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书苑”成遛娃宝地,图书馆如何动静分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02 01:51:21

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城市图书馆自去年年底开业以来备受市民欢迎,接待读者突破百万人次。然而,作为公共阅读场所,本应静谧的“森林书苑”有点吵,尤其一到周末馆内追逐嬉戏的儿童令许多读者直呼“看不进书”。

“妈妈我要爬到‘山顶’!”一名小朋友刚进入城市图书馆,就被眼前交错起伏的“知识山丘”吸引,兴奋地沿着楼梯往上跑。 “慢点跑,别摔着!”跟在小朋友身后的家长怕孩子听不见,连续高喊了两遍,引得正在书桌前阅读学习的市民纷纷侧目。

丰富的馆藏、优美的阅读环境、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项目,让城市图书馆一经开业就成为了京城最引人瞩目的文化中心之一。少年儿童馆里,孩子们惊喜于科技感满满的智慧展陈,不打烊的24小时图书馆也为市民提供了全天候的阅读空间。但城市图书馆火爆带来的噪声影响也让许多读者感到无奈。

上周六下午,记者探访城市图书馆发现,不少家长将这里视为遛娃宝地,面对孩子在馆内的追逐打闹未能严加约束,有孩子在书架区域捉迷藏,还有孩子在馆内玩起了轮滑。

严女士背着复习资料来城市图书馆看书,没学一会儿就被吵闹声打断,无奈之下戴上了降噪耳机。“这个图书馆设施非常完善,美中不足就是太吵了,这可是读书的地方!”她抱怨道。

记者用分贝测试软件在城市图书馆中心位置测试了10分钟左右,发现噪音平均水平约为68分贝,最大数值有76分贝,软件提示为“很吵”。记者同样用该软件在南四环主干道旁测试发现,噪声显示约在76分贝左右,这也意味着,城市图书馆内周末噪声堪比繁忙马路。

在城市图书馆,无论是从南门还是北门进入少年儿童馆,均需要经过图书馆内的主要阅读空间,而这几百米的路上,孩子们的尖叫声、呼喊声此起彼伏,甚至还有不少家长旁若无人地跟孩子对话,声音大到坐在“知识山丘”二楼自习的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记者注意到,城市图书馆的少年儿童馆刚好位于整个场馆的最西侧,而此处也设有一扇通往室外的大门,实际上具备开设独立出入口的条件,只不过目前该门处于封闭状态。

与城市图书馆存在类似情况的还有去年开业的回龙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由于该馆的儿童阅读区位于三层最里端,如果不乘电梯,儿童进入该区域往往要经过一层、二层和三层的成人阅读区,因此除了正在升级改造的二层外,儿童途经的地方均十分吵闹,而图书馆的四层则很安静。

反观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成人阅读区都非常安静,少儿阅读区被严格隔离在了主阅读区之外。其中,国家图书馆的少年儿童馆设有专用的出入口,且从该馆无法直接进入主馆;而首都图书馆则将少年儿童馆设置在入口区域,无需经过主要阅读区。

“图书馆核心功能是供市民阅读学习,所以‘安静’是第一要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表示,合理安排休闲区、沉浸阅读区、少年儿童阅读区的分布及运行路线,做到分区明确、互不干扰,这是保障图书馆“安静”的关键。城市图书馆可以进一步清晰各区域边界,为少年儿童馆设置独立出入口来分流。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