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35句明清古诗词:意境绝美,惊艳了人间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5-15 20:22:53

01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清·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夜深之时,我静坐于窗前,半轮清辉悬于空中,月色虽凉却透着柔和,恰如那幽幽飘来的笛声,两者邂逅,仿佛夜幕下的一首无言诗,又似一杯暖人心扉的佳酿,慰藉了每一个漂泊者的心灵。

02

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

——清·毛奇龄《赠柳生》

江南之地,蕴藏无数前朝往事,它们诉说着历代的兴衰更替与世事变迁,情感深沉而复杂,每当这些故事被轻声细语地讲述时,那份沉重的历史滋味,让人感慨万千,难以承受其悲喜交加。

烟雨朦胧的江南,见证了太多王朝的起伏跌宕与无尽沧桑。历史的长河在这里波澜壮阔,英雄豪杰辈出的传奇,每一幕都满载着复杂的情感。聆听这些过往,心中五味杂陈,情感的波澜让人不忍深入体会,生怕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03

看花秋露下,望月海云生。

——明·韩邦靖《中秋同何大复望月》

观秋之露珠轻吻花卉,于寂静时分携来缕缕清凉,抬首望穿层云叠起,月影潜藏于海天之际,心绪随之飘渺无垠。皎月当空,既撩人心弦亦使人陶醉,仰视星河与皓月交辉,世间万物似笼轻纱,变得柔和而神秘。此刻,心灵仿佛被净化,洋溢着一种超脱、宁静与自由的感受。

04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明·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在飒飒作响的青枫叶与连绵细雨中,秋日景色朦胧,望向楚地深处,更添几分迷离。这是明代李攀龙在其诗作《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中描绘的情景。行进在这样的季节里,远方的行者心情似乎也与周遭秋景相融,变得既迷茫又深邃。

05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明·钱嶫《悯黎咏》

树叶终将归依其根,密云再滞亦必散启。落叶轻舞,无论飘泊何方,终将回归土壤的怀抱;而漫天的乌云,不论集结多久,终将迎来裂隙,散去阴霾,重现蓝天。

06

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雪满船。

——明·刘基《渔父词五首·其四》

在芳林之下,夕阳余晖之中,我静卧于芦花堆砌的小船上,沉醉于梦境般的江南水乡,四周皆是皑皑芦花,仿佛覆上了层层白雪。轻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

07

池塘听雨烦心净,轩槛迎风醉面凉。

——明·文徵明《夏日饮以可池亭》

细雨轻拂池面,涤清心中忧虑,轩廊间微风习习,带来一抹清凉,让炎炎夏日沉醉,亦使诗人的思绪渐趋宁静清澈。

08

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

——明·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雨后的空气尤为清新,引领我踏入一片宁静的池塘之畔。那一朵朵芙蓉,在冷冽的波光中更显得超凡脱俗,它们的孤独之美,平添了周遭的静谧与雅致。此刻,与大自然的这份亲近,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愉悦与自由,生活似乎也变得纯粹而悠然自得。

09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明·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这段描绘捕捉了画中景象的核心,几片叶子在风中孤单地颤抖,它们虽少,却足以让整个房间充满了凄风苦雨的感觉,带走了每一丝暖意,只余下深邃的冷冽。

10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明·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在纸窗上映出的昏黄灯火下,修长的竹影摇曳生姿,伴随着悠扬的夜读之声,营造出一片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这不仅是心灵得以栖息的港湾,亦是梦想启航的起点。沉浸于书页间,享受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智者对话,与同行者共鸣,这份由内而外的愉悦将成为永恒的伴侣。在阅读中找寻乐趣,在平淡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心灵,与美好时光同行。

11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明·唐寅《把酒对月歌》

远离姑苏城喧嚣,一间质朴茅屋静卧于万株梅林深处,月色皎洁,花影摇曳,天空如洗,银辉遍洒,构建出一幅恍如仙境、梦一般的绝美画卷。此情此景,世间万物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与和谐,人与自然界的界限悄然模糊,心灵共鸣,呼吸与共,展现了宇宙间生命的同频共振与相互依存之美。

12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清·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泊舟斜阳里,流水潺潺,轻轻推开蓬窗,那一片碧绿的河水美得让人心醉,感觉这满眼的绿意都要跟着我一起搭上船,共享这份闲适时光。

