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李鸿章在沙俄一声嘶吼,60年后,他的混血孙儿也来上一出

东展谈历史 2024-04-10 10:02:49

晚清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令世人大跌眼镜的是,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坐拥万里疆土的大清王朝,最后败给了一直委屈于小弟的藩属国——日本。这个失败不仅是惨败,却是丢尽了面子,国际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当时的日本,在大清与日本和解的《马关条约》中,不仅获得了巨额两亿两白银的赔款,还侵占了清朝的“龙兴之地”辽东半岛。正在日本得意忘形时候,邻国沙俄却看到日本在东北势力的扩张,必然触及自己在远东地区的利益。

于是,沙俄就联合德法两国对日本施压,逼迫归还辽东半岛。当清政府知道沙俄帮自己归还“龙兴之地”之后,对沙俄自然是感激不尽,视之为“中俄亲善”的象征。

于是,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与沙俄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大名鼎鼎的《中俄密约》,商讨中俄合作和辽东半岛的事宜。

李鸿章出使沙俄的缘由

当时,正逢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不幸病逝,其子尼古拉二世继承皇位。俄国公使认为,清朝廷派遣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前去沙俄,才能表示对新登基的沙皇尊重。掌权的慈禧太后考虑一番,认为朝廷文武大臣中,唯独李鸿章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对世界各国也有了解,在国际外交圈上有威望,只有他才能代表大清出访沙俄。

正好,李鸿章由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遇到国人的唾骂,受不了压力在家隐退。于是,他本人也想趁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躲避国内舆论风波,自然答应了慈禧太后的委托。

李鸿章的威望,使得沙俄政府也不敢怠慢,于是就委派财政大臣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全程负责大清外交接待事务。维特伯爵是一位“中国通”,深知中国官场的繁文缛节,以及清朝官员喜欢铺张奢靡浪费。

欧洲杂志上的李鸿章

李鸿章抵达沙俄

于是,维特伯爵为了保证谈判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尽力招待李鸿章,否则造成中俄关系的恶化。维特伯爵特意派宫廷官员率领一众队士兵,前往苏伊士运河迎接李鸿章的船队,然后当李鸿章一行人抵达圣彼得堡时候,特意举办了隆重的欢迎典礼,特意在李鸿章的下榻处安排专职的服务人员。

维特认为自己事无巨细,都是精心安排,应该让李鸿章非常满意了。可是,后来李鸿章在沙俄使臣面前的一声嘶吼,令维特觉得还是招待不周。

事情来源于在圣彼得堡欢迎仪式之后,维特看见李鸿章用完茶点,又询问他是否想吸烟。李鸿章也不做声,然后突然从喉咙里发出类似于马叫的嘶鸣音。

李鸿章喜烟奢华的礼仪

短短的嘶吼声过后,两个中国侍者立即马上健步向前,从兜里掏出一根十分华丽精致的水烟袋,另一名侍者端上了火柴和烟草,全程两个人都是半跪的姿态,看样子很有仪式感。李鸿章自己不拿烟枪,想吸时侍者便送到他嘴边往复吸烟。就这样,李鸿章在吸烟时候,就得到了中国的侍者贴心照顾,除了需要嘴巴一张一合之外,并不再有其他动作。

维特看到,就连李鸿章吸烟都如此铺张浪费,沙俄本身也不会有如此多的资源和人力,浪费在招待大清使者方面。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恐怕整个清朝朝廷都是如此奢靡铺张浪费的风气。

陪同李鸿章出行沙俄,也有他的长子李经方,看着老爸出使沙俄时候的大摆阔气奢侈浪费,心里也不是滋味。

李经芳受李鸿章的教育

话说到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的儿子,乃是养子。李鸿章虽然是晚清权倾朝野的重臣,却在四十不惑之年时候,依然有难言之隐,那就是没有一个儿子,已生下嫡长子李经毓早已经夭折了。

正好,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有四个儿子,于是就把六弟儿子李经方过继到名下。虽然是养子,但是李经方自幼聪颖好学,很受李鸿章的喜欢,自然把他作为己出,如同亲生长子一样对待。同时,李鸿章非常器重李经方,在出使各种外交场合上都把他带到自己的身边。一方面有至亲可以照顾自己,一方年也可以让李经方学习和历练外交技能。

这李经方跟着养父李鸿章出使外交场合,自然也是见多识广,什么英国女王、德国皇帝、俄国沙皇、美国总统、日本首相等世界各国政要,都打交道过。而且,李经方在会见多国政要中,外语水平也获得提高。在李鸿章的若干秘密会议中,李经方都能担任翻译的工作。

如李鸿章在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候,身边就是长子李经方。当李鸿章被射伤了左颊骨,李经方也成为这次谈判的全权负责大臣。可以看到,李经方在李鸿章精心培育下,已是能独当一面。

李鸿章为儿子留下的家财

但李经方在出使各种外交场合,一边看着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一方面看着养父在国外的大摆阔气,心理也觉得大清也烂到了骨髓。

李经方有着强烈的爱国心,自然也想做出维护国家主权的事情,后在1911年他被调任到邮传部担任左侍郎时候,看到我国邮政长期被外国人掌控,经过多次交涉,才把邮政业务转回中国邮政部管辖,他本人也成为中国第一任邮政总局局长。

