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十载,浙少版《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经典再现!

江户小歪 2024-01-31 23:17:31

上周,小歪拿到一个沉甸甸的盒子,红艳艳的特别喜庆,符合过年氛围,打开来是15册国风绘本。

这套书叫作:《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

小歪有些感动,因为早在1991年,浙江少儿出版社就出品过《彩绘本中国古典文学神怪故事丛书》,精装,印量1000册。次年又印平装5000册,如今的二手市场价格令人望而生畏。

《彩绘本中国古典文学神怪故事丛书》一版一印,精装,市价1w

《彩绘本中国古典文学神怪故事丛书》一版二印,平装,市价1k

这次禹田文化重新再版《神话故事绘》,是大功一件。

2024年再版的《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

这套书刚刚1月13日在北京图书订购会首发,禹田文化耗时两年,重新做了修订,图文编排,焕然一新。

这套书的魅力在于多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呈现,比如水墨、壁画、木刻版画、剪纸、真是百花齐放,满满的中国元素,汇集了17位名家的心血和巧思。

参与绘画的作者

这些名家诸如吕胜中、陈巽如、于水、吴声等如今都年过七旬。这书1991年刚问世,他们还是三四十岁的创作黄金期,拿出的作品诚意满满。

1978年以来,连环画、绘本都逐步走出了写实的束缚,青年画家们积极探索,广收博取,既参考了中国传统工笔、意笔和民间艺术,也有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融入。他们创作时更注重心理表达,对原有人物,环境做了夸张和变化。时隔30年再来看,依然时髦超前,童趣而有艺术感。

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精彩之处吧!

《鹤民国》(李全华绘)

全套看下来,《鹤民国》印刷效果最好。李全华老师画的人物比较Q版,把商周青铜器、汉代瓦当图案、广西花山岩画、半坡彩陶用作背景,大幅提高了场景美感。经常跑博物馆的读者,肯定会有很多惊喜。

瓦当、壁画等元素放入背景

青铜器增加了远古传说的史诗感

整体色彩明艳,造型别致生动,《鹤民国》非常出彩,这几年也被多次单独再版过。

鹤民国改编自《太平广记》,讲的是人类运用智慧,引诱天敌巨鸟误食石像,合力捉住巨鸟的故事。

《龟蛇二怪》(陈明钧绘画)

《龟蛇二怪》出自明代神魔小说《北游记》,讲的是真武大帝飞升时,他遗留的凡胎肠胃变成龟蛇二怪作妖,大帝与之斗法,最终驯服龟蛇的故事。

陈明钧(1943-)当年是浙江少儿社的美编,他编辑的儿童图书屡获大奖,这本《龟蛇二怪》参与过第八届全国美展。

陈明钧先上水彩,待其将干未干,撒上粗盐粒,盐结晶在水彩之中化开,形成了奇幻的肌理效果。(这个手法我见黄冠余的《日月潭》也用过)图为曹府两位小姐在后院赏花,春意盎然的情景,一行小白鸽掠过令绿荫不再沉闷。

陈明钧大面积的写意,无论是柳荫还是冰窟,都夺自然之造化,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曹员外拜城隍老爷,因为他的女儿被龟蛇二怪抢走了。

马匹都是肚大腿细,注意龟蛇二怪的造型,胖子是龟,瘦子是蛇,龟壳和蛇鳞都有设计到盔甲上。

二怪率领妖兵对抗城隍大军,山石都染成特殊肌理,令人印象深刻。

整套书的文本重新撰写,冰心奖作家一苇老师以最会写中国故事而著称,这次就由她执笔。她的再创作令这些故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这幅真武开启绝招“法天象地”,给人排山倒海般的威压感,着实把龟蛇二怪吓得不轻,乖乖归顺。

《和合二仙》(江健文绘)

江健文(1954—)曾任浙江美术出版社首席编辑,擅长儿童美术、书籍装帧。

这本《和合二仙》画得极为出色,江健文采用民间木刻板画风格来说故事,人物很像是年画上的人物,令我们想起马上要过年,福气满满喜气满满。

剧情是官老爷要抓和合二仙,这里都刻成了木板年画,也多了几分神话和喜剧感。

整本书有一个稳定的色彩基调:橙,粉和绿,明度都很高,显得协调统一。

来一张锦鲤祈福,和合二仙捧着鲤鱼头,寓意和和美美。

《风神与花精》(吴声绘)

吴声(1943—),国家一级美术师,他的古诗写意画别具一格,这本《风神与花精》就能代表他的典型风格。

《风神与花精》出自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说的是隐士崔玄微家里的花成了精,她们被风神逼迫,花精们请崔帮忙解困的浪漫故事。

