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机”闯新路毕节田野绽放新生“机”

天眼新闻 2024-05-09 09:40:54

春雨润百谷,四月农事忙。各地正迎来一年中繁忙而又充满希望的春日好时节,在场场春雨的滋润下,广袤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毕节市的田间地头也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与往年有所不同,高标准示范农田全程机械化作业、首台水稻大钵体育秧机、首个北斗导航终端辅助无人驾驶启用、首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成功挂牌……传统耕作逐渐让位于高精尖农机耕作。“铁牛”勤耕、机械轰鸣,成为了这场春耕大戏的主角。

“2024年总体目标是在700亩的核心样板区内使用全程机械化种植,争取马铃薯亩产能达到3000公斤以上”在威宁双龙镇凉山社区核心样板区,毕节市农技站站长王立新对新一年的马铃薯产收充满信心。

为端牢威宁马铃薯种植这个“铁饭碗”,毕节市农投机械服务有限公司引进了单垄双行、双垄单行马铃薯收获机播种机、马铃薯上土机、马铃薯收获机等一系列先进种植机械设备,并采取“公司+服务社+农户”的模式,以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具推广为纽带,着力帮助老百姓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的种种难题。

开沟、施肥、下种、覆土、覆膜……今年威宁三个马铃薯机械化示范点均进行全程高效机械化耕作,与以往的人工耕种相比,提高了15倍以上工效。在全县70余家农机服务组织11万余套农机的引领带动下,今年,威宁将种植马铃薯150万亩,并实现全县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53%以上。

毕节市在水稻机械化种植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金沙县云山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带着毕节市第一台水稻钵体精量育秧机在金沙县岩孔镇正式亮相。“这台机械是一条精量育苗的平盘生产线集合体,能实现种植、浇水、覆土等全程机械化操作。”合作社负责人宗永根介绍。

确实如他所言,稻种倒入盛种斗内,放上秧盘,筛土、放种、浇水、覆土……一气呵成。每盘436粒种子均匀分布,短短几分钟,便播好了五十多盘稻种。“一亩地需要24盘,不过快得很,一个小时它就能处理30亩的水稻种子,一天能播300多亩。每亩地能节约300元左右的经济成本。”望着机器,宗永根满脸笑意。云山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早已利用这个特别的机械完成自身80亩的育秧工作,仅仅花了小半天时间,同时,还为周边县区提供了超过500亩的水稻育秧服务。

今年,金沙县将承担省、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1万亩的任务,并计划在5000亩的示范点中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

作为毕节市丘陵山区小型适宜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之一,市农机“闹”春耕·粮食安全行、丘陵山地农机培训等春耕备耕活动也从黔西开启。毕节市2024年全年粮食作物计划播种总面积1130万亩,其中黔西市就承担着110万亩。

黔西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中,不仅大豆、玉米、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所需的大型机具配备齐全,还引进了许多适宜丘陵山地耕作的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快捷便利的小型机具,如精量播种机、小型插秧机、小型打田机等。

“贵州省黔西市区域农机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不久前正式揭牌,贵州省黔西市富胜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应急服务中心、农机烘干中心三合一,成为区域农机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逐步补齐毕节市丘陵山区高质高效种植所欠缺的短板,为农户们提供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等农业帮助,以切实的行动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农户们的实际收入。

春耕机具现场展示会上,大方县亮出了不少高端“宝贝”。全国高端播种机品牌雷沃的“4行(指夹式)、(气吹式)大豆/玉米播种机”、农哈哈的“3+2(悬挂式)大豆/玉米播种机”、桑铼特“3+2大豆/玉米精量播种机”首次被引进至贵州省,进一步助力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及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

高性能农用北斗技术应用终端也走进了大方县,使大方县成为毕节市第一个正式将北斗终端和应用辅助驾驶系统应用于大型机械播种的农业生产县,比人工操作驾驶精准规范不少。

大方县正通过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逐步补齐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缺乏、劳动成本高、种植效益低的三大短板,达到提质增效,助农增收的目的,以确保大方县3.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目标及5000亩水稻机械化生产目标顺利完成。

毕节市已累计推广了20万余台(套)农机装备,用于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社会化服务作业。针对丘陵山地小田、弯田等大型机械不便作业土地,引进投放了上万台适合小型精量机具,让老百姓能够更便利、更高效地进行田间自主作业,收获更多实惠。毕节农业机械化助力春耕春管势头正足,农业机具的普及正在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为毕节市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永燚

编辑 夏民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