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5年后必有一战?美在台海虚晃一枪,真正杀招其实在南海

利刃号 2024-01-19 11:50:28

最近国际局势是动荡不安,俄乌冲突与巴以冲突不见停火的迹象,美国又跟也门胡塞武装交上火了。紧接着,伊朗也展开行动,对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境内的极端武装组织发射了导弹。

在这个时候,英国开始发话了,扬言二战后的和平时光所剩无几了,全世界开始进入“战前”时期。

1月15日,英国新任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表示:2024年是一个转折点,世界正从“战后”向“战前”时期过渡。5年后,英国可能会同时与多个国家交战,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以及朝鲜。

格兰特·沙普斯还批评了欧盟各国在防务方面的表现,声称西方在削减防御预算的时候,对手正在积蓄力量。

每当西方关键岗位的高官走马上任,都要例行性的鼓吹一次“中国威胁论”,对于这种事中国人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这个英国国防大臣有一句话的确没有说错,那就是世界的确迎来了“战前”时期。

二战爆发前的许多景象,与如今的国际局势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二战爆发前的西班牙内战,成为了各国测试新式武器的试验场,而如今的俄乌冲突,也是各种西方武器在战场上与俄军交手;二战爆发前,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萧条,而2023年西方各国的经济情况也很糟糕,几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勉强维持在1%左右。

二战爆发前,极端右翼思想的纳粹在意大利、德国壮大,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抓紧扩军,而现在的欧洲,右翼政府又开始陆续上台,被称为“新墨索里尼”的梅洛尼甚至当选为意大利总理。而如今的军国主义势力又开始在日本抬头,日本明目张胆的增加防卫开支,并大力研发装备各种进攻性武器。

二战爆发前,美国曾向德国、日本提供了经济援助、出口了大量战略物资,如今美国也继续干着老本行,向以色列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并批准向日本出口远程导弹。

所以现在的国际局势,跟二战爆发前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责任大多在西方国家身上,英国现在嚷嚷着5年后可能会跟中国打一场,就属于是没事找事了。中国一直以来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国防政策也是防御性的,英国跟中国一不接壤、二不存在海洋经济区纠纷,英国现在断言5年后可能跟中国打仗,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了:英国想跑到中国家门口来打仗。

可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英国开始准备对华战争的呢?如果说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不同,那么冷战刚结束的时候,其实是西方动手的最佳时机,那个时候中国军事实力远不如现在强大,西方的胜算更大。英国现在动手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维持“盎格鲁·撒克逊人”富足生活的现有国际秩序,已经快要崩塌了,西方人掌握高科技、垄断高端产业定价权的时代,已经逐渐被中国瓦解了。

过去欧洲随便一台盾构机,就敢卖中国好几亿,随便一个心脏支架的价格也要上万,如今全部被中国打成了白菜价。过去西方凭借发达的服务业,通过收专利费、为高科技产品提供维修服务,都能让自己吃到饱,进而维持社会的高福利待遇。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速度超过西方的想象,他们赖以躺平的赚钱模式出现危机了,盾构机与心脏支架只是一个开始。这几年,中国又是搞客机又是造芯片,又是攻关光刻机又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前都是西方卡别人脖子,结果现在中国已经能够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稀土提炼方面卡西方脖子了。更令西方感到绝望的是,中国这才高速发展了几十年,就已经动摇了西方几百年积攒的底蕴,中国的发展上限超过了西方的想象。

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英国人现在开始急了,本质就是昂撒人骨子里的强盗基因作祟。西方不会管中国有没有意图颠覆国际秩序,他们只会看中国有没有这个潜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算中国表现得再有诚意,也无法打消西方的顾虑。

美国暂且能够凭借着美元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利用“美元潮汐”来收割全球的财富,让自己保持不错的经济状况,可其他西方国家就没这么大本事了。所以英国人将来到中国家门口惹事,不管打着什么人权或者维护地区和平的借口,其实都是冠冕堂皇的说辞,核心问题就是他们的利益受损了。

2021年的时候,英国就不远万里派出航母舰队,到南海地区耀武扬威,其实就是在为将来可能的远征收集水文、积攒经验。当年香港回归的时候,英国都不曾派航母舰队到南海巡航,现在却积极介入南海问题,说心里没有鬼那肯定是骗人的。

而英国航母选择在南海挑衅,而不去台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在于美国。很多人都预感中美将来在台海必有一战,其实相较于台海,美国首先的战争地点其实是南海。

