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学家回国后隐姓埋名,邓小平视察工厂,一眼认出:原来你在这里

历史实战派 2024-04-21 11:50:22

1956年,王承书夫妇从美国回到了离开17年的祖国。对此,她表示:“不是我不爱美国的优厚生活,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

作为一名优秀的女科学家,王承书在物理学方面颇有建树,留在美国不管是从生活上还是从物质上都能有更好地生活。

王承书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18岁时她被保送到燕京大学物理系。在燕京大学的几年时间里,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39年,她和丈夫张文裕步入了婚姻殿堂,张文裕后来也是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按照当时的观念来看,丈夫这么有成就,王承书也根本不用努力。但王承书却并不这么想,她认为女孩子还是要自己干一番事业的。

婚后,她得知有机会去美国学习,她毅然决然地报名。1941年她争取到了奖学金,赴美留学15年,也有人曾质疑她作为一个女性那么要强干什么。王承书表示,自己就算是结婚也要念书工作。后来,他进入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深造。王承书的勤奋好学,让她开始在异国大放异彩。

之后她被美国物理学家乌伦贝克认可,收她为徒弟,师徒二人完成“稀薄气体动力学论文”,开创了“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他们的研究成果,至今在科学界有着很高的价值,被沿用至今。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重地宣布了新中国的成立。远在美国的王承书再也忍不住,立即作出回归祖国的决定。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当王承书夫妇回国不久,却没有了音讯,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直到多年后,邓小平在参观工厂时,发现了她。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1964年4月12日,邓小平来到504铀浓缩厂视察工作,邓小平一眼认识王成熟,上前问道:“我认得你!原来你在这里啊!这5年你隐姓埋名过得如何?”

王承书知道邓小平是在关心她,心里也暖洋洋的,不过她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原来在这些年,王承书一直做着一项秘密工作。

其实,在最初回国时,王承书被邀请去搞铀同位素分离工作,这就意味着她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去填补中国的空白。她欣然受命,告别了自己擅长的统计物理领域,开始新的跋涉。

1961年,钱三强再一次交给她新的任务。他询问王承书是否愿意去搞气体扩散,但需要隐姓埋名一辈子。王承书再一次毫不犹疑地说出了“我愿意”三个字,在这之后,她开始从物理学界消失,孩子每七天才能见到母亲一次。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承书再一次受命,她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我国的核事业上。于是49岁的她隐姓埋名,很快她的努力有了成果。同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王承书也被毛主席称赞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在之后的岁月中,她仍然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直到1978年,66岁的王承书才走到公正的面前来,被调到了核工业部直属机关。

古稀之年的她,并未停下为国奉献的脚步,她再次从零开始,推动把世界最前沿的物理科技。

正是有了王承书,我国也才能有如今的成就和发展,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明星。

0 阅读:161

历史实战派

简介:讲好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