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临死前写了一封绝命书,间接让蜀国提前30年灭亡,真是太狠了

楚风文史 2024-05-18 05:34:5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w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有些人物的行动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命运,还左右了整个国家的兴衰。马超,作为蜀汉的名将,临死前的一封遗书却成了历史的转折点,让人不禁思索,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封信?

马超的话语究竟蕴含着何种深意,竟然能够间接导致蜀国提前30年灭亡?他的行动到底是出于何种动机,是出于忠诚,还是别有用心?

难道一个人的死亡,就能改变历史的进程?马超到底是一个何等的人物,他的这封绝命书又究竟写了些什么呢?

马超的独特经历

公元214年,正值三国混战时期,曹操、孙权、刘备三家争雄,各据一方。作为西凉悍将的马超,当年凭借在潼关一役的精彩表现,成为曹操心中的大敌。

马超曾经目睹过曹操在战场上的强大,甚至听过曹操亲口说过:"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也。"可见曹操对马超的忌惮程度。

不过马超却并非一味与曹操为敌,在张鲁部下杨白施加重重打压于他之时,他主动向刘备投诚。在马超的绝命书中,他提到了自己"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

这也说明了曹操对马氏一族的残酷打击。或许,在面对巨大的曹操时,马超已经感受到了绝境,所以才会转投刘备云集天下英雄的蜀国。

马超投奔刘备之后,其地位可谓是一路下滑。在入蜀初期,马超还能凭借自己攻克成都的功绩,受到刘备的器重和封赏。然而,随着关羽、张飞等名将相继加入蜀国,马超的地位却渐渐被边缘化。

史料记载,关羽曾因马超在私下里频繁称呼刘备为"玄德",而愤怒地要求杀掉马超,只是被刘备劝阻下来。这就可见,马超在蜀国内部的地位是非常尴尬的。

刘备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望,也不得不剥夺了马超的兵权,将其手下的精锐"白毦兵"收编到自己的麾下。也就是说,马超虽然入了蜀国,但却并非蜀主刘备真心收留他,反而成为了一个被架空的棋子。

到了后来,马超更是沦为了一个"惊弓之鸟"。当蜀国宰相彭羕因为被贬谪而找到马超倾诉,希望唤起他的斗志时,马超竟然立即向刘备告密。这可谓是彻彻底底的沦为阶下囚,连一点点自由都没有。

这样的窒碍无疑让向来豪爽的马超感到十分不甘。在他心中,刘备无疑是在压制自己,剥夺了自己的权势。毕竟马超曾经在潼关一战中,为了打败曹操甚至抛弃了自己的父亲马腾。这种目标明确、不择手段的性格,怎么可能甘心沦为刘备的附庸呢?

马超的绝命书

生命的最后时刻,马超决心要给刘备一个“大礼”。于是,他在临死前写下了一封绝命书,希望能以此间接报复刘备。

在这封绝命书中,马超说道:"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这句话里,马超提到了两个重要人物:曹操和马岱。

首先是曹操。马超在绝命书中,特意提到了自己门宗二百多口人,全都为曹操所杀。这无疑是在表明,自己一族的牺牲,都是为了效忠刘备这个主公。也就是说,马超是以自己一族的性命,换取了对刘备的忠诚。

其次是马岱。马超在绝命书中,特地嘱托刘备照顾自己的从弟马岱,让他能够延续"微宗"的血脉。这里的"微宗",应该就是指马超自己一族。可以看出,马超是希望刘备能够特殊照顾自己的后人,作为对自己多年来效忠的回报。

这封绝命书落在刘备手中之后,无疑让他颇为感慨。毕竟马超在蜀国最后7年的时间里,虽然地位日益下降,但始终忠心不二。刘备想必也明白,自己身边还有这样一个不怕牺牲的心腹。所以,他便应允了马超的请求,特殊照顾起了马岱。

马岱在蜀国的地位

在马超去世后,他的从弟马岱的命运发生了转变。刘备确实像马超所托付的那样,特殊照顾了马岱,封他为平北将军、陈仓侯。这也意味着,马岱成为了蜀国最精锐部队"白毦兵"的统帅。

根据史料记载,这支"白毦兵"被诸葛亮誉为"西方上兵"。其兵源很有可能就来自于马超带来的羌族武士。也就是说,马超虽然在蜀国地位不高,但他带来的这支精锐部队,却成为了蜀国的重要力量。

在此后的岁月里,马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军事角色。最著名的一次,便是在公元234年,受诸葛亮之命斩杀了魏延。虽然事后发现魏延并无叛逆之心,但刘禅也并未追究马岱的责任。这就可见,马岱在蜀国实权很大,甚至连朝廷重臣也不得轻易触犯。

