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杨贵妃,是否会出现安史之乱

四月故事會 2024-04-14 11:25:09

唐玄宗在位四十多年,客观的来说,他前期的开元年号代表精明,后期的天宝年号则代表昏庸。当然了,玄宗不可能从开元二十九年至天宝元年,就突然判若两人!从玄宗生平的角度,或许从一位美人(杨贵妃)的出现,比起年号的更替,带来的巨大改变更具标志性。

杨贵妃,本名玉环,被称赞有闭月羞花之貌。以唐的审美标准,杨贵妃拥有丰满的身材,但她的得宠,不单单依靠微胖,她精通琴棋书画,能歌善舞,尤以胡旋舞最讨玄宗欢心。

杨氏被册封为贵妃时,估计27岁,当时玄宗已61岁,没有了年轻时的政治魄力,此时遇上了杨贵妃,享受着二人世界,就更加荒废朝政,耽于逸乐了。最后,玄宗没有洞悉先机,杨国忠与安禄山的权力斗争最终演变成安史之乱。杨贵妃也因此背负上迷惑皇帝的罪名,成为红颜祸国的经典例子。赵翼《廿二史札记》评论: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玄宗晚年渐失励精图治的魄力,宠爱杨贵妃,纵情声色,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据玄宗时官员宇文融的警告,天宝年间已出现各种衰象,如官吏不守法规,质压公文,贵戚恃势横行,选官挑选不公等。

与此同时,更严重的,唐玄宗对种种政治警号,也失去了警觉性。这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玄宗让李林甫担任宰相。此人阻塞言路,排斥异己,以保障自己权位。例如他任用胡人为节度使。美其名是胡人善战,实情是为了杜绝出将入相。从此节度使多由胡人担任,胡将又多招募胡兵,形成外族军队。边镇军事权力由胡人掌控,胡人若有异心,易生事故,为安史之乱留下伏线。

其二,玄宗让杨国忠接替李林甫为宰相。杨国忠是杨贵妃的从兄,几年间就官至相位。他贪污腐败,决策草率,经常欺瞒玄宗。为了巩固权位,排斥节度使安禄山,不断向玄宗指责安禄山有谋反的意图。玄宗同时宠爱两人,没有及时阻止这场将相的不和,最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而叛乱。更可悲的是,安禄山起兵初期,杨国忠成功隐瞒败绩,至叛军迫近关中,玄宗才恍然大悟。

其三,为了加强防御外族的威胁,唐玄宗推行军事改革,本意是回应府兵制的崩坏,切合时代需要。玄宗时设彍骑十二万,负责保卫京师,又在沿边境设立十大兵镇,拥兵总数超过四十八万,改变了唐太宗的关中本位政策,即军队分布内重外轻,转变为外重内轻的形势,为地方叛乱提供了可能性。

边镇由节度使管理。玄宗不但让节度使负责边镇的军事,还可以自行招募士兵,更兼领民政及财政权力,节度使权力过大。同时,彍骑只负责守卫中央,但这种分工令彍骑欠缺实战经验,与边区军队相比,显得疏于训练,战斗力弱。因此,地方坐大,为地方叛乱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兵镇拥兵四十八万,但分散于边区十个兵镇,最大的兵镇范阳拥兵九万,如果朝廷有效制衡,还是不敌中央的。但玄宗信任安禄山,让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三镇连成一线,拥兵十八万,势力较中央强大。

安禄山是营州胡人,不但懂得讨好玄宗,也真的具军事才干,解除东北边防威胁。正因如此,玄宗对安禄山没有防范,就让安禄山运用地方叛乱的条件,最终于范阳起兵,爆发延祸八年的安禄之乱。

红颜祸国,往往只是男人推卸责任的借口。即使这个理论有某种说服力,那么,杨贵妃对安史之乱要负起什么责任?一件历史事件的背景,如果以“A导致B,B导致C,C导致D”的因果关系,那么A对D有责任,只是酝酿事件的角色。杨贵妃或许就是占据这个角色。

杨贵妃令玄宗神魂颠倒,玄宗荒于政事,但不等于必然有李林甫和杨国忠之流得权。他们得势,也不是必然令地方谋乱。地方坐大,如果及早调整制度,是可以避免的。这些都不是皇帝迷上美女的必然结果。

不过杨贵妃作为玄宗昏庸的标志性人物,日后的玄宗不断判断失误,加上将相不和的两位主角,杨国忠与安禄山也确实依靠杨贵妃维持权位,那么,这位红颜的确在祸国上有了一点点没有保持好距离感的责任。

0 阅读:15

四月故事會

简介:人物故事,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