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的传奇一生:千里走单骑,官至车骑将军,批评姜维穷兵黩武

小凡读史 2024-02-05 20:54:10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的是姜维北伐时,蜀之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锋。这个典故出自清代《扫迷帚》,并非出自正史记载,其实真实历史上廖化并不平庸,纵观他的一生可称传奇。千里走单骑很多人看到千里走单骑,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我们的关二爷,历史上关羽没有《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么夸张,保着两位夫人过五关斩六将,但也的确是把曹操所有的封赐留下,回到刘备身边。当时是官渡之战,刘备在袁绍阵营,关羽相当于从曹操阵营到了袁绍阵营。

说起来廖化和关羽关系非常密切,《三国志》记载廖化曾经担任关羽的主簿,主簿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秘书,负责掌管管文书的佐吏。但在三国时期,主簿的位置可是非常关键,主簿常参机要。比如吕布曾经担任丁原的主簿,司马懿曾经任曹操的主簿,可见廖化是非常受关羽器重的。和关羽一样,廖化也有过“千里走单骑”的壮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孙权派兵袭取荆州,关羽兵败遇害,作为主簿的廖化亦归入孙吴。他思念汉主刘备,于是诈死,当时人们信以为真,廖化趁机带着母亲昼夜西行,奔赴蜀汉。正逢刘备亲率诸将东征孙吴,在秭归与廖化相遇。刘备见到廖化后非常高兴,任命廖化为宜都郡太守。廖化诈死和母亲从东吴逃回蜀汉,也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举动,所以刘备才会非常高兴。

北伐建功,官至车骑将军公元223年,刘禅继位后,廖化升任丞相参军(说明诸葛亮也非常欣赏廖化),后来又为广武都督,阴平郡太守。延熙元年(238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国守善羌侯宕蕈驻守的营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广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率兵救援,两军沿东西两面分兵合进,欲夹击廖化军。但同时兵力分散的弱点暴露,游奕军不少营寨更是驻扎在非险要之处,廖化抓住机会进攻,击败游奕,王赟亦在交战中箭身亡。

延熙十一年(248年),凉州羌胡叛魏来降,廖化随姜维率军西迎,于成重山筑城留守,抵抗郭淮进攻,帮助姜维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落。延熙十二年(249年),廖化随姜维进攻雍州,姜维留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与驻扎北岸的魏将邓艾对峙,欲牵制邓艾军,借以出兵袭取洮城。但被邓艾识破,抢先占据洮城,汉军于是遂撤兵退走。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授予节符,兼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官位与张翼相等,而在镇军大将军宗预之上。当时的人说道:“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张翼。”经过连年征战,此时的廖化已经成长为蜀汉的重要将领,成为了国家柱石。批评姜维穷兵黩武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维率众出狄道北伐曹魏,廖化说:“用兵如果不收敛,必将自食恶果‘,说的就是伯约(姜维字)啊。智谋并未超过敌人,力量比敌人要弱,但用兵却没有满足,这样的话怎么能够生存下去呢?《诗经》说‘我生得不早不晚,偏偏赶上这个时候’,讲的就是现在的事。”果不其然,同年十月姜维在侯和被邓艾击败,退军驻扎于沓中。

《三国志·蜀书》记载,蜀汉后期,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掌握大权,统领朝政。公元261年,廖化路过看望镇军大将军、兖州刺史宗预时,想与他一同到诸葛瞻住所拜访。宗预说:“我们年过70岁,所得到的已经太多了,只缺少一死罢了,为何要相求晚辈而登门拜访呢?”廖化就没有去拜访诸葛瞻。这段记载表明,此时的廖化和宗预已是70多岁的老将军了。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马昭兴兵进攻蜀汉。后主刘禅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后来邓艾偷渡阴平小道兵临城下,刘禅投降。按照刘禅的敕令,廖化跟随姜维向钟会投降,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与宗预一起向内迁移前往洛阳,在中途病逝,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廖化在三国历史中并不出名,唯一被人知晓还是“廖化作先锋”这样的评语。纵观廖化一生,兵败归吴后,忠心思念刘备,诈死和母亲千里归蜀;诸葛亮主政时期逐渐成长为蜀国的中流砥柱,等到蜀汉后期已成为国之柱石;蜀汉后期,敢于批评姜维穷兵黩武,最终蜀国灭亡,廖化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总之,无论怎么看,廖化都算不上平庸吧?对此,你怎么看呢?参考:《三国志》、张大可《三国史》
0 阅读:13

小凡读史

简介:人文历史,谈天说地,一起探寻历史真相、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