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去世,婆婆没流一滴眼泪,公公亲人了解原因后,都称婆婆善良

秋天的事 2024-05-01 09:34:07

文/桂花 素材提供/李晓敏

(已开通了维权,抄袭搬运必究)

上周四,我正想出门去上班,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晓敏,你和大明赶快回来吧,大明爸今天早上走了。”

听了婆婆的话,我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前两天公公不是好好的吗?婆婆跟我儿子视频的时候,公公当时还在旁边坐着看他们俩聊天,隔两就去世了,真是世事无常呀,公公就这样无痛苦地走完了他平凡的一生。

在睡梦中离世,对他来说也算是个有福之人了。唯一的遗憾是他才73岁,比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75还少了两岁。

我收回跨出门槛的脚步,走回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妈,爸是什么时候走的?他走得这么突然,一点迹象都没有呀”。

“ 昨晚休息前,趁我不注意他偷偷把半瓶酒都喝完了,你知道对于嗜酒如命的他来说,那么久没喝酒了,他忍不住啊。他走了也是一种解脱吧。你们赶快回来处理他的后事吧。”

说完,婆婆就挂了电话,听得出来,婆婆并没有多少忧伤。公公一辈子爱喝酒,没有酒,他一天也过不下去。自从前年中风后,他就不敢再喝了。

中风后,他从医院回来捡了一条命,但是从此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婆婆每天都在照顾他。

婆婆脾气很好,她和公公火爆的脾气形成鲜明的对。大姑姐经常和我说,要不是婆婆能忍,他们早就离了十回八回婚。

我嫁过来后,就看到有好几次公公欺负婆婆。婆婆被骂后,从来没有回怼过公公,而是默默的忍受着,我常常想,婆婆的忍受力真是强大呀。

记得我嫁过来的第3年春天,到了种甘蔗的时令,公公吩咐婆婆去整理甘蔗。他自己却不去干,等婆婆扛着锄头到地里弄好地,种上甘蔗后,公公像个巡视员一样去地里视察一番回来,就对婆婆发飙了:“你弄的一垄地这么小,把甘蔗种种上去,太阳一晒,土地根本就不抗晒,水分一下子就蒸晒干了,施肥时肥料又容易流失”。

被公公训了一顿,婆婆没有还口,吃了午餐,下午太阳没有那么晒了,婆婆又扛着锄头把那地改成了更宽更厚实的一垄一垄的地。

原以为经过这一次修整,应该合公公的法眼了吧,没想到第2天早上,公公又去看了一遍地回来,这次重整依然没有符合他的要求。

这次他认为又把地距离整得太宽了,浪费了土地资源,种不了几行甘蔗,整了两次都不合格,婆婆有点无奈的对公公说:“等一下我继续去弄,你跟我一起去,你在旁边指导我干,要不然我真弄不了你要的那个样子。”

我当时就想,这不是折磨人吗?一垄地宽一点,窄一点又有什么要紧的?只要把种子种上去,不误时,以后勤施肥,不就行了吗?又不是一件衣服,要裁剪合身,穿上去舒服,这只不过是一块地而已,没必要这么讲究的。

因为一块地,婆婆就重干了两次, 脾气大的女人,早就撂挑子不干了,还去干了两三次这些苦力工。

过后我偷偷提醒婆婆说,以后凡是做这些精细的活,你一定要扯上他跟你一起去干,要不然每次你都要返工,浪费你的精力,是我的话我就不听他瞎指挥了。

婆婆个子高,但是人比较瘦比较单薄,每年到收稻谷的季节,都要挑着打谷机到田里打稻谷。田离公路比较远,要走过好长一段田埂才是老公家的田。

一个打谷机轴心外壳挑起来就有100多斤重,(婆婆家的打谷机,一台老式的打谷机)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公公很少挑,都把这重活撂给婆婆挑了。

挑着这重物,婆婆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那不宽的田埂,往自己家的稻谷田走去。到达目的地时早已经被那打谷机压弯了腰。

公公没心疼自己的老婆,反而责怪婆婆是个没中用的人,挑这100来斤都用上了吃奶的力气,还拿婆婆跟大伯母比:“你看大嫂一口气就能把它背起来。”

婆婆有点自卑,知道自己单薄,比不上她大嫂的体魄,所以没反驳公公,休息一会,累劲过后继续干农活。

干了一天的活回来,公公就坐在自家门口的门墩上叭嗒嗒嗒的抽着烟, 婆婆呢,不能休息,回到家还要继续干家务活,到地里去扯猪草回来,还要剁碎了熬猪食。

喂饱了猪鸡,又要弄一家人的晚饭,忙完这些,已经到了晚上的八九点钟了,公公吃饱了饭,喝了几杯酒,把碗撂下,洗澡就上床躺着休息了。

而婆婆呢,这时候仍然还不能休息,还要把第2天早上那餐猪食剁碎,有时候为了节省煤油,会把点着的煤油灯吹灭,借着朦胧的月光,在院子里弄猪食。

这样第2天早上起来,就不用么忙了,要不然早上起来又要忙着挑水。公公呢,家务活是不干的,就只干大活。细活在他眼里都不是活。

春去秋来,婆婆大半辈子都在为这个家操劳着,毫无怨言。有次和婆婆聊天,我儿子问她:“奶奶,在这个家里,从我懂事开始,你什么事都听爷爷的,即使他做得不对,你也没反驳过。他这么大男人主义,为啥你不和他离婚呢?”

