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有何优势,值得明成祖朱棣迁都于此?

学典历史 2024-02-18 19:32:37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明君,上马杀敌,下马治国;如五征漠北、派郑和六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迁都北京等,他的功绩,绝不亚于唐宗宋祖。

令人疑惑的是,大明王朝明明已经有了都城——南京城,为何朱棣还要大动干戈,再在北京新建一座皇城呢?明成祖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大概有两点。

其一,革除旧弊,稳固国本

《明史·成祖本纪》记载,“十三年,之籓北平。”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20岁的燕王朱棣奔赴北平就藩,直到公元1402年靖难之役取得了胜利,朱棣这才又回到了南京。

南京城的很多臣子都是前朝建文旧臣,他们对于朱棣的“篡位夺权”多半持一个否定的态度;毕竟朱棣的皇位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人心无法归附,唯有迁都,换个环境,瓦解建文一朝的势力,才能使这些大臣淡化对旧主的恩惠,进而对自己效忠。

朱棣在北平就藩时,苦心经营了20余年,对这里了如指掌;迁都于此地,有利于长期统治。

其二,镇守国门

北平是大明王朝的边疆地区,朱元璋派遣藩王到此,就是为了镇守边疆,防止北方部落南下对明朝构成威胁。朱棣是个马上天子,喜欢亲征;将都城放在北部边疆,既可以亲自镇守国门,护边疆百姓周全,又可以带兵出征,效率之高,可谓是一举两得。

直到崇祯亡国,都在践行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也正因如此,大明王朝成为了历史上最强硬的的王朝,这都要归功于朱棣。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虽劳民伤财,但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举;可以说是利大于弊。对于“朱棣迁都北京”一事,小伙伴们还有何看法?

0 阅读:115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