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减负还是增负

德恒自然 2024-05-18 05:02:23

第一批要从社区党组织换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情况汇报、自查问题清单等16个方面提供76项材料,务必在X月X日前上交。

一天,无意中在一社区看到他们接到的关于接受上级巡察的通知,第一项内容就是准备好要提供的材料,所需提供材料详见清单。

出于好奇经社区工作人员同意,对这个清单一字不落地从头看到尾,而且看了几遍。这么多内容,需要多长时间准备暂且不说,只想说这么多材料有多少对工作有促进作用。

看了一些权威的说法,就是对社区属性的定位,社区属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也不属于企业单位或事业单位。这个定性,包括其职能说得都非常清楚了,也就是说知道社区是干什么的了。

当然,社区接受巡察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至于怎么对社区这一级进行巡察,都巡察什么,有必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要切实从社区实际出发,既达到巡察目的,又不为社区增加负担。个人感到,对社区的巡察,绝不仅限于提供多少材料,如果把这些当做巡察的重点,这点巡察的话,没有多大意义,就是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能巡察到什么,能达到什么目的!

社区作为最底层的群众自治组织,主要功能是服务群众、保障群众,其工作的重点是服务群众,不像机关天天与文字材料打交道,靠文字材料指导工作。最为重要的是,现在各级都强调为基层减负,不向基层索要文字材料等,减少各类表格和留痕。

开头说的16类76项清单,仅仅是该地巡察第一批要的材料,一定还会有第二批、第二批材料,如此这样下去的话,岂不是也把社区工作者全陷在材料堆里了?都忙着准备材料,哪还有精力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还怎么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这一定不是巡察的初衷。

还有,社区的职能非常有限,没有人事权、财政权,也没有过多决策权,都是在执行其上一级的要求,是彻底的执行者,最应该从执行角度多巡察。个人感到,对社区巡察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由下而上看减负情况,要看减负落到底没有,在形式主义上还有哪些新情况,这应该好好查一查,既然这样就不能再做增负的工作,再搞新的形式主义。

对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盯住不放,一谈话就是几个小时、一两天,反复地谈,把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都搞没了,这样的巡察还有什么意义?有问题就是有,没有问题就是没有,没必要非得下指标,非得要查出几个问题,或者是非得处理几个人,有问题不在于巡察,该处理必须处理,没有也没必要硬往一些人身上安问题,非得让人背个锅,那这就不是巡察而是整人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0 阅读:0

德恒自然

简介:和您聊一聊身边人、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