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中国制造地铁列车首次出口欧盟,由天津港发往葡萄牙

又困了 2022-10-16 08:41:28

根据《北京日报》所报道,中国制造的首次出口到欧盟国家的地铁,首列“莉莎”已经组装完成并且于10月13日在天津港口装船,之后起航发往葡萄牙。

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欧洲城轨的订单,目前首个订单首个产品已经完成,并且装船运输前往目的地,这意味着我国高端交通轨道装备走进欧洲市场,或将开启我国高铁国际订单新的里程碑。

据了解,与欧洲国家的地铁项目是从2020年1月份就已经签署,对于这个项目我国十分重视,由中车唐山公司负责为本项目负责,按照订单需求,将为葡方波尔图打造18列地铁,共计72辆。

除了打造列车之外,同时也为波尔图提供5年的维保服务,洽谈各方面的要求之后,在2021年11月份开始建造。

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不仅要面临疫情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不断解决中欧双方对于高端项目的技术标准存在不同的难题,并且饱受地域文化差异的挑战。这个项目对于中车来说,从研发的精心策划,到投入生产时对资源优势的统筹与利用,以及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打造出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高端城轨装备,以充分彰显中国对于城轨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及非凡的制造生产能力。

本次中车为波尔图所打造的地铁结合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等实际情况,从列车的结构、车轮方面进行别出心裁地设计,进而能够让我国打造的列车能够直接在当地现有的地铁轨道上运行。

但凭借这一方面的技术,就已经解决了波尔图重新修建地铁轨道的麻烦。也秉承舒适安全的理念,列车最大客容量为334人,最高时速可达到80公里。进而结合绿色环保、现代智能等相关因素进行设计,让列车更加低耗能和低噪音。

并且列车还具备了智能化的操作优势,比如辅助驾驶、实现智能运维等。我国打造的地铁所具备的辅助功能,能够有效指导司机如何更加经济地进行驾驶,进而让列车能够比较轻松地满足客流增长需求。

而这一点则是考虑到波尔图的繁荣程度而量身定做,毕竟波尔图是该国内第二大城市,也是该国内北部举足轻重的经济中心。能够预见的是,在地铁投入运营之后,客流量会随着增长,日均旅客运输量大概是17万人次。而只有让地铁能够满足客流量增长的需求,才是真正意义上有助于城市便捷出行。

本次中车向葡萄牙努力展现了造车技术的高超,进而获得葡萄牙的认可与信赖。而对于我国来说,获得葡萄牙客户的认可和满意仅仅只是开始,凭借于此或将才能打开欧洲市场,获得更多的信赖与订单。

实际上,出口欧洲,这已经不是中国城轨第一次走出国门,我国早已承接了多笔海外城轨订单,比如在2021年已经向Samsun出口5列电车,同年又向土耳其Izmir出口19辆地铁列车,而这些产品皆是备受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先是美国与日本承接了土耳其的地铁项目,但到了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境内才发现当地地貌难以修建地铁,美国与日本相继打了退堂鼓,最终是中国承接了土耳其的地铁项目,而我国不仅为土耳其打造地铁,还帮助当地修建基础设施。

并且被美国和日本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中国却仅仅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地铁的建造和当地地铁轨道的铺设工作,再一次刷新了世界建造地铁的速度。

除了建造地铁和铺设轨道之外,中国还凭借着长达30年的运营经验,给越南河内地铁的运营做出了高效的指导,根据央视新闻所报道,河内吉灵至河东线是越南的第一条地铁,而这一条路线从列车的打造到轨道的规划与建设,皆是来自于中国所承建。

在地铁开始通车运营时,我国累计派出21名专家前往河内进行指导运营工作和维护工作,中国凭借着30年的地铁运营经验,为越南河内贡献着中国的制造标准和运营智慧,让河内地铁运营表现达到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从高铁到地铁相继走出国门,并且是获得对技术向来有些高标准高要求的欧盟订单,以此足以表达中国城轨的技术水平。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