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次肠镜,“有效期”能维持多久?医生说出答案,涨知识了

沈大大科普 2024-04-25 06:54:54

结肠镜,其独特的诊断方式,结合了先进的科技与传统医学的精髓,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精确、直观地了解肠道的健康状况。

结肠镜主要分为传统肠镜与超声内镜两大类型。传统肠镜,如同一根细长的、灵活的探索棒,末端装有微型摄像仪,能够轻巧地穿越患者的肛门,深入直肠和大肠。

医生通过这一神奇的“眼睛”,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肠道内部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微小的炎症、溃疡,还是息肉、肿瘤,都难逃其法眼。

而超声内镜则是医学技术的又一创新。它将超声技术与内镜完美融合,使内镜的探头末端能够释放出高频的超声波。

这些超声波如同精密的探测器,能够穿透肠道壁,探明不同层次的组织结构,甚至洞察邻近器官是否存在病变。这种深度的探查能力,使得超声内镜在诊断肠道疾病时,更具准确性和全面性。

01

为什么要早做肠镜呢?

肠镜是发现肠道疾病的金标准,其在预防肠癌以及早期癌症发现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无数研究数据证实,通过肠镜检查,人们不仅能够预防肠癌的发生,还能在癌症初期就进行及时干预,极大地降低了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美国癌症协会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明确指出,自2000年以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主要得益于肠镜检查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这一趋势充分说明了肠镜检查在结直肠癌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肠镜已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主要癌症筛查项目。据统计,美国50岁以上的成年人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从2000年的21%急剧上升至2015年的60%。

这种大规模的筛查使得许多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切除,进而促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02

做一次肠镜,“有效期”能维持多久?医生说出答案,看完涨知识了

李兆申教授对于肠镜检查的重视程度,并非无的放矢。他特别强调45岁这一年龄节点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这是基于深入的医学研究和统计数据的。

大肠癌,这一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高发年龄通常是在55岁以后。然而,我们必须明白,肠息肉转变为癌症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大约5到15年的时间。

如果我们倒推一下,55岁减去15年,正好是40岁。这意味着,在40岁左右,如果能够通过肠镜检查及时发现肠息肉,并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切除或者定期观察,那么就有可能阻止其进一步恶变为癌症。这种预防性的医学策略,正是我们对抗大肠癌的关键。

上海市抗癌协会在其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也明确提出了类似的建议。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从45岁开始,每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所以说,45岁之前一次肠镜检查,可保5年、10年。如果是高危人群,建议提早到40岁做肠镜。

03

做肠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饮食调整是至关重要的。在检查前的几天,患者需要遵循特定的饮食计划,通常以低渣饮食为主,确保肠道的清洁度。

这是因为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肠镜观察肠道内部情况,任何残留的食物残渣都可能影响观察的清晰度。因此,患者在检查前不仅要控制饮食,还要确保饮食的质量,避免摄入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

其次,肠道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在检查前一天,患者通常需要服用特定的药物来清洁肠道,确保肠道内的粪便和残留物被完全排出。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不适,但它是确保检查结果准确的关键环节。因此,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服用药物,并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此外,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放松和配合医生的指导。肠镜检查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感,但通过深呼吸和放松技巧,患者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操作。同时,医生也会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剂,以减轻不适感。最后,在检查后,患者需要注意身体的反应,特别是排便情况。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如腹痛、出血等,应及时向医生报告。此外,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后续治疗和护理,以确保肠道健康。

04

肠镜报告,你读懂了吗?

息肉

息肉,就像是肠道内壁上的一个小突起。它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增生性息肉,大多数时候是良性的,癌变的风险较低。

在活检过程中,医生往往会直接将其切除。而腺瘤性息肉,则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它有可能癌变。因此,一旦发现腺瘤性息肉,需要在内镜的指导下进行切除。

浸润性

这通常意味着体内病灶的生长范围已经突破了黏膜层,深入到了肌层、浆膜层,甚至有了向周围组织扩散的可能性。

这往往被视为癌症的一种表现。面对这样的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采取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法,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高、中、低分化

分化程度其实是指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接近程度。高分化,意味着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较低,治疗效果通常较好。而中、低分化,则代表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较高,治疗后的预后相对较差。

23 阅读:7664

沈大大科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