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国家级新区2023年GDP排行,浦东扩大领先滨海表现平稳,雄安加速

数据读城 2024-03-17 10:49:52

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与拓展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19个国家级新区交出了一份稳中有升的成绩单,GDP增速普遍在4%以上,11个新区GDP在2000亿元以上,上海浦东新区以16715.15亿元蝉联第一,天津滨海新区止跌之后增势趋稳,青岛西海岸新区站上5000亿元门槛,被寄予厚望的雄安新区继续加速建设。

浦东新区扩大领先优势,滨海新区平稳增长,西海岸新区有望进入第二梯队

虽然尚有多个新区暂未公布2023年的GDP数值,但结合各个新区已公布的GDP增速来看,19个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态势依然平稳,GDP位次变化并不大。上海浦东新区保持迅猛发展势头,以16715.15亿元、近5%的增速位居第一,略微拉大了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差距。浦东新区的GDP甚至超过了多个省市区的GDP,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级新区领头羊。

天津滨海新区曾站上过万亿GDP门槛,随后跌落,近年来虽稳坐国家级新区第二名的位置,但发展势头以平稳为主,难见高增速。相比之下,身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外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有着上佳的增速表现,于2023年正式跃上5000亿元GDP门槛,与滨海新区一道作为国家级新区的第二梯队。虽目前差距不小,但假以时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追上天津滨海新区并非没有可能。

天府、两江、湘江新区位次交错,第三梯队争相发力先进制造业

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湖南湘江新区的GDP都在4000亿元以上,增速在5%-7%的区间,早日超过5000亿元,是上述3个新区的近期目标。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受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的优势产业竞合关系复杂,名次也呈交错领先状态。

3个新区均在先进制造业上重点发力,尤其是湘江新区,其近年来以产业创新力闻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方面均位居国家级新区前三位置。

福州、金普、江北、南沙、舟山,第四梯队新区发展层次分明

福州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GDP在2000亿-3000亿元区间,是事实上的国家级新区第四梯队。暂未公布具体数值的福州新区或已超过3000亿元,同样暂未公布具体数值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则可能刚刚超过2000亿元,几大新区之间彼此有着200亿元左右的GDP差额,增速也相差不大。

上述新区的产业特色鲜明,比如舟山群岛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出色;江北新区重点加大工业投资;南沙新区在产业转型、金融投资上表现亮眼,且备受外资青睐,虽然其2023年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出现较大起伏,一旦回正将呈爆发态势。

滇中、赣江、长春、哈尔滨新区,守稳千亿GDP的“小目标”

站上并守稳1000亿元GDP的小目标,是云南滇中新区、江西赣江新区、吉林长春新区和黑龙江哈尔滨新区的近期目标。同在2022年实现GDP超过1000亿元的滇中新区和赣州新区境遇有所不同,滇中新区2023年的增速接近10%,赣州新区则暂未公布具体数值,但2023年江西GDP增长未达预期,省内各区域表现参差不齐,赣州新区发展压力较大。

吉林长春新区从2022年的增速为负到2023年增速达7%以上,连续两年规工、固投增速为双位数,表现相当亮眼。相比之下,暂未公布具体数值的黑龙江哈尔滨新区增长应不如预期,旅游业爆火,但工业前景仍不太明朗,旅游业对其整体经济的正向传导与助力还在逐渐的兑现过程中。

西咸、雄安、兰州、贵安新区,保持迅猛高增速是关键

被寄予很高期望值的陕西西咸新区2023年也未能实现令业界满意的增长,距离1000亿元GDP目标尚远,西咸新区需拿出切实举措摆脱排名国家级新区倒数的窘境,持续大手笔的固投或将是关键。

排名最为靠后的河北雄安新区、甘肃兰州新区、贵州贵安新区2023年增速均达到双位数,尽管体量较小,但势头迅猛。特别是雄安新区,大量央企、高校的顺利进驻,大量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或将使其在未来数年都保持较高增速。

长江、郑东、钱塘、黄河、前湾,这些新区有望升级

此前各界曾有国家级新区是否扩容的讨论与呼吁,多个省级新区也在事实上进行国家级新区的申报,其中武汉长江新区、郑州郑东新区、杭州钱塘新区、济南黄河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等希望较大,这些新区中有的2022年、2023年GDP均已超过千亿,有的背负所在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承载地重任。

新一批国家级新区花落谁家,值得期待。

0 阅读:101

数据读城

简介: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