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20万白俄难民逃亡中国,后代无比骄傲地说:我们是中国人!

和洽说过去 2024-05-15 05:06:26

中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他们相貌各异,有着各自的饮食爱好和风俗文化。

但是在这些中华56个民族中,大部分都有着明显的亚洲人特征,其中却有一个金发碧眼的明显像是欧洲人的种族,也骄傲的宣布自己是中国人。

这个民族就是我国的俄罗斯族,他们的祖先早在百年之前就进入了中国。在历经磨难后,这些人还是选择和我们站在一起,最后也成为了毫无疑问的中国民族。

他们的祖先为什么会逃到中国呢?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十月革命,白俄难民

这些原因还要从19世纪初期开始说起,虽然早在清代就有一些俄罗斯来到中国生活,但当时远远不能形成一个族群。

而到了19世纪,沙俄和德国战争不断,且俄国内部矛盾冲突不穷,俄国的许多民众难以忍受上层的压迫,于是“十月革命”爆发了,通过艰难的抗争后,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势力成功推翻了当时的临时统治政权,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虽然成功推翻了旧的政权,但当时国内的封建势力根深蒂固,隐藏的资本主义也还有相当的力量。因此这些野心家组建了反动军队,和苏维埃政权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争斗。

由于这些人和苏维埃政权军队的“红军”相对立,因此大部分的民众并不支持他们,把他们称为“白军”,而支持这些势力的俄国民众被称为“白俄罗斯”人。

由于这些人暗中勾结,不断在国内挑起战乱,发动各种针对苏维埃政权的袭击,他们逐渐被渴望平息战乱的俄国民众放弃,最终还是苏维埃红军取得了胜利。

在失败之后,曾经支持“白军”的“白俄罗斯”人受到国内民众的驱赶,认为这些人是引起内乱的源头之一,于是大批的白俄罗斯人被迫和那些失败的军队一起逃离俄罗斯。

这些人眼睁睁看着诺大的国土,最后不属于自己,不免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当中。

“是啊,天大地大,我们又能去往何方呢?”一些人提出去其他欧洲国家避难,但当时的白军残余的主要力量都聚集在中俄边境,很难向欧洲转移,而且当时的欧洲也刚刚结束战乱,各国内部都相当困顿,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果然,在很多原本的沙俄贵族和上层民众来到欧洲其他国家时,没有得到想要的礼遇和善待,很多原本就和沙俄有仇恨的国家,更是对这些人毫不留情。

还有一些人选择去亚洲小国,但这些国家都没有足够的地方来容纳这么多的难民。

因此就有人提议,干脆前往中国避难。中国地大物博,而且当时正处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局势比较混乱,或许不会拒绝他们避难。这些军、民混杂的“白俄”难民认为,到了中国可以见机行事,争取获得生存下来的权利。

中国纷乱,生存选择

当时的北洋政府确实相当混乱,军阀林立,冲突不绝。浑水摸鱼之下,一些白俄罗斯军队和难民乘着战船来到了北京,还有一些军队趁势来到新疆和东北地区。大批的民众在裹挟或盲目的跟随下,也都纷纷进入中国。

最终大约有20万白俄难民就这样来到中国,开始了一段或许让他们终生难忘的中国生涯。

这20万人可不是全都抱着“避难”的心思来到中国的,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原本的沙俄军队,他们在俄罗斯时就野心勃勃,挑起各种战乱,到了中国也不会变成“良好居民”。

当时新疆执政的杨增新,看到越来越多的白俄军队来到新疆,闹出了很多乱子,但是自己的兵力不足。因此他和成功稳住阵脚组建成为苏联的苏联红军取得联系,一同剿灭了新疆的白军残部。

而其中逃到东北的那些军队,更是让人唾弃。当时的东北非常混乱,有相当一大片区域处于日本的势力范围下,北洋政府无力管束被日本驻军的范围。这些涌入东北的白俄野心家,就和日本人勾结在一起,成为日本的帮凶,希望日本人能够帮助他们打回俄罗斯。