此后在公元235年,马岱率军攻打曹魏,但最终被曹魏将领牛金击败。在这之后,马岱便神秘消失了。不过,在公元263年,也就是蜀国最终灭亡的那一年,我们再次见到了马氏家族的身影。

在蜀国军队节节败退的情况下,竟然有一支守军驻守在江油,并且轻易投降。这支守军的将领名叫马邈,很可能就是马岱的后人。如果不是马氏家族在江油关的坚守,恐怕邓艾也难以顺利攻入蜀国腹地。

这就是马超临终前的绝命书对蜀国的影响。他的后人马岱,通过在江油关的守护,间接延续了马超一族的血脉,并在关键时刻为邓艾进攻蜀国提供了便利。可以说,马超的这一决定,无疑加快了蜀国的灭亡过程,使之提早了30年。

马超的政治格局与性格

既然马超的绝命书对蜀国的命运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就更需要去了解这个人的全貌。

马超曾经在面临与曹操的生死抉择时,果断抛弃了自己的亲人,与韩遂结为义父。他曾自言:"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这样豪放的言论,着实让人深有感慨。

可见,马超是一个心胸宽阔、目标明确的人物。他可以为了打败仇敌而不惜抛弃自己的亲人,足见其决断力和意志力。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在战场上的强大,所以毫不畏惧曹操的威胁。

但是,当马超最终投奔刘备之后,他的性格却发生了转变。在蜀国内,他变得畏缩不前,时刻警惕着关羽、张飞的动向。最后甚至连宰相彭羕的一番忠告,他也立即向刘备报告,以求保全自己。

这种转变,或许也源自于马超内心的不甘。在潼关一战中,他曾经是如此强大,连曹操都闻风丧胆。但是到了蜀国,他却沦为了一个"无用之人",地位一路下降。

马超最终决定倾其一生的仇恨,通过写下绝命书的方式来报复刘备。虽然表面上他忠心不二,但是内心深处,他明显看不惯刘备的处置。所以他决定在死前寄托孙子辈的马岱,希望能够隐藏住自己的仇恨,让后人为自己报仇。

可以说,马超是一个性格矛盾的人物。他既有豪爽果断的一面,又有阴郁负隅的另一面。但不管是哪一面,他最终都对蜀国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人的一生,可谓是悲壮而又复杂。

蜀国的覆灭

马超的绝命书对蜀国的灭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马岱后继者马邈的关键时刻投降,大大方便了邓艾的进攻,导致了蜀国的覆灭。

蜀国灭亡的年代是公元263年,距离马超临终写下那封绝命书已经过去了30年。但马超的这个决定,却在最关键的时刻,让蜀国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邓艾在攻打蜀国时,虽然已经兵疲力尽,但当他抵达江油关时,却发现这里居然有蜀军驻守。然而出乎邓艾意料的是,这支驻军竟然轻易投降。史料中记载,这支守军的将领名叫马邈,很可能就是马超从弟马岱的后人。

也就是说,在蜀国最危急的时刻,马氏家族在江油关的坚守,却成为了邓艾顺利攻入蜀国的关键。可以说,正是马超那封遗书的影响,让他的后人成为了维护蜀国的最后一道屏障,却又在关键时刻轻易投降。

这就导致了蜀国的覆灭愈发迫在眉睫。邓艾得到了军粮和兵力的补充,顺利地进入了蜀国腹地。要知道,如果当时蜀国还能坚守江油关,恐怕邓艾想要攻入成都就会更加困难。

可以说,马超的这封绝命书,不仅让他的后人在关键时刻为敌人所用,而且也间接加快了蜀国的覆灭。蜀国最终之所以迅速灭亡,与马超的决定息息相关。这个人的一生,悲剧色彩可谓是淋漓尽致。

结语

马超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他在战场上强大无比,能让曹操闻风丧胆。但是到了蜀国,却沦为了一个被压制和边缘化的人物。最后在临终前,他决心要报复刘备,却又通过保全后人的方式来实现。

他的人生轨迹,可谓是起起伏伏,起起伏伏。他一生追求的是目标和力量,却最终落得个身陷囫囵、不得志的下场。但是即便如此,他在死前的决定,却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

马超究竟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悲剧人物?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的这封遗书,却成为了历史的一个注脚,令人回味无穷。你认为,如果当时的蜀国能够妥善处理马超的事宜,是否就能避免自己的覆灭呢?

0 阅读:0

楚风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