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李昂与李炎:哥儿俩的可悲结局㈡

百年的驿站 2024-05-17 02:35:34

然而,李昂在性格上有两个很大的缺陷:一是优柔寡断,往往一件事和臣下们商议已定,他自己却突然改变主意,朝令夕改,弄得宰相也无所适从,致使臣下无法正确了解他的意图,无法放开手脚做事。二是不能识人,为铲除权宦,起用一度投靠宦官集团的奸险小人李训、郑注等,虽然也处死了权宦王守澄、韦元素、陈弘志等,沉重地打击了宦官集团,却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轻率行动,企图一举全歼以神策军中尉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终于酿成一场惨祸。由于李昂虽“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旧唐书·文宗纪下》),非但没能成为中兴唐室的贤明帝王,反而变成听任权宦欺凌摆布的庸懦君主。  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宰相李训与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内外结合,诛除宦官集团。他们以左金吾卫仗院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为名,诱使仇士良等往观,谋加诛杀,却以所伏甲兵暴露而失败。仇士良等劫持唐文宗回宫,然后矫诏捕杀李训,郑注也被监军宦官所杀。仇士良又大肆诛戮朝臣,长安城内一片腥风血雨,宰相舒元舆、王涯等千余人死于非命。这就是晚唐历史上血淋淋的“甘露之变”。

李训(?-835年)

  “甘露之变”后,李昂被仇士良软禁,国家政事皆由宦官集团操纵,李昂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愁,岂但成了傀儡,简直形同囚徒。据唐人苏鹗《杜阳杂编》所载:李昂痛恨仇士良,却又无可奈何。有时候于后苑登临游玩,即使宫廷百戏陈列于前,也不能使他稍微舒展一下眉头;却常常见他瞪着眼睛,独个儿自言自语,左右侍从哪敢上前询问。开篇那首五言绝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抑郁成疾的唐文宗李昂一病而逝,在位13年,只活了32岁。两个月前的开成四年十一月,他最后一次上朝,退朝时在思政殿召当直学士周墀(音chí)陪伴,赐酒问他:“朕能够与前代哪一位君主相比?”周墀答道:“天下之人都说陛下是尧、舜之主啊。”李昂叹道:“朕怎么敢与尧、舜相比。之所以问你,是想知道朕比起周赧王、汉献帝来怎么样啊。”周墀大惊道:“周赧王与汉献帝都是亡国之君,怎么能与陛下的圣德相提并论呢?”李昂神色凄然地说:“周赧王受制于诸侯强秦,汉献帝受制于权臣曹操,如今朕却受制于家奴。从这一点来说,朕还比不上周赧王与汉献帝啊!”话刚说完,已泪湿襟裳,周墀也伏地痛哭不止。从那以后,李昂一病不起,再也不能坐朝接见群臣了。  有唐一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长官及同平章事,都称宰相,共同执掌机要。在甘露之变中,李昂预知其事,李训、郑注是主谋。另外两个宰相呢,舒元舆确实参预其中,而七十多岁的王涯却并不知情,被仇士良屈打成招——当然,自顾不暇的李昂根本就救不了他们。倒是他们两个亲戚的遭遇,颇耐人寻味。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584)

0 阅读:6

百年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