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皇帝母亲就必须死?浅谈历史上的杀母立子现场

民间传奇人物 2024-05-09 21:33:08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残酷的皇家规矩,就是让那些后宫佳丽闻之色变的“杀母立子”。简单点说就是如果你的儿子被立为皇太子,那你就必须得死。这个不近人情的制度在我国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汉武帝晚年,一次是北魏立国之初

汉武帝刘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近人情的制度,统治者又有什么样的目的?首先来说刘彻,巫蛊之乱的爆发使这位雄才伟略的帝王越发多疑,他听信了奸臣江充的话误以为太子刘据要造反,于是派兵前去镇压,最终将皇后卫子夫和皇太子刘据逼死。

按道理说东宫无主,皇帝再重新选一个儿子来做太子就可以了。但是刘彻后悔自己逼死了刘据,一直没有立太子。公元前94年,钩弋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了皇子刘弗陵。据说刘弗陵足足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来,和上古的贤君尧一样

同时年幼的刘弗陵身体好、智商高,有乃父之风(意思是很像汉武帝),因而深受汉武帝的喜爱。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同时下令杀死钩弋夫人

杀母立子

钩弋夫人

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防止皇帝年幼,太后干政。汉武帝早就有心册立刘弗陵为皇太子,但他担心主少臣弱,后宫干政,让汉朝再出一个“吕雉”。因为诸吕之乱的前车之鉴,对汉初的影响十分巨大,所以汉武帝担心历史会再次上演

防止后宫和外戚干涉朝政最果断的办法,就是赐死新帝的母亲,所以汉武帝时期出现了“杀母立子”。后来,由于汉昭帝刘弗陵没有子嗣、汉元帝刘奭的母亲死在了他父亲汉宣帝之前,逐渐的“杀母立子”这条规矩在汉朝也就不存在了

北魏疆域

北魏道武帝

北魏自从拓跋珪以来,就开始实行“杀母立子”的规矩,目的仍然是防止外戚干政,巩固皇权。我们都知道,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和汉族不同,当时的鲜卑或多或少还有母系氏族的特点,即“重母轻父”

就连道武帝自己也是通过外戚的力量坐上皇位,同时作为皇帝他也深知外戚干政会出现什么后果,往轻点说大权旁落,往重点说就是改朝换代。所以为了打击外戚的势力,道武帝干脆学起了汉武帝

直到宣武帝时期,北魏才废除了“杀母立子”的规矩,废除的原因是宣武帝宠爱胡皇后,不想她因为儿子被立为皇太子而死去。也有一种说法是宣武帝信仰佛教,认为“杀母立子”是非常不道德的

鲜卑族生活场景

可是令宣武帝没有想到的是,胡皇后的儿子元翊继位后,胡氏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公然代皇帝管理朝政,不仅如此胡氏还结党营私,和宣武帝的弟弟清河王等人淫乱后宫,最后居然和情人一起毒杀她和宣武帝的儿子,身为皇帝的元翊

这可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北魏实行“杀母立子”就是怕皇权衰微,太后或者外戚干涉朝政,以至朝野动荡甚至天下易主。宣武帝废除这一做法后,结果他的胡皇后真的做出了北魏皇室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杀母立子”差点就用到了慈禧身上,咸丰帝晚年害怕慈禧以太后之尊干涉同治帝治理国家,就给慈安留下了杀慈禧的密旨。结果咸丰帝驾崩后,慈禧花言巧语地博得了慈安的信任,慈安当众烧了密旨,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0 阅读:1

民间传奇人物

简介:分享民间故事,讲述名人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