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自由要来了?国人欢呼,泰国却表示很慌:高价榴莲卖给谁?

文史安利官 2024-05-18 12:24:14

提起榴莲,第一反应是臭,第二反应就是贵。

然而随着我国本土的榴莲上市,价格大幅度缩水,我们好像要实现榴莲自由了。

然而这个时候泰国却坐不住了,中国实现榴莲自产,他们的高价榴莲还能卖给谁?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焦点新闻】【光明网】(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天价榴莲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榴莲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近60%。

据海关统计,2021年中国进口鲜食榴莲82.15万吨,进口额达42.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0亿元。

由于国内榴莲种植条件苛刻,供应严重不足,中国对进口榴莲的依赖度极高。

榴莲主产国集中在东南亚热带地区。

其中,马来西亚和泰国是全球最大的两大榴莲生产和出口国,两国产量占据全球95%以上份额。

马来西亚榴莲主要供应本国内销,出口量有限。

而泰国是中国最大的榴莲进口来源国,占中国榴莲进口总量的90%左右。

由于中国庞大的榴莲消费需求,马来西亚、泰国等主产国凭借独特的气候优势和绝对的供应主导地位,在定价上存在明显的垄断力量。

近年来,这些国家不断提高对华出口榴莲的价格,将其视为"摇钱树"。

以泰国为例,泰国出口到中国的新鲜金枕头榴莲批发价已经达到每公斤200-300泰铢(约合人民币40-60元)的高价位,比他们国内销售价高出一倍以上。

而在中国消费终端,泰国进口的金枕头榴莲更是动辄上百元一公斤,购买一整个5公斤重的榴莲需花费数百至上千元人民币,被贵为"水果皇冠上的明珠"。

可见,中国由于榴莲种植条件的制约,在供给端完全处于被动、缺乏话语权的窘境。

为满足国内庞大需求,只能不得不长期大量进口高价榴莲。

实现自产

榴莲对温度、湿度和土壤等环境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而中国大部分地区难以完全满足这些条件,导致榴莲种植受阻。

直到2019年,一个意外让局面出现转机。

当年,海南岛保亭自治县的40棵原本用于观赏的榴莲树意外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为中国本土榴莲产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一突破不仅证明了海南气候适合榴莲生长,更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为优化种植技术指明了方向。

2022年,在政府大力扶持和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海南岛的榴莲种植取得了重大进展。

当年,规模化榴莲基地的产量较前一年至少翻了一番,首次实现了批量上市供应。

这批国产榴莲的上市价格直接从之前的50元/斤大幅下调至20元/斤,让更多普通消费者有机会品尝到这一昂贵的热带美味。

2023年,海南榴莲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

据统计,今年已有1400余亩榴莲基地硕果累累,预计总产量将达到2450吨。

为确保产业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正在大力推进种植基地建设,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

如果这一势头持续下去,到2028年,海南岛的榴莲种植面积预计将达到10万亩。

届时,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有望使榴莲价格进一步下探,甚至有可能跌破10元/斤的关口。

这意味着,榴莲将从昔日的"奢侈品"彻底转变为平民化的普通水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榴莲自由"。

泰国榴莲怎么办?

中国在榴莲种植技术上的突破对泰国等主要榴莲出口国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一直以来,中国是泰国榴莲的主要进口市场之一,尤其是金枕头榴莲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

然而,随着中国本土榴莲产业的快速发展,泰国等国的出口商们开始担忧其市场份额的流失。

2022年和2023年的产量提升显著,价格的降低使得国产榴莲更具市场竞争力。

一旦中国消费者习惯了物美价廉的国产榴莲,对进口榴莲的需求可能会大幅减少。

对于泰国等国家来说,失去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将对他们的水果出口产业造成深远影响。

泰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榴莲出口国之一,其经济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农产品出口,尤其是榴莲。

中国市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泰国果农的收入和整个榴莲产业链。

如果泰国选择坚持高价策略以保持其榴莲的品质形象,可能会导致中国消费者转向更加实惠的国产榴莲。

长期来看,这将削弱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分析人士认为泰国必须灵活应对。

如果泰国不调整价格策略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其榴莲在中国的销量很可能会持续下滑。

最终,为了恢复市场平衡和竞争力,泰国可能不得不降低榴莲的出口价格以匹配中国国产榴莲的价格水平。

这样一来,全球榴莲市场的价格体系可能会经历一次重新洗牌。

对于泰国而言,除了价格调整外,还可以考虑加强品种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例如,开发更具特色的新品种或者提供更优质的包装和运输服务,以区分其产品并吸引特定消费者群体。

此外,泰国还可以寻求开拓其他国际市场或在国内发展多元化农业以减轻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拒绝天价水果

中国的水果市场巨大,特别是对榴莲这样的高端水果有着极高的需求。

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依赖进口,导致这些水果价格居高不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价”水果。

然而,随着中国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种植业的多样化发展,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国产榴莲的成功种植和商业化推广不仅降低了市场供应成本,还减少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这不仅使得榴莲价格逐渐回归合理区间,也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承受得起这种曾经的奢侈水果。

随着国产榴莲品质的提升和产量的增加,其价格将进一步下降,使得榴莲从“贵族”水果变成大众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这一趋势不仅仅局限于榴莲。

中国也在车厘子、蓝莓、牛油果等其他高价水果品种上积极探索本土化种植。

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改良种植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中国正逐步打破这些高价水果的进口垄断地位。

比如,山东、浙江等地已经成功种植出高品质的车厘子,并且价格远低于进口产品。

国产化的推进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减少因国际价格波动和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

同时,它也为农民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国产水果的普及还有助于提高国内消费者的饮食多样性,丰富人们的餐桌选择。

展望未来,中国在农产品自给自足道路上的步伐将加快。

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将推动更多高价值农作物的本土化种植,从而降低消费者负担,提高生活品质。

这一进程不仅有利于消费者,也将促进国内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0 阅读:3

文史安利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