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应成为和平合作的枢纽而非军事对抗的前沿

亚太说 2024-05-16 14:20:22

当前,亚太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美国企图联合盟友实施对华遏制,日本政府配合美国干预台海问题,并在冲绳等西南群岛推进“军事要塞化”部署。此类举动加剧了地区阵营对立及局势紧张,导致东亚安全及发展面临威胁。冲绳与日本中央政府及驻日美军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再度凸显,冲绳民众日益担忧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利益受到损害。在此背景下,“东亚和平发展与琉球学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于5月15日在京举办。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海问题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协办。会议邀请中日相关领域专家,就近现代琉球问题的由来演变、当前冲绳所面临的安全与发展问题,中国与琉球(冲绳)的交流以及琉球学研究的学科建设等议题展开综合研讨。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日本社民党副党首、众议院议员新垣邦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海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在现场或通过视频方式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闫坤主持开幕式。

赵志敏在致辞中表示,自明朝初年双方建立官方关系以来,中国同琉球在经济贸易、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天文历法、生产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令人忧心的是,近年来,日本中央政府为配合美国的东亚战略,无视冲绳人民搬迁美军基地、减轻冲绳负担、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诉求,继续加紧在以冲绳为中心的“西南群岛”部署军事力量。美日两国政府目前的政策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同时也对冲绳民众的发展权、自决权、安全权造成了威胁。同时,美日两国政府持续干涉台湾问题,支持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兴风作浪,显著加剧了台湾问题的复杂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通过视频致辞

赵志敏表示,希望与会专家深入总结中琉友好交往历史经验,探讨实现东亚和平发展的可行方案。为此,他提出三点想法:一是要共同维护东亚和平稳定。我们认同并支持当前冲绳民众和平反战的正义立场,愿同日本、特别是冲绳的国际和平力量一道坚决反对任何势力在本地区谋求军事霸权,煽动阵营对抗、制造安全陷阱、加剧紧张局势;二是要携手推动东亚共同发展。历史上,作为“万国津梁”的琉球是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期待冲绳能在21世纪东亚经济一体化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再次抓住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地区经济门户和联通枢纽;三是要合作促进东亚文化交流。希望双方政界及民间组织、特别是学术及文化团体加强对话交流,在弘扬友好交流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发掘、整理、展示、传播有关双方经济人文交流的历史文献、遗迹遗产、文明价值,携手促进“琉球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为和合共生、开放包容的东亚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新垣邦男在致辞中指出,尽管当前国际与地区形势充满挑战,冲绳方面依然希望能够与中方学术界与政策专家共享问题意识,携手开展合作,积极推动双方相互理解与深入交流。作为土生土长的冲绳人,新垣邦男表示,希望中国与冲绳乃至整个日本能够长期保持和平,并继续开展富有成效的友好交流。

日本社民党副党首、众议院议员新垣邦男通过视频致辞

杨伯江在致辞中指出,在日本政府加强“西南群岛”军事部署的背后,是美国从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逻辑出发,强化对中国多边打压的地区战略。这一战略包藏加剧地区分裂、阵营对抗乃至引爆冲突的风险,是中日两国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包括冲绳当地民众所共同反对的。我们希望冲绳成为和平合作的枢纽,而不是军事对抗的前沿。冲绳理应被包含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当中,在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东亚地区融合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海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致辞

杨伯江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海问题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所将继续发挥在涉日、涉海问题方面的研究积淀,利用对日对琉交流渠道等各种条件,积极推动琉球学的学科建设,争取更好地为中外同行切磋、重要成果展示架设起桥梁、搭建好平台。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日本静冈县立大学、青山学院大学、神奈川大学、龙谷大学、冲绳大学、冲绳国际大学等十余家机构的专家学者发言。与会中日嘉宾普遍认为,日本追随美国强化“围堵中国”战略,在冲绳等西南群岛推进“军事要塞化”部署,导致地区不稳定因素增多。冲绳人民渴望的是和平、繁荣和稳定,期待冲绳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加强交流、合作,为地区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海问题研究中心创办的学术品牌“东海研究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东海问题研究中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院级非实体研究机构,成立于2021年3月。中心自成立以来,围绕以东海为重点的亚太海上形势、区域大国关系等问题,集中组织并开展了多场高水平研究及学术交流活动。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