所谓的“好处”,实际上是古代社会性别歧视和权力滥用的缩影。

它们不仅揭示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也凸显了部分官差对权力的滥用和对利益的贪婪追求。

因此,许多网友也表示:真的要感谢生在了现代文明社会!

最后,如果您觉得本文为您带来了一丝收获,请您多多点赞、收藏、评论和转发,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官差抢着押送女囚犯的三个好处。

我们的创作离不开您的支持,您的点赞是我们创作的不竭动力,期待与您在下一篇文章遇见。

0 阅读:88

鲁老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