所以,李经方对于扭转国运,已经能做到为此了。不过由于跟随李鸿章多年,自然也开阔了眼界,铺就了人脉。对于家族财产运营和经商理念,李经方也有独特的看法。

之后,李鸿章在去世之后,留下4000万大洋为遗产,以及大量房产和土地,这些遗产大部分都是给予了养子李经方。

李经方也没有辜负李鸿章的信任,把李鸿章留下的家业给继续发扬广大。他经营了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洋坊、当铺等多家企业,投资大量房产。根据统计,安徽芜湖的房屋,最多的时候,有三分之一都是属于李经方家族,可以看到家族财力的雄厚。

李鸿章孙子——李国烋的纨绔子弟作风

但俗话说富贵不过三,李鸿章的家族,却在第三代,也就是李鸿章的孙子李国烋下走向了没落。

李国烋出生在1910年,母亲是英国人,曾经担任他夫妻李经芳的秘书。由于是中英混血儿,生下来特别漂亮,很受父母亲的喜爱。

由于李国烋的生母是英国人,在家庭教育上更注重于西方的“放羊教育”。

虽然李经方很疼爱这个小儿子,从小就请中文老师和英文老师为儿子授课。但由于经常忙着事业,没时间回家,只能由英国人母亲来教育孩子。但他的母亲却选择放纵孩子,从小就形成傲慢和唯我独尊的性格。

就这样,李鸿章留下的巨额财富,就任由孙子李国烋任意挥霍。在十几岁时候,李国烋就形成了吃喝嫖赌的生活习惯,每天过着挥金如土、逍遥自在的生活,形成了纨绔子弟的生活作风。

如李国烋讲究排场,每一次出门都要携带一大群仆人,还专门买了六条狗。每一次出门,李国烋都是牵着这六条狗,彰显自己富家少爷的身份。

李国烋也是不喜欢读书,经常逃课,凭借有钱又长得帅气,逐渐成为青楼院的常客,染了一身花柳病。同时,他沾染上了大烟的陋习,十几岁青少年时候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瘾君子,整日腾云吐雾。

李国烋的不思进取

看着李国烋的日益沉沦,母亲也坐不住了,主动为他相亲,安排了一个贤惠的女子为妻子。可是,这一切都不能抓住李国烋的心,依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1927年,北伐军进攻时候,各个租界可谓是人心惶惶,形势一片混乱。李国烋担心自己是李鸿章的孙子,会被当做满清遗老被清算,于是当机立断把上海的房产卖掉逃到大连。之后,李国烋来到了安徽的芜湖,依然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

李国烋虽然是纨绔子弟,败尽了家财,可是父亲李经芳却依然疼爱着他,每个月依然给他500银元的零花钱(当时普通人家工资是几银元每月),还把一万多良亩交给李国烋,让他学习经商。

可是,李国烋却没有这个心思,直接把田产权都交给庄头去处理,自己连账本都懒得去看一眼,更不用说问和盘点了。后来1934年,李经芳去世,李国烋作为儿子,继承了1.3万亩租田、一片山场、芜湖河南岸一座恒丰仓楼房、一座上海定盘路定仪村42号三层楼房……这些丰厚的财产,完全足够李国烋一辈子的开销。

李国烋的穷困潦倒

于是,李国烋依然花天酒地,过着奢侈荒淫无度的生活。但是,就是金山和银山都受不了他花钱如流水的开销。11年后,抗日战争胜利,李国烋终于把财产都花光完毕,身边仆人也跑尽了,老妈也被他气得跑去了英国,断绝母子关系。

于是,李国烋一人流落在街头,如同乞丐,成为民国著名败家子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李国烋更是度日如年,一次和盛宣怀的儿子盛恩颐在街头碰面,两人穷得一张公园的门票都买不起。

1953年,毫无工作的李国烋混不下去,于是就想到了左宗棠的孙子左巨生,二十年前曾找自己借过十石米,就去找他去要。

但是,左巨生也是穷困潦倒,说还不起,却建议两个人一起住,总比一个人过日子强。

于是,两个光棍就这样住在一起了。李国烋靠着为左巨生当清洁工赚了一点钱,每天熬点稀粥过日子。

这一天,左巨生又端上一碗稀粥,李国烋一口气喝完之后,就出去散步。

李国烋的去世

此时,正逢寒冬腊月,他穿的破棉衣抵御不了冷风。此时,他才43岁,却是又饿又冷,体力支撑不住,被饿昏了头,稀里糊涂跳进了水塘,最后还是被过路的人救起。

由于受了凉,李国烋患上了风寒,再加上无钱医治,最后还是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即将离开人世。

在离开人世时候,李国烋开始说胡话了,扯着嗓门如马一样嘶喊了一声。这样的声音,六十年前他爷爷李鸿章在俄国人面前,也曾经撕喊过。只不过他爷爷是春风得意,是为了炫耀财富。但李国烋却是穷得痛苦不已,撕心裂肺地痛喊。

最后,左巨生无钱安葬他,只能一床破草席将他卷了,草草下葬。

结语

与李鸿章富贵不过三相比,曾国藩良好的家风,使得家族能一直兴旺。《三字经》有曰:“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这就是说明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几千年前的圣人给予我们答案,留财不如留德。再多财富,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教育子孙良好的德性,金山银山都会被败光的。

所以,李鸿章亏在没有给予后代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孙子辈出现一个害群之马。

0 阅读:12

东展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