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喝大嫂母乳长大的,如今我和侄子们,一起给大嫂养老

木子言说 2024-05-13 18:56:01

故事素材来源身边事迹稍有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故事自述人:王星洋,61岁

天气开始转热了,妻子在集市上买了两套老年人穿的棉绸衣服,又买了个榴莲炖了鸡,她盛了很大一碗,叮嘱我:“把鸡汤和衣服都给大嫂送去。”

我是我们村里第一个主动赡养自己大嫂的人,我也是第一个喝自己大嫂母乳长大的小叔子。

大哥大嫂于我而言就和我的父母没啥两样。

我是1963年生的孩子,我母亲当年是我父亲的童养媳,父亲比她大十岁。她十六岁生下了我的大哥,之后母亲就一直在怀孕生子的路上。

父母这一生一共生养了十二个孩子,我是最小的那一个,我也是父母的老来子。我甚至比大侄子的年纪还小几岁,那时候大嫂的第二个孩子—我的二侄子也比我大了三个月。

我出生没多久,我父亲因为半夜去山里偷偷砍柴,没踩稳摔下崖离开了我们。

母亲因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生育太多,没有吃的,加上她生我的时候年龄比较大又遇到父亲离开的精神打击,倒下去了。我还没断奶的时候她也离开了我们。

我们兄弟姐妹十二个最终存活下来的只有六个。父母去世后,大哥看到年幼的我,他曾想过把我送人。那会村里有户生了八个闺女的人家也愿意领养我,不过被我大嫂一口拒绝了。

大嫂说:“他虽然是你弟弟,年龄上都可以喊咱爸妈了。如果是你,你忍心把自己的孩子送人吗?他是爸妈最小的孩子,爸妈要是还在这世上,肯定不允许把自己的孩子送人的。

咱一人少吃一口说什么都不能把他送人。我带一个也是带,多带一个也是带,就多一副碗筷的事,这孩子我们来养。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他一口吃的。现在老二还没断奶,我奶水也够,也能把小弟喂大。”

这些事我还是后来听村里的长辈告诉我的。长辈们后来还笑话我:“你小时候是喝你大嫂的母乳长大的。”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大哥大嫂是我的父母,直到我大些了懂事了,大嫂才告诉我,他们是我的大哥大嫂。

大侄子比我大几岁,大嫂每次都会叮嘱他:“出去要保护好小叔,不能让他被人欺负了。”

别人家的侄子都是跟着叔叔屁股后面跑,而我这个叔叔却是追着大侄子屁股后面跑。

我记得小时候,我和大侄子他们一起淘气犯了错,大嫂挥着扎成一捆的竹条把大侄子身上抽得到处都是一条又一条的血印子。但我却没有挨打,不过大嫂却把我关在牛栏里,罚我一餐不准吃饭。

事后她看到饿得有气无力的我,又心疼地塞了一个煮熟的红薯递给我。

晚上大侄子赌气不吃饭,他觉得大嫂偏心我,大嫂听了后安慰他:“你有爸妈疼,你小叔可怜,他连你爷爷奶奶长啥样都不记得,你这也要跟他去比吗?”自那以后,大侄子像换了个人,有啥吃的都让给我。

大嫂会针线活,我们的衣服都是大嫂一针一线改了又改穿在我们身上的。大嫂和大哥后来又生了俩孩子,家里加上我就是五个孩子。我们的衣服都是一个一个接着穿,但嫂子把衣服洗得都很干净。

我十五岁那年,大嫂把我交给了她的亲弟弟,那天她带着我回了娘家,说要给我找个师父。

大嫂的亲弟弟是他们那一块有名的木匠师傅,他手艺精湛,性格也很好。很多人都想跟他学徒,他都拒绝了。他说:“我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大嫂把我领过去说明来意后,他本来有些犹豫,但大嫂很强硬地对他说:“弟,你以前来我们家,我没亏待过你吧?我公婆健在的时候,你们没米下锅去我们那借米,是我公婆送了几斤米过来让我给你带回来的,你还记得吧?

这孩子从小没了爹娘,现在我管着他。你不看别的,就冲当年我公婆给你们送的那几斤米,你也要懂得感恩。我丑话说前头,他偷懒你可以严厉地训他,但别对他动手。他长这么大我和他大哥没动过他一根手指头。但你对他有所保守的话,别怪我这个姐姐往后不认你这个弟弟。”

嫂子说完拉着我过去,对我说:“他往后就是你师父。来给师父鞠个躬,有啥不懂的尽管问,别憋在心里怕,知道了吗?你要勤快点,不能偷懒。”我听了点了点头。

大嫂说完,把我留在那,自己转身离开了。我从那以后踏上了学艺之路。

师父对我很严厉,每次他教得很仔细,同行有不懂的想请教他,他有时候都不愿意说,但他对我却倾囊相授。

他总跟我开玩笑说:“我虽然是你师父,但我却怕你。我怕你学不会学得太慢了,我姐会来骂我。我又怕你学会了,到时候抢了我的活儿去了,唉!”