日本人当时正需要这样一批人帮他们抵挡“红军”的威势,于是这双方狼狈为奸,在东三省肆意压迫百姓,刺杀军官,犯下了许多罄竹难书的罪行。

1945年,苏联对日本宣战。在苏联出兵的帮助下,我国和苏联成功的打败了占据东北的日军,苏联也将这些和日本勾结的“叛徒”一举剿灭。

当然,还有一些残余普通白俄难民,并没有参与到勾结日本人的行为当中,因此也被苏联放过,最后顺利的获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避难地”。

还有很多白俄难民坐船逃到了上海。这些人在上海组成“团体”抱团取暖,为了在上海生存他们采取各种手段,甚至不惜参与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帮助蒋介石政府组建了一批“白俄”军队。

于是在蒋介石的帮助下,他们得到了在中国居住的合法身份,不再是“难民”了。

当然,虽然有一些军队野心家的存在,但还有很多白俄民众,是相当珍惜在中国的安定生活的。他们有些人为了融入到中国,甚至参加了抗击日本的抗日战争当中。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人叫做莫洛契科夫斯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动参与到抗日队伍当中。

当时日军向上海发起了“沪松会战”,身在上海的莫洛契科夫斯基为了保护自己的居住城市,毅然带领上海的白俄同胞阻击日本,帮助国军撤离。

而在这之后,上海被日军占领,莫洛契科夫斯基更是参与到窃取日军情报的行动当中,通过电台,向国军情报部门发送探听到的日军情报。

他的结局也十分惨烈,当日军发现他的窃密行为后,很快包围了他的据点。察觉到这一切的莫洛契科夫斯基毅然决然地炸毁了联络工具,在日军包围中开枪自尽。

莫洛契科夫斯基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简直令人动容,作为上海白俄的代表,他也用这样的行为告诉我们,他们确实已经把上海当作自己的家,并不惜为此奋战,甚至是牺牲生命。

因此在抗战胜利后,这些“白俄”人也获得了我们的承认,逐渐融入中国社会当中,当时我们把这些人称为“归化族”,被当作中国居民看待。

新中国成立后,在充分听取“归化族”的需要,认为有必要给他们一个合适的称呼,于是将他们称为“俄罗斯族”,纳入到中国56个民族之一。

中国腾飞,骄傲身份

那么经过百年的历史进程,这些“俄罗斯族”人的现状如何呢?

从他们的态度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二。

如今很多中国南方人会在假期时到北方旅游一番,到了东北,却发现这里除了热情豪爽的东北人外,还有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这些人也是一口东北话说得十分流利,让许多不明真相的游客难免好奇。

于是时常有人上去问这些人:“你们是哪国人啊?什么时候移民的,怎么东北话说的这么好?”

这个时候,这些人就会有些生气,反问游客们:“你不知道俄罗斯族吗?我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说到中国人的身份,“俄罗斯族”人的自豪顿时溢于言表,他们也确实为自己的身份骄傲不已,因为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伟大祖国自豪。

在1984年以来,我国为了鼓励少数民族发展,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这些俄罗斯族的民众也因此获得了许多政策支持,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得到了尊重,文化和经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俄罗斯族人有很多独特的民族文化,比如喜欢喝酒,尤其是“伏特加”;钟爱跳踢踏舞,舞蹈热情洋溢;喜欢打猎、滑雪和摔跤等。他们擅长制作手工艺品,制作的皮鞋,皮带,毛毯,乐器都十分精美。很多俄罗斯族人都有一双巧手,给自己制作一套行头不在话下。

他们的很多文化习俗也受到我们其他民族的深深影响,他们的餐桌上也常见包子、饺子、面条食物等作为主食,吃饭用筷子而非叉子;他们有着描写主人公从俄罗斯逃到中国的小说《逃亡记》。

如今的俄罗斯族人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中不断加紧脚步,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帮助国家发展,参与经济建设,为中国建设付出辛勤汗水,也向我们其他中国种族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当然,俄罗斯族的自豪也离不开中国的飞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实力不断增长,而今更是正如巨龙一般腾飞在这个时代,自然每一部分都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8 阅读:2567

和洽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