水墨画是我们中华艺术的骄傲,吴声运用中国画大写意刻画园子内的芭蕉、太湖石等景物,用色清冷,营造出神秘之感。至于人物部分,用笔也比较简练,并不着重细节。

观吴声的诗意画,总能体悟到一些闲适超然物外的气度,本作也不例外。

《雷神》(于水)

《雷神》是怎么成为神的?这里说他击杀山中和水中的夔牛,获得了打雷的法宝。

画者于水(1955—)中国新文人画派重要画家,80年代,他和吴声曾搭档画过一些连环画,甚是默契。如今于水老师常活跃于各类自媒体中,还会玩梗,心态非常年轻。

这本书是在半生熟的仿古洒金宣纸上绘制的,人物造型走线条夸张的丑萌路线。

他还运用矿物质颜料形成色彩对撞,令画面充满远古的神秘。

《秋公与花仙》(黄培中)

《秋公与花仙》出自《醒世恒言》,就是我们熟知的秋翁遇仙记。

黄培中(1944—)著名连环画家,工艺美术大师,这本风格和刚才介绍的《和合二仙》有相似之处,都是木板年画路子。但也有不同,比如黄培中更喜欢全景,而且多一些前后层次感。刀刻的顿感也更明显,他甚至细心地仿出了民间版画套色时线条边缘颜色泄露的效果。

但是有些可惜,这套原稿没有了,后期修图花了不少力气,和原稿神韵还是有差距。

《宋定伯卖鬼》(郑凯军|钱继伟绘)

《搜神记》名篇,宋定伯是我儿时偶像,人人都怕鬼,他不怕,还把鬼骗了卖了,告诉我勇气的力量是无限的。

每本书环衬上印着整页的古文原文,喜欢原著的朋友也能一窥故事原貌。

两位画家很懂“鬼”,除了用灰色,紫色都显出阴暗,还有一些光怪陆离的灯。

其他

除了上述佳作,其他我就简略提一些。

《王六郎》,聊斋名篇,说渔翁与水鬼的感人故事。

《王六郎》特色是人物面部,以传统戏剧的妆造,渔翁是武生,孤魂王六郎是小生。

《壶公与费长房》,主人公孤僻古怪,亮点是背后的长安铜尺拓片、摩崖石刻拓片、虎虒铜尺拓片,这里面都是文化。那时候的画家,真的是什么都可以拿来,金石拓片也能当陪衬。

《壶公与费长房》

《壶公与费长房》

《鲛人的眼泪》刘健绘画

《鲛人的眼泪》

《鲛人的眼泪》是刘健老师的作品,他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本书大量运用了敦煌壁画的云纹,鸟兽纹元素。特殊的棕黑色彩,是模仿敦煌壁画经历千年氧化变色的结果。

《崂山道士》董小明绘

这个《崂山道士》我不喜欢,只看出人物极丑怪,有故弄玄虚之嫌。

《五谷之神》吕胜中制作

《五谷之神》是吕胜中老师(1952-2022)的佳作,他是央美教授,80年代中期他三入陕北农村找当地剪花奶奶们学习剪纸,创立出闻名世界的“小红人”剪纸符号。这本书唯一精装本,其他均为平装,可见出版方对它的偏爱。

《五谷之神》

陕北剪纸的抓髻娃娃形象被化用到故事中。大红大黑,大俗大雅冲击着我的内心。不论如何,这种土的形式和五谷之神土的内容,颇为契合,很原始很粗野。

《五谷之神》

这套书的主编,是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前馆长王志庚先生。王馆长一直在搜集整理各种优秀的老版本图画书,他希望能保护好这些淡出大众视野的艺术宝藏。本次出版他全程参与,奉献很多。

这套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我知道这里面藏着的太多太多值得细细欣赏的文化艺术,又好看又好玩,希望它也能继续传递出去,流传下去。

最后谈几句这套再版和初版的区别。

本版稿源是根据初版复制精修,大部分应该是没找到原稿,尺寸也是保持了16开,长宽略有差异。

本版删除了一册《荒园狐精》,版式调整只做少量调整,删除了一些点缀的背景元素,为了视觉更简洁些,删的不多。王祖民的《牛郎织女》重绘过,画得明显没有老版好,吴声的《风神与花精》也是重绘的,水平不比老版弱。有些少儿不宜的页面比如棺材画面,或者是悬头的文字都做了删改。只能说八九十年代真的敢画敢印,现在则更倾向于保守。

能复现到这个程度,我觉得已经很良心了。

我是江户小歪,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帮忙点赞和转发,谢谢~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