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离开国军参加八路军,父亲起作用大?升为正军职,评级是准军级

从阳化石 2024-05-13 03:56:49

在新中国的开国少将里,有些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明明已经担任正军职务,可是在评级时却只是准军级,如刘少卿、王明贵、高存信等。

刘少卿曾经担任过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参谋长,王明贵曾经担任嫩江省军区司令员,而高存信担任华北军区特种部司令部司令员。

说起高存信,他是从晋察冀军区走出去的干部,在少年时期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革命者,而且影响力比他大。解放后曾经担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1933年,他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0期,该校的前身是黄埔军校。其实,此时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与过去的黄埔军校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1927年四一二事件以后。在此之前,国共合作,这所军校培养出不少我军高级将帅,如徐向前、林彪、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周士第、赵尔陆、张宗逊、郭化若等等。此后这所学校几乎都是清一色国民党将领,当然也有不少后来加入革命阵营,如黎原少将,以及高存信少将。

加入革命阵营较晚

1936年,毕业后的他到东北军炮兵第六旅十二团一营一连任排长。抗战爆发后,被派往华北作战。国军与敌人交战不久就溃败撤退,加上蒋介石对杂牌部队清除的思想,使得东北军被削弱或者改编掉。他所在的部队归属中央军序列,很多东北军的长官被换掉。

当国军在平汉线失败后,传来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又得知129师769团夜袭阳明堡等一系列胜利鼓舞着他。让他感受到八路军部队能打仗,能抗日,把打回东北老家的愿望转而寄托在八路军这里。

因为他父亲很早就与共产党有来往,而且西安事变对张学良做联共抗日的说服工作。抗战后在北平、济南、武汉等地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可以说是共产党的朋友,也认识周副主席。他给远在武汉的父亲写信,想参加八路军。父亲找周副主席提出这样请求,了解到高存信是学习炮兵专业,安排他到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工作。

1937年12月到延安后,被安排在抗大学习,准备当学员,却当了教员,因为他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是科班出身,而且现在急需教员。此时他成为教员,又是一名学员。

1939年,上级准备将抗大总校搬到前线敌后办学,他被调去成立的东北干部队工作,并没有到华北前线。后来东干队编入新成立的抗大三分校,他依然担任教员工作。

1940年离开后方,东干队准备奔赴东北工作,先抵达120师晋绥根据地,又抵达晋察冀。可是到晋察冀后,因为通往东北的条件不成熟,只靠东干队几十个人去东北,在那里很难站稳脚跟,建议东干队留在晋察冀。就这样,东干队在张学思的率领下到冀中工作。

去冀中军区工作的原因显而易见,因为司令员是吕正操,也是过去东北军将领,1938率领部队投入革命阵营。他们到这里工作,因过去都是东北军出身,便于展开工作,高存信成为冀中军区的一名参谋。后来职务进行调整,担任冀中军区干部教导团,副团长兼训练处长,抗大二分校二大队队长,晋察翼军区干部教导总队总队长,冀中军区作战科长等职。

在抗战时期,虽然也在前线,但并不在真正作战部队,虽然也参加过一些战斗,但相对不多。

解放战争发挥作用

1945年2月,军区要成立炮兵干部训练队,他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担任队长,培养炮兵人才。这与他过去所学专业是一样的。8月抗战胜利后,晋察冀军区一举拿下张家口、承德等地,利用缴获的火炮以及炮弹,组建炮兵团,他担任团长。

炮兵团下辖6个营,1个辎重营,1个教导队,全团各种火炮70门,指战员1800余人,马骡500余匹。这支部队也是晋察冀军区唯一的炮团。

张家口保卫战,2个炮兵连参加作战,配合主力纵队打仗,但炮兵机关、教导队和未参加张家口保卫战的炮兵连队向唐县转移,运输弹药物资;易保战役,他指挥4个炮兵连协助主力作战等。

1947年,晋察冀炮兵团扩编为炮兵旅,下辖3个团,一个教导团,火炮44门,骡马864匹,指战员3728人。首次参加青沧战役、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等等。

火炮在解放战争时期攻坚战上起到非常重用的作用,如果没有强大的炮兵部队,攻坚作战代价将会很大,过去攻坚作战需要坑道炸城墙、碉堡,甚至用云梯登城墙,不仅牺牲大,而且效果一般。如果用重炮打,几发炮弹就能炸毁碉堡,炸开城墙,让部队攻进去。因此那时候掌握炮,就能改变战斗结果。

就像后来,锦州攻坚战、天津攻坚战等,轻松可以摧毁敌人外围防御阵地,使得部队减少损失。

他在炮兵2旅一直工作到1949年,随着全军改编,炮2旅也进行整编,与坦克、铁甲战车等组建华北特种兵部队,他担任司令员,他也从旅长直升司令员。

职务与军级不一样

与四野、三野特种兵部队建制一样,也属于正军级单位。按说在1952年凭借职务,应该被评为正军级,最后评为准军级。

他参加革命时间晚,在1937年才参加,而且并不在作战部队担任连长、营长、团长、甚至旅长等职,也不在作战部队担任政委,长期干教育或后方机关工作为主。

尽管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团长、旅长,可属于炮兵部队。炮兵部队相对来说不需要冲锋陷阵,只需要配属给纵队,受纵队首长或者野战军首长的指挥,指哪打哪。

而且在全军整编之前,中野、西野以及华北军区没有师一级,只有旅一级。只有东野和华野有师级,没有旅级。如果按照正常的职务,在1949年全军改编时,也应该是师长,被提拔为特种兵部队司令,或许考虑到他是合适的,像炮、坦克、铁甲战车都是重型武器,通过由人统一负责指挥。

军队评级不仅仅考虑所担任职务,也考虑资历和战争时期的战绩。他是职务有了,资历和战绩还浅一些。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展在他身上,像张震、阎揆要、唐延杰等都是大战区参谋长,与兵团司令平级,最后评为副兵团级,也是因为长期在司令部工作,职务、资历都有,或许因独立带兵打仗时间短的缘故。

0 阅读:405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