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查房“发飙”,降糖药处方背后的隐患,你了解多少?

乐正青 2024-05-08 03:46:41

周末的医院,一如既往地忙碌。主任李医生一如既往地开始了他的查房工作,但今天的他,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当他走到一间病房前,看到了那份降糖处方,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推开门,大步走到年轻医生的面前,语气严厉:“这份处方是你开的吗?”

年轻医生不明所以,点点头:“是的,主任,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主任吼道,“为什么没有用二甲双胍?这是基础的降糖药!”

年轻医生被吓得一愣,但很快解释道:“患者之前对二甲双胍有反应,所以我…”

“那你也不能这样配药啊!”主任打断他的话,“瑞格列奈和格列齐特一起用,你不怕患者低血糖吗?”

医生面色一红,支支吾吾:“我…我是考虑到…”

“考虑到什么?”主任紧追不舍,“患者的安全还是你的方便?还有这个吡格列酮,患者都70岁了,你还给她用这种药?”

年轻医生的头低得更低了:“我…我以为…”

“你以为?”主任冷笑,“你以为你是在做实验吗?患者的生命是可以随便你以为的吗?”

病房内的气氛突然变得异常紧张,其他医生和护士都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主任深吸了一口气,放缓了语气:“开药不是儿戏,每一种药都要慎重考虑。你这样开药,不仅可能害了患者,也会让我们医院的声誉受损。”

年轻医生连连点头,表示会吸取教训。

主任看着他,叹了口气:“记住,我们是医生,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病房,留下年轻医生在原地深思。

主任查房“发飙”关于降糖药,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在例行的查房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李主任对一份降糖处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不仅让开具处方的年轻医生感到羞愧,也为所有医护人员敲响了警钟。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科普一下这些药物知识,以及那张处方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一、二甲双胍:降糖基础药物

二甲双胍自1957年起就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它凭借卓越的疗效、可靠的安全性和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在国内外多个指南中均被推荐作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基础治疗药物。其降糖机制可能是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降低葡萄糖在肠的吸收及糖原异生等。更重要的是,二甲双胍还能改善血脂状况、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因此,在患者没有禁忌症或不耐受的情况下,二甲双胍通常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二、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胰岛素促泌剂的慎用

瑞格列奈属于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而发挥降血糖作用。而格列齐特则属于磺脲类促泌剂,作用机制类似。然而,这两类药物联用时,会显著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指南中明确指出,格列奈类不应与磺脲类促泌剂联用。

三、吡格列酮:胰岛素增敏剂

吡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但这类药物并非没有风险,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吡格列酮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体重增加和水肿,还可能增加骨折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因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绝经后妇女或高骨折风险的人群中,应谨慎使用。

四、处方问题分析

回到那份被主任批评的处方,我们不难发现几个问题:

未优先考虑二甲双胍:尽管患者可能对二甲双胍有反应,但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完全摒弃这一基础治疗药物是不妥的。医生应仔细评估患者的情况,寻找合适的替代方案或联合用药策略。

不合理的药物联用: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的联用是明显的用药错误。这种组合不仅不能提高治疗效果,反而会显著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吡格列酮的使用不当:对于一位70岁的老年患者来说,吡格列酮的使用应更加谨慎。医生需要权衡其潜在的益处与风险,特别是在考虑到患者可能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

五、总结

糖尿病治疗是一个复杂且需要个体化调整的过程。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种类。

在此次事件中,我们应该从年轻医生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和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通过这起事件,我们不仅了解了降糖药物的基本知识,还看到了一个处方中可能存在的多种问题。同时,也提醒广大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要保持警惕,与医生密切沟通,共同维护自己的健康。

0 阅读:102

乐正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