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照力越大,生命却越是轻盈

心灯一文 2024-05-07 20:04:33

观照和觉照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观照,更接近于方法,觉照,更接近于状态。观这个词是个动词,觉也是个动词,但是觉更有一点形容词的意思。观照是一个大概的基本状态,犹如一灯点燃,犹如城头的守城之兵,照见四面八方的一动一静。

而觉照,是进入一种更深层次的知觉,觉是觉察觉醒,犹如灵猫嗅鼠,灵犬守家,凡动静都能即刻觉知照见,且是一种本能。并无半点刻意,我们去看那个猫和狗,是没有刻意的,他们躺在地上,看似睡着,休闲得很,耳朵却时而摇动,一有动静,他们即刻觉照到。

觉照就是这样,自然本能的状态。因观照而日久,便成觉照。觉照有一点,生命的笃定就成了一点,觉照有十分,笃定就有十分。觉照和生命的状态很有关系,觉照越是自然和全然,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越是轻盈,

这种轻盈,和初步观照之时的紧张不一样,那时候可能会被翻腾的各种情绪侵扰,会被一些疑惑困扰,有的人会觉得,很多以往所学所认知的道理,在一步步瓦解和重构,这是因为,以往的知见是听来的看来的,而观照日久,知见是自己生出来的,是从自性中流出的智慧,因此看待事物的看法会随着自己内心的感知,而发生很多变化。

这些不足为人知,因为在很多理论派看来,修行是知见的积累、是理论的堆积,是今天看这条明天看那条,是经典和大师言论。

可是,修行不是搞理论,是拿生命去真实践行,只有那些默默在践行的人,才能懂得,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心性在一步一步地不断的改变着,智慧是一步一步地流露出来了。

因此,觉照的程度,其实就是一个人修行的程度,你的觉照力有多强,你的定力就有多好。你对世事的无常变化的接受度就有多好。

觉照力,也决定你对自己有多么了解。自己的情绪、欲望、感受,念头的一切状态,知悉与否、知悉深浅、知悉的快慢,都决定了你是不是深深了知自我。了知自我,其实也就决定你是不是可以做到,不被自我的意识所欺骗。

很多时候,我们修行啊,觉得自己在升华啊,改变啊,统统是意识的一个骗局。这个真的很微妙,自己不自知,原因是觉照力不够。

因为,觉而不迷啊。不迷,则为定。

0 阅读:4

心灯一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