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早饭,天下第一!这些老摊头,再不吃就真没了!

淘最上 2024-04-20 08:50:17

上海人“吃头势”老结棍的,就连平平无奇的早点心也要花头繁多。像糖糕、粢饭、咸浆,还有老虎脚爪,年轻人或者新上海人即使稍有耳闻,也不一定吃过正宗的传统味。

炉子里烘着大饼,锅子里炸着油条,

小桶里焖着粢饭,大桶里装着豆浆。

老早底石库门巷口放一张桌子、几条凳子,就组成了早点心的小摊头。阿姨爷叔早浪向6点准时穿着睡衣拖鞋穿街走巷,妈妈们甚至还头顶着卷发筒,坐下来边吃边“噶讪胡”,临走还要拿筷子穿油条、钢种镬子拷豆浆带给家里人。

老城厢拆迁改造后,许多摊头再也没有出现过。小辰光里的记忆还冒着热气,但那种味道却很难再次出现在舌尖。幸好,在上海不起眼的街头巷尾,还有一些人在默默坚持流传这些古早味……

聊一聊

你最爱吃的老上海早点心是什么?

你还知道哪里有卖这些早点心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1 /

咸浆

“必须坐着喝,还要滚滚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咸浆要去老城厢的“大饼摊头”上喝。爷叔大多要上一副大饼油条,再吸溜上一口滚滚烫的咸浆,直喝到光头豆大的汗珠淌淌滴才算痛快。

@鹿回头

咸浆里的底一定要提前备:撕碎的油条、小虾皮、紫菜片、榨菜末,再点上几粒小葱,浇上酱油醋,这才齐全。如今这种咸浆在上海也还可以吃到,滑至文末即可查看店铺地址。

在味道上,浆浓是第一。大舀子盛满浓豆浆,拉出长长的白色飞瀑直冲碗里,豆浆遇上醋立刻泛起浆花,浓郁而翻滚,变成半固态的絮状。上桌前再点上几滴辣油,看着“混”,吃着浓,入口烫,吃完浑身都暖呼呼。

▌▌

@壹页台北 @钱厂长又饿了

02 /

粢饭糕

“早点四大金刚,四个角最好吃”

粢饭,最早是聪明的阿姨妈妈们处理家中隔夜饭的方法,后来却成了老上海早点“四大金刚”之一。

@吃货的小江湖

剩饭反复揉捏油炸后就成了外脆里糯的粢饭糕。识货的都晓得,炸得老透的才够香够好吃,又酥又脆,香得像在吃锅巴。

当然,免不了有“皮小鬼”自告奋勇去买粢饭糕,然后将四个最香脆的尖尖角全部偷偷咬掉,被家长嗔怪的记忆还停留在脑海,而油纸包着刚出锅的粢饭糕却很难买到了。

03 /

米饭饼

“一副米饭饼夹油条,老上海标配”

一个中间带圆形水槽的大平底锅,下面添一个烧柴的炉子,一边水蒸一边热烘,这需要双重炉灶才能做成的米饭饼就出锅了。买起来也是不要论“个”要论“副”的,一副米饭饼+油条,就是老上海早餐的标配。

饼底和油条脆上加脆,内里的绵软又平添了层次感。一口咬下去有淡淡的米香混合酒香,还带点酸叽叽的滋味,懂经的食客会告诉你——“没有微甜微酸的不正宗!”

04 /

糖糕

“转弯处最好吃,要留到最后”

一块糖糕,一杯麦乳精,是八九十年代上海小囡最喜欢的早点搭配。旧时吃糖不易,小孩子又嘴馋,吃只糖糕,既能饱腹又解嘴馋,一举两得。

@软泥泥

糖糕外观呈“丫叉头形”,凹口的转弯处最是好吃,硬桥桥的又糖多蜜甜,懂事的小孩都会留到最后吃。

05 /

老虎脚爪

“烘不到时间,烘不出味道”

