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纽约的孙博士很值得同情,让官方出面接他回国?没这个必要!

历来有些现实 2024-01-09 21:38:27

最近这段时间大洋彼岸的“丐帮”挺火,奉老佛爷旨意要饭的丁胖子讲师,刚消停没两天,网上就又为纽约要饭的孙博士吵了起来。

老实说这两位突然间的大火,都挺让人意外的。

你看,丁胖子讲师整天的日常生活,就是在大洋彼岸要饭,每次要饭前还要大喊一声:兄弟们!又要到饭了啊!

这架势,搁国内绝对负能量爆棚,活该被口伐笔诛,搞不好还得被人拉去单独谈谈。

丁胖子讲师恰好不在国内,而是在大洋彼岸万恶之源的美国。于是乎“负负得正”,丁胖子讲师成为了“正能量”,无数自己吃的未必比他好的人,纷纷遥向他伸出了自己宝贵的大拇指。

尽管他在这个没有秘密网络的时代,用一眼就可以拆穿的方式冒充日韩人,以令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挥霍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看得比生命还重的诚信;尽管他在这个强调民族气节的时代,用最令人不耻的方式谋利,让中华气节成为了笑话。可现实是他不但成功获得了关注,甚至还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他是一个谜题,当代解释不了的谜题。

孙博士也是一样。他本是一个被中国捧在手心里的天才,不料几十年后,却落得一个流落街头的下场。若以能量的“正负”而论,孙博士绝对也是一个极品“负能量”。

一个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的留美博士,没有在科学上取得任何成就,反而流落街头当了十几年的流浪汉。这本身就已经很“负能量”了。更“负能量”的是,这位孙博士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发展最需要人才的时候,享受着我国的教育福利,却义无反顾投入美国怀抱的高端人才。

这个人能在国内互联网上火起来,本身就跟丁胖子讲师的大火一样,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们都不是什么“正能量”人物,所做的事情既不符合中国的传统观念,也不利于中国的对外形象。

不客气的讲,胖子讲师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绝对属于见利忘义,两面三刀的小人;孙博士境界更高,说他一句“背信弃义,数典忘祖”,还不算过分吧?

毕竟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对高科技人才可以说是求贤若渴。那些年大学生多金贵啊,不管国企眼里还是私企眼里,只要是大学生,都跟“金豆子”一样宝贵。

胖子讲师据说早年沾染过官司,国内发展受限,似乎也没什么地方需要他。孙博士可是一等一的人才,他如果愿意留在国内,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不难吧?

奈何孙博士学有所成之后,并没有选择回国,而是义无反顾地选择投入美国的怀抱。

这是一个击穿道德底线的选择——中国给了他教育,为他提供了条件和资源,本来是想让他为国效力,可他却在享受完一切后,默默背弃了国家。

有人说当时很多人都做了跟同样的选择,以此为孙博士开脱。

一件事情是对是错,关乎的是道德和法律,不是做这件事情的人够不够多。

不管有多少人做了跟孙博士一样的选择,他们都是在祖国愿意开出高条件,且急需他们效力的时候,无情地背弃了祖国。这种行为虽然没有违反法律,却极为不道德。

一个人这么做,是不道德,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人这样做,仍然还是不道德。

有些人说孙博士虽然做错了选择,可如今他落魄至此,也算是得到“教训”了。问题孙博士得到的这个“教训”,跟中国有关系吗?

关于孙博士的落魄,网上流传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孙博士跟一个同样在美国的华人女人结了婚,后来这个女人离开了他。受不了打击的孙博士得了精神类疾病,以至于失去了工作能力,流落街头。

第二种说法是孙博士得了精神类疾病,他的华人妻子陪了他几年,最后可能觉得他的病治疗无望,情非得已,离开了他。孙博士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只能在街头流浪。

上面这两种说法孰真孰假,其实无关紧要。那是孙博士的家事,跟外人没啥关系。

重要的是,不管孙博士怎么得的精神类疾病,他的落魄跟中国都完全没啥关系;他虽然背弃了国家,国家却并没有要求过他什么,他的堕落轨迹,完全是自身造成的。

换句直白一点的话说:国家没有亏欠他什么。要说亏欠,那也是他亏欠国家。

丁胖子讲师现在还能算是中国人,孙博士已经成为了丁胖子讲师日思夜想要成为的美国人。

一些同情孙博士的人,要求官方出面接孙博士“回国”。

这种说法其实很不对;孙博士现在是美国人,他到中国那叫“出国”,就算他到了中国,那也是华裔美国人“居留中国”,再回美国才叫“回国”。

他虽然跟我们一样是黄皮肤黑眼睛,可却已经成为了地地道道的美国人,跟我们不是一个国家的人了。

往大一点说,孙博士现在的情况,那是人家美国的“家事”,跟中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孙博士义无反顾地把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阶段,奉献给了美国,为美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现在他落魄了,应该为他负责的当然也应该是美国,关中国什么事儿?

网上很多人因为同情孙博士,大谈什么“格局”“胸怀”之类的东西,认为不管孙博士当年怎么选,现在我们都应该无条件地原谅接纳他。

想当年孙博士背弃祖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格局”?有没有想过“胸怀”?