首先,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内政,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政策,这就导致不管美国拿出任何理由,只要在台海跟中国兵戎相见,美国在道义上就弱了一分。而美国的其他盟友,到了关键时刻也很可能以不干涉中国内政为由,选择中立态度。

而南海问题则更为复杂,牵扯到东南亚好几个国家,这些国家大多跟中国在南海存在领土纠纷,一旦美国在南海与中国爆发冲突,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大概率会选择站在美国一边。

第二,美国在南海的胜算相较于台海更大。之前美国智库多次组织了台海地区的兵棋推演,结果显示美国绝大多数的时候都败了,即便是打成平手,美国也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毕竟整个台海基本都处于中国岸基航空兵、岸基巡航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解放军即便在航母数量方面处于劣势,也能够通过岸基兵力弥补与美国海军的劣势。

而南海地区则更加广阔,随着美国在菲律宾租借了基地,像仁爱礁、黄岩岛这些地区,其实距离美军基地更近,中国的基地距离仁爱礁更远。像歼-10这些战术飞机,会因为航程不足无法参与交战,美国的航母舰队优势更容易发挥出来。

就算解放军在南海一些岛屿上建设了基地,这些基地相比大陆的基地显得较为孤立,美军更容易各个击破。

第三,南海是中国最关键的战略要地。台湾海峡的战略意义虽然也很大,但其实是日韩、欧洲的海上贸易更依赖台湾海峡,而中国大部分海上贸易,其实要经过南海。中国从东南亚进口的橡胶、从中东进口的原油与天然气,大部分都经由南海运到中国。并且南海本身就存在丰富的海底资源,美国在南海挑起战火,等于是直接威胁到了中国的经济动脉,这可以说是一个杀招。

这几年中国虽然加大了对俄罗斯能源的进口力度,并积极建设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但南海的重要性依然无法被取代,美国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选择积极介入南海问题。

最后一点,东南亚如今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同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投资的重点区域。美国如果在南海挑起战火,那么就会在该地区引起恐慌,进而导致大量资本外逃到美国,这样美国就又可以狠狠收割一笔了。俄乌冲突的爆发,已经让美国尝到了甜头,他们自然更希望在东南亚也复制一次了。这样做还能够打乱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将来美国资本插手创造机会。

所以别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小动作不断,但其实更多的是虚招。对美国来说,只要能维持现状,台湾问题拖得越久越好。因为只要拖得够久,台湾民众对“九二共识”的认同感就越低。随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不断进步,时间拖得越久,台湾在高科技方面的价值就越低。所以美国政府会一再表示不支持“台独”,美国政府不希望岛上的“台独”分子让局势失控,导致中国下决心提前解决台湾问题。

而南海问题则恰好相反,时间拖得越久,南海周边国家与中国落实《南海行为准则》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随着中国投资力度的加大,东盟在经济方面对中国的依赖会越来越深,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自然没人愿意帮着美国打仗。

最近几年,美军在南海地区的活动频率以及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台海地区,这也预示着,美国在南海动手的几率更大。尤其是小马科斯上台之后,美国难得找到了一个工具人,让菲律宾引狼入室,给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创造政治基础。前不久,菲律宾传出美军正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储备燃料,更加说明了将来美军会在南海地区有大行动。

而菲律宾总统的任期是6年,且不能连任,5年后恰好是小马科斯离任的时间窗口,英国方面预言中英5年后可能有一战,正好对应上小马科斯的最后任期时间线。小马科斯为了完成自己的南海战略,大概率会赶在自己下台前,仗着美军的撑腰,在南海挑起事端。英国国防大臣看似是在危言耸听,其实是虚虚实实,美英等国甚至早就串通好了,就等着时机成熟。

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拜登政府在这段时间会选择求稳,南海暂时不会有大动作。如果拜登最终成功连任,那么美国大概率会抓紧促成俄乌停火、巴以停火,然后集中力量在印太地区。如今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实力大不如前,即便靠欧盟自己应付也绰绰有余,而英国就可以和美国专心攻略南海了。

假如是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那情况可能会有变,特朗普倾向于搞战略收缩,并不愿意挑起战火。当然,这并不代表美国不会在南海搞小动作,到时候美国依然会派军舰到南海搞所谓的“自由航行”。而这也并不代表特朗普对中国更友好,特朗普不愿意打仗,更喜欢通过经济战的方式解决问题。此前特朗普已经公开表示:假如自己重新当选为总统,将让美国与中国完全脱钩。因此美国大选不管是民主党获胜,还是共和党复仇成功,中国都不应抱太大期望,美国对华竞争的基本战略不会变,只是方式略有不同。

1 阅读: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