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腔调的不止蝴蝶酥!上海滩第一老牌西点懂经老克勒才晓得!

淘最上 2024-04-30 06:36:07

“侬要切点心伐?”

——《罗曼蒂克消亡史》

无论是《半生缘》的“栗子粉蛋糕”,《爱情神话》的蝴蝶酥,还是《繁花》的鲜奶蛋糕……飘洋过海的外国味道染上了海派腔调,成了独一无二的“上海特产”。

早在20世纪初,上海已经有了“喫咖啡配蛋糕”的时髦生活方式。逢年过节去亲友家做客,在西点房排长队买下一只蛋糕,拎着盒子走在马路上,很“扎台型”。即使到现在,下班路上随手买上几块西点,也已然是常态。

20世纪初,上海市民吃蛋糕庆生

现在,大家依然在西饼屋排队

假期倒计时3天,刚好为大家介绍一些在上海本地人心里名气也响当当的西点。在享受摩登街景的途中静下来坐坐,吃块蛋糕,喝杯咖啡,临走别忘了带上一份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哦~

聊一聊

你最喜欢吃哪种西点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1

鲜奶小方

红宝石:看似朴素,实则小资

说到鲜奶小方吃哪家,就算是爱较真的上海人也会毫不犹豫:红宝石。很难想象,一块单价不超过10元钱的奶油蛋糕,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称霸上海西点界的一角。

@小王的QQ空间

上世纪80年代,国内主流是人造奶油的“麦淇淋”蛋糕,而红宝石做出了货真价实动物奶油的英式蛋糕,在当时可谓是光鲜亮丽的象征。即使外形一点都不“弹眼落睛”,在上海人心里,它依然是白月光一样的存在。

红宝石第一家门店

上海人评价鲜奶小方“吃口很软和、很香,奶油味道很重”。巴掌大的方形小蛋糕覆盖一层鲜奶油,顶上点缀娇艳欲滴的糖水樱桃,从冷藏柜里拿出来的口感介于奶油和冰淇淋之间,尽享奶香丝滑。

@柚子 @侬好上海

'2

蝴蝶酥

国际饭店:排队4小时的上海第一

上海的蝴蝶酥将西式蝴蝶酥进行本土化,甜度大大降低。国际饭店的蝴蝶酥更是坚持当天烘焙,黄油和面达到1:1的黄金比例。毫不夸张地说,50米开外就能闻得到黄油的香味。

@lili

“每只都有256层酥皮”,是国际饭店蝴蝶酥火爆全网的秘诀所在。蝴蝶翅膀部分有个小小的鼓包,中间厚,四边薄,吃起来比别家更酥、更轻盈、更有层次感。表面还有一圈砂糖颗粒,嚼起来嘣嘣脆。

@纪录片编辑室 @国际咪道西饼屋蝴蝶酥

国际饭店是曾经的“远东第一楼”,也是上海的象征之一。西饼屋门口每天都人头攒动,高峰期甚至要4小时才能买到,离开上海前如果时间充足,记得提前去排。

▌▌

@爱旅行的卷卷

'3

栗子蛋糕

凯司令:称霸多部影视的海派西点代表

开业96年的凯司令,在《繁花》中被频频提起,让老式白脱奶油蛋糕又火了一次。张爱玲《半生缘》中的“栗子粉蛋糕”指的就是凯司令的当家招牌——栗子蛋糕。

电视剧《繁花》中,凯司令频频出现

上海西点师傅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栗子一定要选新鲜的,蒸熟后压成泥状,再放入裱花袋挤成条堆成蛋糕底,最后盖上层层叠叠的奶油裱花。有原味、白脱、芝士,雀巢四种口味,白脱最为经典有名。

@安妮-Anne

做好的栗子蛋糕,胚子里还保留着打碎的栗蓉。挖一勺入口,舌尖先是触碰到香甜的奶油顶,再是醇香的栗子泥,奶油顶略微硬实但入口即化,栗子泥绵密又细腻,层次丰富又相得益彰。

@yumi

淘最上海邀您进群啦!

超多美食霸王餐、福利折扣!

还能结交同城的吃货好友!

长按二维码添加淘小最微信,弹出群二维码后,扫码进群。已入福利群的伙伴不用重复入群。

'4

杏桃排

哈尔滨食品厂:它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杏桃排可是旧时的时髦象征,口感酥松,味道香浓,价格又不算便宜,小资味道十足。小麦粉黄油做成酥软胚子,滋润又厚实,再铺上一层大片的杏仁,包裹厚厚糖浆,香酥中带着甜蜜气息。

@hi孜然

哈尔滨食品厂专门的生产小组能做到日产700斤,可见有多“结棍”。除了“六大排”系列之一的杏桃排,这里的蝴蝶酥也值得尝试,据说是用来招待过美国尼克松总统的哦~

@三安俏皮

'5

白脱小球

白玉兰:一天卖出10w+的传奇

在上海人心中,白脱小球就是白玉兰的代名词。这不起眼的小圆球,当年可是创造了一天卖出10w+个的传奇,白玉兰甚至还为它开辟了一个专门工厂。

@西米eat

白脱小球用的是新西兰的黄油和顶级的面粉,个头小,份量足,外皮硬,内心软,来的人十个里有九个都是为了它。

@气球爱美食

1991年开业以来,白玉兰就如同上海市市花一样,遍地开花,辉煌荣耀。除了西点之外,还有包子、糕团等点心可以购买,无论哪一家门店都整日大排长队,可以说是上海的骄傲了。

@陈不起zz

'6

哈 斗

哈尔滨食品厂:上海专属的“闪电泡芙”

如果不是上海人,可能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哈斗“。其实它的做法更类似于闪电泡芙,因为其形似hot dog,便被起了这样一个可爱的名字。当年那些老上海们,下班后经常买一只哈斗当点心充饥。

@zww打小怪兽

哈斗的外形比泡芙更加胖墩墩,总共分为三层,中间是脆脆的空心酥皮,内里注入香甜的白脱奶油,表面是一层硬硬的巧克力外壳。上海人说,其中的酥皮是点睛之笔,让整个哈斗的口感层次丰富了起来。

@树洞躲躲

'7

西番尼

老大昌:年轻人的含蓄浪漫

上世纪的年轻人用什么方式表白?或许就是去老大昌买上一块西番尼吧!巧克力、花生酱还有蛋糕胚层层叠叠再切成小方块,口感像蛋糕一样湿润甜蜜,花生味浓郁,吃的人心里也跟着甜了起来。

上海话中“吾欢喜侬”和西番尼同音

@路客Luke

提到老大昌,就不得不提一下“冰淇淋祖师爷”——冰糕,当年可是比哈根达斯还要好吃的存在。冰糕并不完全是冰淇淋,而是类似于冰淇淋蛋糕,最下面有蛋糕胚做底。既有冰淇淋的冰爽又有蛋糕的绵密,还能吃到脆香的核桃粒,当年上海小囡的时尚单品就是它了。

@爱吃肉肉的摩羯座

///

曾经的十里洋场如今新旧交织

考出好成绩被奖励的栗子蛋糕

橱窗里让人一步三回头的一点糖渍樱桃

在上海小囡心里念念不忘的那些西点

如果你来了的话,也请记得带一些回家

0 阅读:0

淘最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