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唐朝第一位诗人,能喝五斗的“斗酒学士”

无心随墨 2024-03-21 08:50:16

曾经读过一篇唐传奇,题目叫《古镜记》,作者和主人公名为王度,里面也提到了他还有一个弟弟,名为王绩。这虽是一篇传奇小说,但也是有历史依据的,他的“传奇”中,世人都知道是有政治慨叹的。王度的《古镜记》被称为“第一篇兴起的唐传奇”,而他弟弟王绩也被人称之为“唐朝第一个诗人”,我很是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怎么总爱占第一呢。后来才知道,他们属于河汾王氏,这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大家族,后来名传千古的王勃,也是出自这一个大家族。

王绩(585—644),表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人,他有个兄长,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大儒王度。据说他十五岁时,曾前往京城拜见杨素,被人称为“神仙童子”。隋朝大业末年,举孝廉,授秘书省正字,开始做官。可是他不愿在朝做官,找了个有病的理由,要辞职。后来他又被授予六合县丞之职。谁知道这个酒鬼因为天天醉酒耽误公务,实在干不下去了,又看天下大乱,也不想继续干下去了,又找了个有病的老理由,连夜跑路了,边跑还边感叹:“老天的大网已经张开,我可去哪里呢?”回到老家不久,又跑到河北一带去了。

进入唐朝,武德五年(622),高祖李渊下诏征用隋朝旧臣,王绩只能无奈的在金马门待诏。他有一个弟弟叫王静,并不了解自己的哥,竟然问王绩:“你这样应该很开心吧!”王绩苦笑说:“这点俸禄,又境地萧索,不过也够买三升酒喝了,勉强满意吧。”江国公陈叔达听说后,笑着说:“三升酒可留不住王先生。”特意下令每天给他一斗酒。王绩也因此有了一个“斗酒学士”的名号。

太宗时期,他的另一个哥哥王凝得罪了朝廷里有大人物,因此他们兄弟几人皆不得重用,他又想起那个老理由,托病辞职回家了。七年后,贞观十一年,因为家里贫穷,快揭不开锅了,又赴选为太乐丞。可是不到两年,又挂冠而归,自撰墓志铭后不久死去,享年六十岁。

王绩归隐期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喝酒,能五斗不醉,可见这位“斗酒学士”名副其实。归隐东皋后他还交了一位新朋友仲长子光。这位仲长先生,字不曜,也是为隐士,不结婚也没房子,开始为人做佣人来生活,后来栖身渚河,卖药为业,自称“河渚老人”,平时也就养养凫雁,种种草药。又通《易经》,善占卜,也善饮。王绩有了这样的好朋友,也才有了真正的酒友,常一起畅饮。

王度爱好广泛,最有名的还是饮酒、弹琴和写诗。饮酒自不必多说,他的琴艺很不错,曾经改编名曲《山水操》,受到世人认可。而他的诗歌,不同于当时流行的齐梁诗风,尤其是他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清朝的翁方纲曾评价说:“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他也被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如他的代表作《东皋野望》,已经是一首比较合格的五言律诗了。

王绩也经常被人称为“唐朝第一个诗人”,这么说,其实是有些牵强的,当时跨隋唐两个时代的诗人何其多,就连李世民这个帝王,不也是一个跨时代的诗人吗?但要说诗歌的影响力,说他是第一,似乎又说的过去,他开“风气之先”,对于矫正齐梁诗风是有贡献的,还别说对五律的奠基作用,相信魏征、虞世南、李百药,包括李世民等人,是不会有意见的吧,更别提他又得到了辛文房《唐才子传》的认证呢。

1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