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变“攀比”工具金额?3个因素考虑到,送的开心收得高兴

野楠聊育儿 2024-02-05 06:14:03

过年是个喜庆又团圆的日子,但也让不少人为之困扰。有人担心回家后会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有人担心过年跟着家长走亲戚,还有人担心过年又得花去不少压岁钱。

同事小魏的忧虑就来自给家里的孩子发压岁钱,小魏结婚三年,还没有要宝宝,但是过年的时候,要准备不少的压岁钱。一些是亲戚的孩子,另一些是朋友的孩子。她说:“一年挣的钱,过个年就要花去不少。不给吧或者少给,感觉都不好看。”

压岁钱飙涨

近几年压岁钱压力的话题一直不断,以前的时候压岁钱基本是10块、20块,但现在的压岁钱水涨船高,很多地方涨得让人直呼压力大。

网上流传一份《全国压岁钱地图》,上面显示了各地的压岁钱大致情况。其中,福建省以“3500元”拔得头筹,这只是平均压岁钱金额,据说莆田地区以12000元的高度遥遥领先。这金额光看着已经感觉“压力山大”了!

北方地区的平均数为650元,其中首都北京以2900元的金额登顶,天津为1000元,河北和山东为800元。金额虽然与福建地区相差甚远,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很大的困扰。

前段时间,安徽的一位60多岁的大爷表示,自己在一家公司当保安,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300,但过年的压岁钱一发就是一两百,几家下来就是一两千,抵得上老人家一个月的工资。大爷说:“现在已经200起步了,发少了别人又看不起,难呐”。

这种情况,不只是一个月2300元的大爷难,就连工资七八千的年轻人都扛不住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压岁钱飙涨,变成了人与人之间“攀比”的工具。

压岁钱的寓意

每年过年长辈都会给晚辈准备压岁钱,是有一定寓意的。下面四个是比较

寓意一:祝福孩子

每年我家哥哥和妹妹收到家中长辈的红包时,他们都会对孩子们说一些祝福的话:“健康成长”、“平平安安”、“学业进步”等。过年的压岁钱里包含着长辈们对孩子新一年的祝福。

寓意二:表达关爱

压岁钱的民俗能够流传千年,主要归结于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一方面体现家族的亲情与凝聚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给晚辈减轻一些压力。

寓意三:辟邪保平安

我国最早有压岁钱这一说,主要是为了辟邪。刚开始也不是钱币,而是印着一些寓意比较好的纹饰,希望能够保佑孩子平安。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成了金钱,但美好的寓意没有变。

寓意四:文化传承

压岁钱最早起源于汉朝,至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要不要取消压岁钱?

每年春节,孩子最喜欢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但如今传递着美好祝愿的压岁钱却成了长辈们的压力与烦恼。

考研名师张雪峰表示:“送红包孩子真的能拿得到手吗?孩子拿到一份压岁钱,家长就得还回去一份压岁钱,红包本质上是大人的游戏,要送就得送孩子能拿得到手,家长最需要的。”

而他也给公司员工发放了价值千元的年货词典笔,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给孩子们学习上得到帮助,鼓励员工为子女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此话一出,是对传承了千年压岁钱文化的一次颠覆,引来了很多人的争议。

网友认为父母会给亲戚家孩子同样的红包,发红包其实是传统,就是图个喜庆,讨个吉利。

也有一部分网友支持张雪峰的建议,“张雪峰老师还是看得比较透彻,确实挺喜欢这样的方式,真是不建议给孩子们发压岁钱。”

“不得不说,确实是这样的,所以现在看到这里就觉得很多的人在过年的时候也是会互相给压岁钱,真不愧是金句制造机,真的是我的嘴替。”

从网上支持张雪峰说法的讨论可以看出,压岁钱给很多人带来的压力不小。压岁钱到底要不要取消,短期内是不会有结果的,毕竟传承千年的习俗文化不是轻易就能撼动的。

压岁钱是心意,量力而行

前几天还在和姐姐讨论,今年给侄女多少钱的红包,因为去年是出生第一年,所以我们给了1000元的压岁钱。但这种情况自然不适合每年都给,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红包给的彼此都没有太大压力,还能开开心心地。

因素一:个人经济状况

压岁钱不是面子行动,不需要攀比,只是一种过年对孩子美好祝福的象征。因此给多少,看个人能力决定就好。

因素二:家庭的传统和地区的习俗

有些家庭可能会有固定的金额,比如200元、600元、800元等。也有些地区可能给10元、50元、66元、88元等,各自情况都不同,按照当地的习俗来给就好,没必要给得过多制造焦虑,也没有因为给得少而觉得没面子。

因素三:适量的金额

前年我们邻居家小朋友,把家人给的12000元压岁钱全部花掉了,大过年的,被家长一顿暴走。家长一时大意,别人给了红包并没有帮孩子存起来,而是交给小朋友自己来管理。

结果对金钱观没有任何概念的孩子,将这些钱用来请同学吃饭、玩游戏。所以,给压岁钱可以给予适量的金额,尤其是对于没有消费能力的孩子来说。

枕边育儿寄语:

虽然给孩子压岁钱是一直以来的传统,表达祝福的方式,但如果给自己造成了经济压力,就应该适当考虑金额的大小。个人觉得,张雪峰老师的方法虽然不见得孩子喜欢,但购买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用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野楠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