“我的傻孙子啊!你奶奶那个年代,即使嫁得不好,也不会轻易选择离婚的,离婚了娘家人会怎么看你。再说了,你奶奶也舍不得你爸爸和你姑姑他们,奶奶丟下他们走了,他们还那么小,奶奶会不放心的。所以无论你爷爷脾气多么不好,我忍忍就过去了。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也没见你爷爷比你奶奶胖了多少对吧?”

听完婆婆和儿子的谈话,我心中对婆婆产生了敬意,她的胸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老婆是那种老思想观念,“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木头坐着守”。

家里大事小事的决定权,都是公公做主的,婆婆不敢随便做主,就连她自己辛辛苦苦养的鸡,婆婆做工辛苦了,馋了想吃鸡肉时,也要经过公公的批准才敢杀鸡。

要不然就会被公公批评说:“就你嘴馋”那样婆婆会觉得自己羞愧难当,和孩子一样馋了。在这个家里,婆婆任劳任怨,公公的 姐妹们回娘家,都喜欢往婆婆家跑。大伯母家、四婶家他们很少去。

公公的大姐和小妹和婆婆都处得来,他们是姑嫂,却情同姐妹。大姑小姑回来, 家里有好吃的好喝的,婆婆不会独食,总会分些给大姑小姑带回去。大姑小姑总是说:“婆婆是他们俩的妹妹。”婆婆比小姑还小几个月。用婆婆的话说,她们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

我和大明结婚后,没多久我就怀孕了,想着婆婆辛苦了一辈子,和大明商量,想把婆婆接到城里来住,让婆婆享享清福,结果婆婆说家里这么多田地,丢了怪可惜的,她还能种。

公公倒是想来城里住,可我和大明都不同意他来,他来了啥家务活也不会干,来了还得我们照顾他,给我们增添麻烦了才是。我和大明拒绝他来,他也不好意思再提要来。

其实我和大明都知道,婆婆不愿意来,她是怕公公一个人在家,不会干家务活,饿死他。大姑知道后也笑着对婆婆说,你就去住一段时间,看看他会不会饿死。 公公对婆婆的依赖正应了那句话:“公不离婆,称不离砣”。

婆婆嫁给公公,大半辈子都在为他服务着。前年公公表弟添孙,公公去喝喜酒,酒桌上喝多了,回来就呼呼大睡,第二天,婆婆见他半天都没起床,就去房间看他,发现他中风了。

于是赶紧打了120,救护车风驰电掣的赶到,把他拉到医院去抢救,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在医院治疗差不多一个月,命是捡回来了,但从此就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走路走不了,吃喝拉撒都要婆婆照顾。

公公中风后,原本脾气就暴躁的他,那段日子就更暴躁了,婆婆一日三餐,都精心为他准备好吃的,他一看不合心意,就摔筷子摔盘子。

婆婆是个大度的人,刚弄好的饭菜。被公公摔得满地都是,婆婆并没有骂他,默默清理干净,重新为他做过。

小姑说,我公公娶了婆婆,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分,这样的老婆就是提着灯笼都难找。公公中风后,婆婆几乎每天都推着他出外面晒太阳,为了让公公尽快康复,婆婆协助公公做了很多康复训练。

可惜公公毅力不够,锻炼时长也不够,锻炼没多久又放弃了,对于他这样的态度,婆婆也是无可奈何。婆婆对公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命是你自己的,你自己都不惜命,谁也拯救不了你”。

公公就这样毫无征兆,毫无痛苦地走了,对婆婆来说是一种解脱。我和老公赶回到老家,和主事的七叔商量办公公的丧礼。

公公入棺时,想着从今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公公了,要再见他,就只能在梦里了。嫡系亲属们几乎都流下了眼泪,唯独作为妻子的婆婆,他们风雨同舟,携手走过几十载,到最后竟然一滴眼泪都没流。

来奔丧的亲人有人在背后说婆婆眼泪硬,自己的老公去了都没流一滴眼泪。我想婆婆只是不在别人的面前流泪而已,她的眼泪可能早已流干了。她这辈子受的委屈,只有我们最亲的人才懂。

料理完公公的后事,亲人们看着婆婆又在默默的清理那些垃圾,我怕亲人们带着对婆婆的误解离去,我就把我心中真实的婆婆告诉亲人们,我所说出的话,就是对婆婆半辈子最好的诠释。

婆婆和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女人一样,出嫁后,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任劳任怨,过着自己平凡又普通的人生。

0 阅读:1

秋天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