13

听罢晚钟烟际宿,荷花深处梦江南。

——清·沈德潜《雨馀泛舟三潭同厉樊榭孝廉作》

随着悠长的钟鸣缓缓消散,江面笼着一层迷蒙的烟霭,我仿佛漫游至荷花掩映的世外桃源,那里满载着江南独有的柔美,月色下更添几分静谧与幽远。这如诗如画的梦境令人心醉神往,却也不免勾起身处异土的淡淡乡愁,使之愈发浓烈。

14

有上界神仙,乘风来往,问我平安。

——清·洪亮吉《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在天界的神仙们,驾着清风自由往来,降临之际轻声询问我的安宁。

如同那超越尘世的友人,他们仿佛仙人般,踏着轻风悠然降临,穿越层层云霭,只为温柔一问:世间是否依旧宁静美好?

15

溪风吹却白云去,添得他山一抹青。

——明·陈镒《题湖山十景·其一·翠屏晚对》

山溪边,风带走了最后一抹云彩,远方的山峦,因这不经意的添色,更显生机勃勃,翠意盎然。

16

草色独随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

——清·姚鼐《淮上有怀》

船行渐远,草色相伴,孤独的桨影后拉长了无尽的翠色轨迹。春末时节,淮河之畔,碧波浩渺,一片辽阔,只见水天相接,茫茫无际,映衬着游子心中难以言喻的苍茫感慨。

17

桃花不管人间事,只笑山人未拂衣。

——明·王守仁《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二首·其二》

桃花自开自谢,看白云缭绕山间,它从来不问人间世事纷扰,只管大开大落,笑看那山中人,为何还留恋红尘,还不找隐居山林的悠闲生活。

18

世外不生尘土梦,山中共息水云深。

——明·倪谦《草堂归隐为大觉主持渶性源澜性海赋》

远离尘嚣之境,梦境不受俗世纤尘所扰;山岭幽邃之处,与水云悠然相依,深藏自然怀抱。在那浩渺江湖边,遗世独立,不染凡尘,秉持一份超脱世俗、独善其身的高洁之志,正是回归本真,重返质朴的境界。

19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雁北。

——清·纳兰性德《送荪友》

假如未曾相逢,怎能体会人生的苦乐参半,你已在江南的朦胧烟雨中老去,而我仍在雁北的荒野漂泊无定。如果人生能永远像初次相见那般美好,又怎会面对秋风中的扇子而生出无限哀愁呢?

20

烟水渺无际,自在泛轻舟。

——清·杨芳灿《水调歌头·为冯墨题自在舟吹笛图》

烟波浩渺,一叶扁舟自在漂游,无拘无束,悠然自得,尽享天地间的广阔与自由。人生活在自然中,就要与世俗隔绝,同自然融为一体,身心放松,深入地体会自然的生命节奏与脉动,体会忘我的境界。

21

沉香烟暖碧窗纱,绿柳阴分夏日斜。

——明·林鸿《枇杷山鸟》

房间内燃起沉香,其温暖而馥郁的气息萦绕于翠绿的窗纱旁,室外柳枝轻摇,它们的浓荫分割了夏日余晖的斜照。此情此景,自然而然地勾勒出一幅闲适且凉爽的画面。

22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明·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在这绝美季节里,人们沉浸于晶莹剔透的世界,享受着月光如银般洒落的宁静景致。愿每个春秋,我们都能共聚一堂,观赏中秋夜空中那轮圆满的明月,让家人的心随着月亮的圆满而紧紧相连。岁月悠悠,无论身处尘世还是遐想天际,愿此情此景,岁岁常新,永不褪色。

23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清·陈文述《夏日杂诗》

下了一夜的雨,雨声潺潺,让睡梦中都感到了阵阵凉爽,而那些荷叶上滴滴答答的雨珠,秋天的脚步已经悄悄近了。

24

消得客愁添得泪,他乡水绿故山青。

——清·宋湘《骡夫夜唱》

远方的泪水增添了游子的忧愁,却也仿佛洗涤了心灵的尘埃。尽管异乡风景如画,碧水青山,但在心底深处,始终不及那片熟悉的故乡土地所承载的情愫深厚。

25

隐约遥山,晴阴一半。浮溪不见桃花面。

——清·吴灏《踏莎行·柳花》

远方的山峦在晴云间忽隐忽现,展现出一幅阴阳交替的美景。溪水潺潺,流经桃林深处,那娇艳的桃花面容,却害羞地躲藏起来,不轻易展露于人前。这一幕,宛如一位含蓄的少女,以她独有的方式,既遮又露,平添了一抹迷人而神秘的色彩,引人无限遐想与憧憬。

