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校不招!2024“强基”北京市共招生398人,北京市高校计划占七成

史海流年 2024-04-26 10:45:56

“强基计划”招生的目的在于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该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在制度设计上,强基计划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和加强统筹协调四个方面进行。通过多维度考核评价,优中选优,选拔综合素质优秀且在相关学科领域有突出才能的学生。

强基计划旨在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人才培养特区,为国选才、为国育才。

一般认为,北京市的高等教育资源非常突出,特殊类型招生人数相对比较多,重点大学上线率也比较高。据统计,2023年北京市高考特殊类型分数线是527分,上线人数达到了25551人,重点大学上线率达到了46.28%。

再加上北京市拥有92所高校,包括3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8所985工程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26所211工程大学),其中本科院校67所,占比约72.83%。专科院校25所,占比约27.17%。

2024年,全国39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在北京市的招生计划是多少呢?经过热心家长、热心网友、热心老师以及热心考生登录“强基计划”报考平台后,发来的招生数据,统计如下。

1、清华大学,文科招8人,理科招82人。总招生人数是90人,与往年相同。

2、北京大学,基础医学招5人,文科招12人,理科招70人。总招生人数为87人,与往年完全一样。

3、中国人民大学,只招文科学生,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哲学、历史学等3个专业,总招生人数10人。

4、中国农业大学,只招2个生物学专业,共招12人。

5、中央民族大学,只招历史学、哲学专业,每个专业招3人,共招6人。

6、北京理工大学,只招理科专业,共有6个专业,总招生人数为30人。

7、北京师范大学,文科3个专业招5人,理科4个专业招8人,总招生人数是13人。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有8个理科专业,总招生人数是31人。

9、南开大学,2个理科专业招5人,1个文科专业招3人,共招生8人。

10、天津大学,两个理科专业共招7人。

11、大连理工大学,两个理科专业共招4人,每个专业招2人。

12、吉林大学,3个理工科专业各招1人,古文字学专业招生1人,共招4人。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个理科专业,只招2人。

14、武汉大学,共有4个专业,其中,两个理科专业各招1人,两个文科专业各招1人,共招4人。

15、华南理工大学,两个理科专业各招1人,共招2人。

16、电子科技大学,只有物理学招生,总招生4人。

17、西北工业大学,两个理科专业各招3人,共招生6人。

18、兰州大学,物理学招1人,历史学招1人,共招2人。

19、上海交通大学,3个生物学专业招4人,4个工科专业招8人,共招12人。

20、四川大学,哲学和历史学专业,各招2人,共招4人。

21、复旦大学,理科3个专业各招1人,文科3个专业招2人,共招5人。

22、哈尔滨工业大学,5个理科专业,共招6人。

23、华中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招2人。

24、山东大学,两个文科专业招3人,两个理科专业招3人,共招6人。

25、同济大学,3个理科专业,共招生4人。

26、华东师范大学,古文字学专业招1人,哲学专业招2人,3个理科专业共招4人。总招生人数为7人。

27、东南大学,物理学、数学专业各招2人,哲学专业招2人,共招生6人。

28、中国海洋大学,只招海洋科学专业2人。

29、中南大学,只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人。

30、中山大学,哲学专业招2人,物理学专业招2人,共招生4人。

31、西安交通大学,4个理工科专业,共招7人。

32、浙江大学,古文字学专业、哲学专业各招1人,工程力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3个理科专业共招4人。总招生人数是为6人。

33、南京大学,哲学专业招1人,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各招1人。共招生3人。

厦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等6所985工程大学,在北京市“强基计划”项目,没有投放招生计划。33所985工程大学,在北京市共招生398人。平均每所高校招12.07人,招生人数相对是比较多。

当然,北京市“强基计划”招生计划主要来源于北京市高校的“发力投放”,8所北京市高校共招放了279个招生计划,占全部398个招生计划的70.10%。其他的外省、市25所985工程大学,招生计划仅占29.90%,不到三成。相对于其他省、市、自治区而言,还是比较合理的。

近年来,考生对“强基计划”招生报名的积极性不高,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强基计划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学术成绩优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潜力和创新精神,这使得许多考生望而却步。

第二,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有限,竞争激烈,考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这也增加了考生的报名难度。

第三,一些考生和家长对于强基计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其培养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不够清晰,也影响了他们的报名积极性。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强基计划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考生和家长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优化招生政策和培养方案,吸引更多优秀的考生加入强基计划。

0 阅读:55

史海流年

简介:教育教学,高考志愿,强基、综评、三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