我理解师父心里的矛盾,一方面是那时候僧多肉少,我干着他需要养家糊口的事,另一方面是他不教会我心里对不住我大嫂,对不住我早已离世的父母。

我手艺学成后,师父只要有活儿干,他都会带上我,我赚了的工资都一分不剩全给了大嫂。

村里有长辈羡慕大嫂:“你养这个小叔子还是有功劳,你看他现在都能帮着你赚钱了。家里多一个赚钱的,就不怕站不起来。”

嫂子没跟她们解释什么,就是笑着问他们:“你们羡慕了?可惜你们没那个命。”说完她哈哈大笑离开了。

大侄子本比我大三岁,他23岁那年我刚好20岁。

有媒婆上门来给大侄子说媒,但大嫂却拒绝了。她对媒婆说:“有没有什么老实点的姑娘,先给我小叔子说一个。他这个人勤快,脑瓜子也灵活的很,又有一门好手艺,哪个姑娘跟了他保准没错。你就当做个好事,碰到有合适的,给我们介绍介绍。”

村里有人觉得是嫂子急着想把我分出去,所以想让我早点成家。我虽然还有其他几个哥哥姐姐,但他们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和他们没那么亲。

那天嫂子的妹妹来走亲戚,她们姐妹俩也聊到了这个话题,大嫂说:“他叔叔不结婚,他们就先不看对象。他小叔成家了,我这个大嫂的任务才算完成了。我对死去的公婆也就有个交代了。”

大嫂还让大哥带着我们垒了许多泥砖,她让大哥带着大家一起建了一栋两间房带厨房堂屋的新房子。

我们以为是要建新房大家一起住呢,没想到房子上梁的时候,梁上只写了我一个人的名字。当时我还不太明白,直到后来我才知道那梁上写谁的名字房子以后就是归谁所有的。

我22岁那年,在大嫂的张罗下成了亲,那栋新建的房子就是我和妻子的新家。

结婚的时候,嫂子还把我这些年交给她的工资剩下的一部分给了我们:“你现在成家了,是真正的大人了。这些钱是这几年你给我的工资,这房顶上的树梁当时花了一些,你结婚我给你添置了些东西花了些钱,还剩下这些,你拿去好好过日子。往后我就把你交给弟妹了。记住,对人家姑娘好点。”

大嫂转头还拉着妻子的手叮嘱她:“他要敢欺负你,你告诉大嫂,我给你撑腰。”

我不肯要那些钱,可嫂子和大哥却坚持让我拿着:“拿着,过日子总要点钱,手里没一点钱怎么行。往后让你媳妇儿给你保管钱了。有啥困难跟我们说。”

那次是我们兄弟姐妹六个第一次在我家齐聚。

村里有不少人说大嫂傻,他们说:自己的儿子都还没结婚,还没盖房子,却给这个小叔子把房子建起来了,给他娶媳妇了。嫂子听了从没说过任何话。她总说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爱怎么说那是他们的事,至于听了理不理会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

1986年,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因为没有母亲,大嫂提前帮着准备了孩子的用品。她给洗了尿片,织了孩子穿的毛衣毛裤,还手工给孩子做了两套棉衣。妻子的月子也是大嫂照顾的。孩子出生在冬天,大嫂天天端着换下来的尿布在水塘里清洗。

妻子劝嫂子:“大嫂,你放着,等他回来洗吧!水太冰了,你别冻感冒了。”

嫂子安慰妻子:“我这皮糙肉厚的,不怕冻。他一天在外挺累的,再说孩子还等着用这个呢!”

我们夫妻俩分工明确,她主内,我主外。妻子去田里干活儿的时候,大嫂就主动承担了帮我们照顾孩子的事。

她总说:“你们年轻人努力去闯,去赚钱,家里有啥事跟我们说。”

大嫂既养大了我,又帮我带孩子。她每天带着自己几个孙子孙女还帮我们看孩子。

妻子生产两次,都是大嫂忙前忙后照顾月子。岳母都说:“有些婆婆都未必能做到你大嫂这样好。有这样的大嫂,是你们的福气。”

我们的条件也越来越好,大嫂六十岁的时候,她死活不肯办酒,我主动张罗掏钱给她办了个寿宴。

大嫂嘴上虽然怪我浪费钱,但脸上却止不住的笑。

妻子还偷偷给大嫂买了条金项链,那是我没想到的。

大嫂七十岁那年,因为急性阑尾炎住院了,那次手术我主动要求跟侄子他们分摊医药费。妻子每天都守在医院照顾大嫂。

大侄子说:“小叔,养我妈是我们几个儿子的责任和义务,不需要你来承担。”

我当着侄子他们几个跟他们说了:“给你妈养老不是你们兄弟三个的事,也有我的一份。我辈分上和你爸妈一个辈的,但我是他们带大的,他们跟我父母的地位没啥区别。没有你爸妈就没有我。往后你爸妈有任何需要出钱的地方,算我一份。”

这些年,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已经有三个离开了我们。遗憾的是大哥没能享我多少福也在几年前离开了,大哥离开的时候我哭得异常伤心,心里像什么堵住了一般。但我庆幸的是86岁的大嫂依然康健。

如今我和妻子一年也会把大嫂接过来住一段时间,会给大嫂拿着零花钱,碰到有啥好吃的都会给大嫂送去一些。

现在村里老人又羡慕大嫂,每次看到我们给大嫂送东西,他们都会说:“这个小叔子带了还是挺有用,相当于多养了儿子。”

在我看来,大哥大嫂他们养我小,我养他们老。没有他们曾经无私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

1 阅读:20

木子言说

简介:等我成功在给你讲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