26

酿花天气,护花心性,一样温柔。

——清·顾贞观《眼儿媚·其一》

在花朵绽放的季节里,守护花朵的那份心意,同样地温婉细腻。这不仅是清代诗人顾贞观在其《眼儿媚·其一》中的描绘,也是对世界万物应有的态度。每一个生命的盛放都值得我们崇高的敬意,自然界赋予的每一份礼物,我们都应以温柔相待,珍惜并感激。

27

十年颇得黄州梦,冷雨寒灯夜话时。

——清·蒲松龄《次韵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

十年黄州梦,冷雨寒灯下,旧友重逢,一杯茶,一柱香,在夜话回首那绵长的往事,雨淅淅沥沥只能算是一种小有情趣的格调。

28

微雨洗山月,白云生客衣。

——清·施闰章《雨宿坛院》

细雨轻拂过山巅的皎月,仿佛为自然界的景致披上一层朦胧的纱。行走在这蒙蒙细雨中,云雾缭绕,悄悄依附于行人的衣袂,带来一丝丝清新与凉意,身心皆沐浴在这份纯净与澄澈之中。青山静默,笼罩在一片淡雅而持久的宁静里,令人心境开阔,畅快无边。

29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笑语明。

——明·汤显祖《天竺中秋》

在没有灯火的江楼上,雨夜带着一丝凄清,而风拂过竹叶之时,竟好似有人在欢笑,那声音清澈,令周遭的景致愈发迷人,观之让人心旷神怡,听之则余音袅袅。自然界的这份灵动与美妙,足以驱逐心灵的一切阴郁,让人沉浸于这份纯净与美好之中。

30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明·高启《春暮西园》

春日里的池塘畔,碧绿的芳草铺满水面,在晴朗的日光下,波光粼粼,一片生机盎然。春色仿佛随着细雨悄然而至,又在雨后更添几分清新雅致。万物在这滋润中茁壮成长,展现出大自然无尽的活力与希望。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带来了遍地青翠、家家户户被绿水环绕的绝美景象,实在令人心旷神怡,感叹不已。

31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在寒潮涌动的夜晚渡过江面,周遭林木挂满金黄落叶,随风轻轻摇曳,发出窸窣声响,其间夹杂着大雁南飞的阵阵啼鸣。这幅画面描绘了清代王士祯笔下《江上》的深秋景象,既展现出江景的辽阔壮观,也不失一份秋日的凄清与苍茫。

32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清·宋荦《邯郸道上》

自古以来,无数寻觅名与利的行者,在生命的旅途上辛苦跋涉,尽管身披风尘,依然在邯郸古道上,憧憬着卢生那般虚幻而短暂的荣华富贵之梦。

33

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

——明·李贽《石潭即事·其四》

如果仅仅为了博取世人的欢心,沉溺于一时的愉悦之中,那只会无谓地损耗自己的身心与活力,实则是一种不可取的亏本买卖。

34

谢家楼上清秋月,分作关山几处明。

——明·皇甫汸《对月答子浚兄见怀诸弟之作》

在谢家楼宇之巅,我凝视着清澈而带着凉意的秋月,其光辉慷慨地铺满了连绵起伏的关山。不论天涯海角,分散在各个角落的家人,我们皆沐浴在这同一轮明亮月光之下,它承载着我们彼此间深厚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深处对团聚的殷切期盼。

35

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明·王问《赠吴之山》

观汝已然化身为浪迹天涯的旅客,仍每逢陌路之人,便深情述说那片遥远故乡的点点滴滴。这份对故土割舍不断的情怀与深切的怀念,在旁人的心头激起了无限的共鸣与叹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3 阅读:265
评论列表
  • 2024-05-16 00:37

    片笺渡关山,只语暖心田。 一时如润新春雨,执手仔细问君前。 儿时堂前燕,而今依在否。 可又每逢云脚低,忙趁雨前啄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