早年的大饼摊头做早点剩下的边角料,利用煤球余热烘出一炉,就是老虎脚爪了。现在能做的店铺已经不多,但黄浦就有一家早餐店可以吃到,下滑至文末即可查看店铺地址。

面团贴进炉膛两三分钟后,手抓一把白砂糖撒进去,“呼”地冒起烟来,糖香和焦香一齐弥漫,再盖上铁盖闷20分钟才算到了火候。有着急的阿婆稍微催促一下,就能听见小老板悠悠地说 “阿婆,烘不到时间,烘不出味道的”。

到手后,趁热猛啃才能吃出韧劲。先香脆脚底,再坚韧爪尖,最后啃紧实爪肉,外皮甜脆,内里柔软,金黄喷香。

@林八顿

06 /

麻球

“一只拳头大,滚滚圆”

在老上海人眼里,能被认可的老式麻球至少有一只拳头大,里面是空空的,内壁挂着黑洋酥或者糖水,颜色金黄、身段轻盈、口感香脆。

@软泥泥

麻球圆不圆,一靠搓,二靠汆。经验老道的阿姨摘一团糯米粉稍加揉捏后搓圆,用大拇指一按,包点豆沙进去捏拢收口再滚上芝麻。面团入油汆个三四分钟后,用漏勺沿着锅边逐个一按一压,一瞬间其中的气体就开始膨胀,将金黄的皮撑得滚滚圆。

“趁热吃!”阿姨的这句话仿佛又回响在耳畔。刚出锅的麻球,不趁热吃就会迅速瘪掉。外壳香脆,内芯软糯,层次丰富又香甜满口,表皮的芝麻更是让人唇齿留香,恨不得多吃几个才尽兴。

@Dreamer

07 /

羌饼

“俘获全上海的硬核面饼”

羌饼细分薄的“硬羌饼”和厚的“油羌饼”:硬羌饼是旧社会苦劳力的口粮,现已不多见;油羌饼吃着香还管饱,一度风靡全上海的早点甚至下午市摊头。

@lilililili酱

羌饼讲究一个“烘”字。发酵的面团做成约2cm厚的面饼,表面布满白芝麻,烘到发面和芝麻的香气在空气中升腾交汇。趁热吃,外皮韧劲十足,内里空隙均匀蓬松软糯,越嚼越香。

@妮可儿

///

如今,上海的老式早点心正在逐渐消失

粗壮又扎实的老式粢饭团

形似油条但滋味甜糯的糯米饺

还有油墩子、咸甜大饼、千层饼、包脚布…

还好,一些街角巷尾的小店还在苦苦坚持

希望小辰光里的早点心味道

可以重回街头,不断流传下去

哪里还能吃到这些老式早点心?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许氏油条豆浆健康早餐铺】

咸浆、麻球、粢饭糕

虹口区西江湾路122号B23-27

【众众点心店】

咸浆、麻球、粢饭团、糖糕

普陀区杏山路57号

【刘记大饼油条早餐】

咸浆、米饭饼包油条、粢饭糕、油墩子

普陀区石泉路115号

【陈记饼店】

糖糕、麻球、糯米饺

黄浦区福州路567号-587号底层西南-9

【文依婷早餐店】

糖糕、油墩子、麻球、粢饭糕

徐汇区桂林东街188号汇桂农贸市场内一楼1001

【米饭饼】

米饭饼

徐汇区徐家汇襄阳南路306弄门口对面

【上海老式米饭饼】

米饭饼

虹口区祥德路204号

【上海炝饼】

羌饼

宝山区大华路1185号

【上海老羌饼】

老式厚羌饼、薄羌饼

宝山区大华三路69号

【星神早餐店】

老虎脚爪、糖糕、咸浆、羌饼、麻球、粢饭糕、糯米饺

静安区康定路809号

【阿建豆浆油条店】

咸浆、米饭饼、麻球、粢饭糕、油墩子

普陀区西乡路288号

【刘飞放心无铝油条】

老虎脚爪、咸浆、糖糕、粢饭糕、麻球

黄浦区东江阴街110号

0 阅读:1

淘最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