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医】蔡立民:健脾补气,养血活血,祛湿通络治疗膝痹

凝梦评健康 2024-05-13 07:52:37

▲蔡立民,广东省名中医,东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党委书记,中医骨科主任中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发明专利2项,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医院优秀院长”等多项荣誉。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陈某,女,时年56岁。【发病过程】患者2011年6月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膝关节疼痛,时重时轻。曾于2012年8月外院查ANA(-),抗环状瓜氨酸肽抗体(-),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近2月关节肿痛加重,现因“双膝关节肿痛5年余,加重2月余”来找蔡主任就诊。【首诊证候】症见:膝关节疼痛,伴肿胀,局部怕风,酸软,晨僵,双膝关节屈伸不利,神疲肢倦,失眠健忘,四肢欠温,咽干,咽中有异物感,胃纳可,舌嫩淡红,苔薄黄,脉细。

【辨证论治】西医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痛痹(气血不足,风湿阻络)。治法:健脾补气,养血活血,祛湿通络。处方:当归补血汤加减:防风15g,党参15g,五指毛桃30g,木瓜15g,白术20g,半夏15g,茯苓20g,鸡血藤30g,薏苡仁30g,当归15g,炙甘草5g ,刺五加30g,陈皮5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16年12月10日患者诉服药后关节疼痛略减,肿胀消,近期外感后咳嗽,乏力,痰色白,质稀,眠可,面黄,舌嫩红,苔薄黄,脉细乏力。处方:此为虚人外感,正气不足,当以祛邪,故以前方加用麻黄汤祛风解表,化痰通络。组方如下:麻黄3g,杏仁15g,茯苓20g,紫苏子15g,白芍20g,羚羊角15g,桂枝10g ,白术15g,百部15g,鸡血藤30g,炙甘草5g,五指毛桃30g,当归10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三诊:2016年12月24日患者服前方7剂后,外感已除,关节疼痛肿胀较前略减,眠差,多梦,面黄,纳可,二便调。处方:以独活寄生汤加减调理:防风15g,白术15g,茯苓20g,鸡血藤30g,桑寄生20g,生地黄20g,当归15g,黄芪20g,刺五加30g,白芍15g,穿山龙15g,薏苡仁30g,炙甘草5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上方间断服用2月余,电话随访症状稳定。

【按语】

膝骨关节炎患者多为女性,产后多见,可见其女性经带胎产影响,气血不充,易罹患此病。

首诊时,患者神倦肢冷为脾气阳虚之象,关节疼痛、局部怕风、酸软,为气血不足,不荣而痛,局部经络不畅。治则以健脾补气、养血活血、祛湿通络为法,用当归补血汤加减以治疗。二诊时表现为虚人外感,邪恋难去,遂以麻黄汤解表温散,并加入止咳化痰药,邪去则正安。后期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补气健脾、补肾强筋以善后。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东莞市人民医院,医学指导:蔡立民 主任中医师】

0 阅读:17

凝梦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