但凡孙博士有那么一点点的格局和胸怀,都不至于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背弃急需人才的祖国。他享受着中国的教育福利,被中国培养成才之后背弃中国,我们没有追责,这已经很有格局,胸怀就已经足够广大了。

还有一些人拿清末民国时期的科学家说事儿,说什么留学生不回国不一定是不爱国,而是有其他的原图。

八十年代之后的留学生出国不归,跟清末民国时期的留学不归,完全没有一点可比性。

清末民国时期很多留学生不回国,是因为一来那时候时局动荡,回国确实不安全;二是当时军阀们只在乎抢地盘,几乎没人支持科研,他们回来也没有一展拳脚的条件。

八十年代是什么时代?那是我国改革开放,全力支持经济科技发展的时代。八十、九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形势稳定,各行各业发展的也都很快。国家大力支持科研事业,又急需各种人才,为什么还是有留学生不愿意回国?

说穿了其实也没啥难懂的,当时国外的物质条件更好,能挣的钱更多。那个年代留在国外的留学生,基本上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

让我们再来回头看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跑到美国的人吧。

1988年,美国一名华裔企业家邀请上海京剧院赴美演出,结果该院前往美国的33名演员滞美不归,其中甚至还包括扮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小常宝”成名的齐淑芳。

这33名演员中,有不少人在国内已经有了家庭,他们没有给出任何理由,就抛家弃子留在了美国。

10年后的1998年,靠出演《智取白虎团》的主角严伟才出名的宋玉庆,也悄无声息地去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定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或许还有人吃糠咽菜,那也只会是偏远地区的农人,演员和留学生都事实上享受着非常高规格的待遇。

但他们离开祖国的时候,可曾有过一丝犹豫?

中国对于这些背信弃义前往美国的人,几乎很少会追责。很多人滞留国外多年之后想来中国,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出卖国家的劣迹,我们还是会欢迎他们的。

对于公费留学生,我们更是宽大为怀,甚至本来就做好了有些人会意志不坚定的准备。

1978年恢复公费留学前夕,不少人对留学生“学成之后愿不愿意回国”这个问题感到忧心。当时我国的平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5%,国家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公费留学生不但要耗费大量宝贵的资金,一旦学成之后滞留外国不肯回来,我们就等于用自己的钱,给外国培养了人才。

当时的领导人听了这种担忧之后,说中国要提升科技水平,除了提升高校水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派公费留学生出国,这样才能“五年内快见成效”,尽快提升我国的科研水平。

对于有些人可能会意志不坚定,迷恋灯红酒绿的国外生活,有人建议从重从严惩治这种现象。

领导人否定了这样的意见,他认为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应该都是可靠的,即使有一些人意志会不坚定,我们多派一些人出去就是了。比如一次3000名留学生,即使有300名滞留国外,五年后我们依旧还能接回来2700名。这样我们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发展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试问当今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能有这样的格局和心胸?即使是以“自由”标榜自己的美国,对待欠联邦政府学费的学生,也没这么宽容大度吧?

我们国家对留学生和滞美不归者,已经太过宽容大度了。是他们对不起中国,欠了中国的,不是中国欠了他们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再道德绑架中国,还有意思吗?

不管丁胖子讲师还是孙博士,他们都是成年人,路都是自己选的。而且他们选的都是精致利己主义的道路,不管怎么看,都比绝大多数老实巴交的国人“聪明”多了。

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是好是坏,走得通走不通,那都是他们当初选择的附加后果。

孙博士与丁胖子讲师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丁胖子讲师那一类人,其实已经到头了,即使很多人喜欢他们,他们也回不来了;孙博士这类人却不一样,肯定还有不少人在这方面有自己的打算。

美国社会跟我们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属于“年轻化”的社会,在各行各业当中,年轻人普遍比老人更受欢迎,尤其是在科研方面。

美国社会历来喜欢体力和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又比较强的年轻人,对中老年人并不怎么友好。

而我们中国则不同;我们深受儒家传统思维的影响,不但民间对“老专家”历来都是情有独钟,大量的社会资源也更倾向于交到中老年人手里。

随着近些年我国的快速发展,那些当年选择回来的留学生,基本也慢慢地都熬出头了。那些选择加入外国国籍的,有不少却因为年纪大,跟不上时代节奏而被国外机构冷落抛弃。有些人就想打一个时间差,黄金年龄在美国为美国效力,年纪到了再以“老专家”的身份来中国,继续他们的荣华富贵。

这种“两头吃”的情况,其实一直都存在的。

孙博士在美国流浪十几年,中国人不知道也就罢了,他在美国的校友同乡难道也一无所知吗?一直到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同乡会和校友会才出现,声称暂时解决了孙博士的生活需求。可与此同时,国内要求官方出面解决问题的呼声,也突然随之而起。

一个曾经背弃中国的美国人落了难,中国凭什么要给他擦屁股?于情于理于法,哪一样说的通?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有些群体故意为之,拿孙博士当问路的石子儿,为他们自己来中国铺平道路。

试想一下,如果曾经背弃祖国,又已经很难发挥作用的孙博士,都被高待遇接到中国,那些被美国机构淘汰的边角料们要来中国,得给什么待遇?

年轻的时候为了荣华富贵,背弃祖国为美国效力,现在美国用不上他们了,还想来中国拿高待遇?

对孙博士的境遇,在情感上我们当然十分同情,为他捐款就没必要了,让官方出面接他体面回国,那更是无稽之谈!

我们对孙博士的原谅,在于他虽然为了个人利益背弃过祖国,可我们宽宏大量地不骂他,也不对他进行追责。这份心胸格局,已经是大到极限。

如果我们把格局和心胸都给了背叛者,那该拿什么给忠诚于国家人民的人?

0 阅读:80

历来有些现实

简介:假装懂点历史,假装不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