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为何在土木堡之变时期,地位急转直下?

快说历史 2024-03-13 14:33:06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历史上极具影响的历史事件,标志着明朝开始由盛转衰。

正统前期政归内阁,三杨为轴,制度也渐趋完善,但无法阻止自身实际作用的逐渐下降。

土木堡事变发生后,内阁作为辅政机构,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后期的北京保卫战和景泰天顺的风云交替中也毫无建树,表现十分羸弱。

究竟是为什么发生如此巨大的转折呢?

土木之变发生之前,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正统初年,实行了专门由内阁批阅奏章的制度,意味内阁可以代皇帝拟定决策。内阁获得票拟权,在法定地位上明显高于其他部门。

原先内阁只能与皇帝进行议政,现在可以与六部以及都察院、大理寺等部门开会。

内阁从一个皇帝的辅政机构,扩展到能够指导多个部门的中枢机构。

与内阁权力的扩大相应,三杨的个人地位也得到提升。他们先后获得“三孤”的尊称,成为皇太子的老师。

三杨的威望和地位提高,更加巩固了内阁在朝中的核心地位。

尽管内阁的权力还受制于皇权,但在这一时期,它已经成为明朝政治核心。

内阁地位的提高,暂时稳定了明初以来中央集权后出现的朝纲涣散的局面。

但随着王振的专权,内阁逐渐被边缘化。

王振原为内府出身,后掌控司礼监,深得英宗宠信。

英宗不仅称他为“先生”,还破例让他与外臣同席。

王振借助皇权支持,权力越来越大,公然违反祖训,把自己比作“翁父”。

面对王振的专权,内阁却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其放肆。

正统初期,太皇太后尚在,三杨执政,内阁还有些许优势。

但太皇太后去世后,王振更加猖獗,内阁已无力制衡。

在王振面前,内阁只能退居次位,任其擅政。

正统五年,内阁曾扩充人员,但新进阁臣,如苗衷等,均不如三杨之能。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去世后,三杨失去靠山。

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 正统十年杨溥被架空。

三杨一去,新阁臣非王振之敌,内阁元气大伤。

后进阁臣虽名为辅政,实则权力缺乏。

在没有三杨的情况下,内阁已难制衡王振的权力。

至此,内阁成为空壳,只是名义上的辅政机构,王振成为真正的朝中掌权者。

内阁沦为王振手中的傀儡,已难再发挥应有的作用。

土木堡事变后,王振丧命,但内阁的地位并没有有效提升。

事实上,内阁在许多重大事件中消极懦弱,被迫退避。

面对瓦剌入侵,内阁没有提出有效对策,在讨论南迁问题时更是隐退不言。

在保卫战中,内阁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作为,也无力调动部队军民。

而于谦取代了内阁该有的义务。

如在南迁问题上,于谦当机立断地反对并驳斥此议,拥立景泰帝也都是于谦在奏疏中提出。

这些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本应由内阁协助决定,但内阁都没有起到作用,全部是于谦定夺。

内阁的弱化也成为这一时期明朝中央集权下的一大危机。

景泰时,内阁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景泰帝优礼于谦而轻视内阁,比如景泰曾亲自为于谦取汁赐食,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景泰在一场仪式上,故意令内阁大臣捡拾地上的金银,以示轻贱。

显然,于谦已取代内阁,成为景泰倚重的心腹之臣,内阁在景泰心目中的地位已大不如前。

此时,有识之士不再视入阁为荣,反倒认为入阁无益前程。

俞纲和江渊先后被提拔入阁,但都坚决推辞,宁可去边远地方任职,也不愿入阁为政。

他们认为,相较于衰微的内阁,实际掌握大权的兵部更有前景。

破罐子破摔,内阁的操守也发生变化,开始与内臣建立私人关系。

一些阁臣是由内臣举荐进入的,还与内臣交好成为“兄弟”。

内阁的政治中立性遭到破坏,已难再独立运作。

内阁作为辅助皇帝的核心部门已名存实亡,转而成为皇权和内臣势力博弈的工具。

其衰落预示着明朝中央集权机构的全面弱化。

0 阅读:28
评论列表
  • 2024-03-14 17:57

    土木堡之变 发生到结束只用了一天!蒙古人是怎么做到的!现在的美军都做不到

  • 2024-03-15 11:16

    建议不要一句一段,读着累

快说历史

简介:历史不眨眼,却洞穿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