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素素为何只生一个张无忌?张翠山:你瞧金毛狮王干了啥,就懂了

金宝讲故事 2024-03-05 08:20:42

金庸的武侠故事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只因书中不仅有江湖恩怨、儿女私情,还有让人血脉偾张的家国大义。

不过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就有些特别了,在主角张无忌练成神功闯荡江湖之时,全书已写了一半。

原来金庸在倚天初期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张翠山、殷素素的奇缘,二人流落海外,在冰火岛度过了相依为命的十年。

说来奇怪,10年的时间里殷素素为何只生了一个张无忌?

一、正义与邪恶的结合

张翠山是武当七侠之一,张三丰又是一代宗师,张翠山显然是名门正派。殷素素就截然相反了,她是天鹰教教主殷天正的女儿,天鹰教又隶属于明教,而明教被六大门派称之为魔教。

这样看来,张翠山和殷素素一正一邪,理应水火不容。

然而缘分这东西就是如此妙不可言,作为正义的一方,张翠山不知不觉对殷素素颇有好感。可张翠山平日里深受张三丰的教诲,知道正邪不两立,因而每当春心萌动之时,总会时刻提醒自己与殷素素保持距离。殷素素也喜欢张翠山,她感觉得到张翠山对自己的忽冷忽热。

就在二人的关系毫无进展之时,金毛狮王谢逊出现了。他凭借狮子吼在王盘山杀了几十号人,还抢走了屠龙宝刀,顺将张翠山、殷素素一起带到了海外。

岂知人算不如天算,谢逊等人的船只竟遭遇了海啸,三人一路靠着冰山漂移来到了一座杳无人烟的荒岛,开启了长达10年茹毛饮血的生存模式。

一些朋友会知道,但凡有男女流落荒岛的事情发生,就一定会有爱情故事的诞生。张翠山是一名血气方刚的俊美男子,殷素素也是一位妩媚动人的妙龄女子,二人本就有好感,在这远离人烟的荒郊野外,两个人很快越走越近,情不自禁地就迸出了爱的火花。

二、结为夫妻

张翠山白天在冰火岛打猎,晚上回山洞与殷素素共享晚餐。大半年过后,殷素素替张翠山诞下一子取名为张无忌。

随后的几年里,殷素素再也没有替张翠山生儿育女了,这又是为什么?有的读者会说了,这是剧情需要,金庸只让殷素素生一个张无忌。要是殷素素生了一堆儿女返回中土,《倚天屠龙记》还怎么写?

这样的解释是有些道理,但别忘了金庸是一个极其讲究逻辑性的作家,他的武侠著作看起来天马行空,但细品之下仍是丝丝入扣、滴水不漏。

好比张翠山、殷素素流落冰火岛,在这寒风呼呼的冰天雪地里,张翠山除了打猎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大部分时间都是躲在山洞里陪伴妻子殷素素。

既然如此,身为作者的金庸必也想到了矛盾之处,即殷素素只生了一个张无忌是不合理的。然而你别小看了金庸,他早就借着谢逊的举动暗示了殷素素为何只生一个孩儿。

三、谢逊的疯狂之举

原来流落冰火岛的并不只有张翠山、殷素素二人,还有第三个人,他就是金毛狮王谢逊。

谢逊的武功极高,他为了报仇苦练神功,尤其是在练了七伤拳之后,他的武功修为更是有了 一个质的飞跃。然而谢逊痴迷于七伤拳,不惜以牺牲身体作为代价。因此每到刮风下雨之时,伤了心脉的谢逊会势若疯虎,他不是手指苍天破口大骂,就是无缘无故地咆哮,犹如凶残饥饿的猛兽。

张翠山的武功虽不如谢逊,但武当派的轻功可是名动江湖。可一旁的殷素素就逃不过谢逊的魔爪了。

书中是这么写的,一日晚间,张翠山因白天没有安睡,这晚拥着海豹皮倚冰而卧,睡梦中忽听得殷素素大声尖叫:“放开我,放开我。”张翠山一跃而起,在冰山的闪光之下,只见谢逊双臂抱住了殷素素,口中荷荷的,发出野兽的声音。

眼见心上人被谢逊紧紧抱住,张翠山明知不敌谢逊仍以命相搏,这才将殷素素从谢逊手中救出,否则谢逊会如何对殷素素,还真难以想象。

当然,这并非笔者无中生有,至少从原著的设定来看,谢逊发疯之时不仅大开杀戒,还对异性有非分之想。原著是这么写的,谢逊对张翠山道:“我姓谢的从来不知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见这姑娘生得美貌,今日便要占她身子,就算你是她丈夫,也给我站在一旁,乘乖的瞧着。你再多说一句话,我一掌先击你下冰山去。”

谢逊看似发疯,却很理性地说了一句“就算你是她丈夫,也给我站一旁乖乖瞧着”。

这一句话非常耐人寻味了,照理来说,谢逊发疯之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不会顾忌别人的感受,可谢逊在抓了殷素素之后,为何口齿清楚地对张翠山说了这么多一连串的话来?

笔者认为,这就是金庸暗藏的伏笔了:谢逊的确伤了心脉,会有间接性的疯癫之病,可一来发病的次数不应该这么频繁,二来发病之时的谢逊不应会如此清醒。

总的来说,金庸似乎是在提醒读者们,谢逊也是一副血肉之躯,他孤单寂寞地在冰火岛上待了这么长时间,犹如置身于黑暗的地狱里备受煎熬,而不远处山洞里的张翠山则和殷素素恩恩爱爱、相依相偎,二人仿佛身处快乐的伊甸园。

如此反差,当然会刺激到谢逊的神经,他会三番五次抓住殷素素图谋不轨就说得过去了。

张翠山、殷素素又都是聪明人,自然猜出了谢逊心中所想。于是在张无忌出生之时,殷素素顺水推舟让张无忌认了谢逊当义父,还将张无忌改名为“谢无忌”。

此后,张翠山和殷素素大有收敛,不敢在谢逊面前表现得过于如胶似漆。加之张无忌时时刻刻陪着谢逊,谢逊的“疯癫之病”竟不治而痊愈。

不得不佩服金庸的妙笔生花,看似一个不合理的剧情,实则将人性的多变与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着实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1 阅读: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