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石仰山,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自创比摸手法,堪比X光机

老姚说健康 2024-03-25 12:23:37

石仰山(1933年-2015年),我国第二届国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石氏伤科”第四代嫡传人。石仰山从事中医伤科50多年,在继承家传伤科的基础上,充分吸纳现代科学成果,将中医伤科学推上新的发展高度,在中医界享有非常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石仰山出身于一个著名的伤科世家。他从小就秉承庭训,立志从医,自幼就接受了家庭医学启蒙教育,而且在高中毕业之后,他就专心跟随父亲学习中医伤科、针灸、外科等。

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对他要求极为严格,每次为患者诊治的时候,他的父亲都会带着石仰山在一边学习,让他一边看一边学,同时抄写药方。每天晚饭之前,父亲都会检查他一天的学习效果,稍有问答不出,就会受到责罚。

除了亲自教授石仰山,父亲还发挥自己的人脉优势,广请医学名家为其授课。比如,石仰山就曾拜著名中医专家黄文东为师,跟随他学习三年之久。石仰山白天跟随父亲学习中医临床,晚上听黄文东讲解医学理论,回家后再继续攻读医学典籍,直至夜深人静。通过长期的刻苦钻研,他不仅打下了极为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功底,而且掌握了家传医学的精髓。

1955年,他开始独立在上海行医。由于医术精湛,待人和善,同情弱者,所以很快就在上海名声大振。1966年,担任上海黄浦区中医院伤科主任,1980年起担任院长。同时,担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伤科学会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石老毕生致力于“石氏伤科”的传承与发展,极大丰富和完善了“石氏伤科”的诊疗体系,为中医伤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比如,他发展了对于骨伤科医生极为重要的“手法”。这是一种诊断和治疗方法,即通过用双手触摸患处,从而来判断骨伤的位置、程度,再确定治疗方法。

石仰山还把“石氏伤科”的诊断手法,称作“比摸”。通过多年实践,石仰山将祖传绝技的手法,概括为“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等12个字,在临床中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在不需要使用麻醉的前提下,整个治疗过程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真正实现了“患若知也骨已拢”的境界。

上世纪50年代,石仰山就率先将“X射线”引入中医伤科的诊断和治疗中,与“比摸”手法相结合,从而达到更精准的治疗。

虽然引进了X光片,但是石仰山一直都坚持“比摸的传统不能丢”。

多年前,一位腿部受伤的患者找石仰山治疗,他说自己跌伤后在其他医院拍过X光片检查,没有发现异常,诊断为软组织损伤。但是,一直疼痛不减。石仰山通过仔细比摸之后,认为患者有轻微的骨折,于是建议换个角度重新拍片,最终验证了石仰山的判断是正确的。

石仰山强调,中医不能封闭,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向前发展。他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与父亲一起,将“石氏伤科”的要义进行了全面整理,出版了一本20万字的《石筱山医案》。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31
评论列表

老姚说健康

简介:分享健康知识,愿你一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