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不舍!曾红到人挤人的200米小马路,现在居然变样了?

淘最上 2024-04-14 05:20:36

美食隐于市,何处去寻?最地道的城市味道永远不在琼楼玉宇的高端餐馆,而是藏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各大市井美食街中。

@申哥@ZWEI

曾经这条乱糟糟的小马路,却总是人满为患。沿街两边各式小摊烟火气缭绕,闻着空气中飘荡着的无尽小吃香气,不知从哪里“下口”!晚上更是灯火通明,叫卖声起此彼伏,空前绝后的热闹!

@新闻坊@ninedu2008

它就是短短200米却有着80多年历史的吴江路,曾是上海最平价、最火爆的美食街。承载着不少8090上海小囡的共同回忆,那畅游小吃街的光景恍如昨日。

历经两次变迁,吴江路旧时痕迹渐已消失,如今的它一改脏乱环境,网红林立,到处都凸显国际范儿,每天慕名前来的游客不计其数!不过“老吴江路”的日子,仍令人念念不忘……你是喜欢市井之气的它还是充满时尚的它呢?

聊一聊

再考考你“吴江路”的旧称你知道吗?

欢迎评论区里留言

还记得3元一只酥酥麻麻的小王香酥牛肉饼吗?东方快车红烧狮子头、盛记一品锅贴、“元老级”港式糖水甜蜜蜜……令人扼腕叹息。

@申江服务导报

还有20多年前,10元能买一大把的西北郎烧烤,飘香万里。排队时就会有人来收钱,然后给一张手写的小票。店里没位子时,时髦精致的上海囡囡们只好卷起袖子蹲在路边大口撸串。

图源网络

另外在吴江路上“发家致富”的小杨生煎,其中有家门面还邻近厕所,但丝毫没有阻挡食客排队热情。纵然新口味层次不穷,但怀念的还是1.2元/两的它。

@三月的斋卤味

不过好在这2家扎根于记忆深处的宝藏老店被留存下来了,下滑看看是不是勾起你的馋虫了?

曾在臭水沟边大排长龙的静安小亭麻辣烫,好不容易买到后却只好端着塑料碗,凭借矫健身姿去抢占露天小破座。上海最早一批麻辣烫的情怀令不少人想念。

过去路边摊时的图片@静安新青年

简朴小店焕然变样,但是不变的是自成一派的温和药膳汤底,麻油增香,辣椒增色,就能发挥出三层口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家的鱼丸秒杀专业店铺直冲榜首!

@沪上狗子@Sugar&Spice(春游版)

虽说扫码点单取代了纸质,少了乐趣,但有别于外面称重麻辣烫动辄五六十的价格,这里大荤不过五六块,简直梦回小时候的物价。

@横竖是二温小迪

之前被人吐槽环境不好,现在厨房开放了,从小窗望去,烫菜阿姨的手势清清爽爽,落肚自然舒坦无比。

图源网络

没有华丽的招牌,灯光暗淡,还贴着俗气的广告,记忆里的华华川菜馆10平米逼仄空间只放得下5张桌子,却名噪天下,是沪上最早的排队王之一。

@申江服务导报@方便面盖浇范儿

有客人来了,塑料桌布蘸水一抖一铺,消毒餐具一摆,热情的爷叔还会丢下一本菜单,点单全靠手写。店家为了追求高效,下单后不允许再加菜。

@静安新青年@MissY_Y

改良版的川菜看上去并非通红,四川空运来的辣椒穿插着绿油油的青椒,甜辣风更适合上海人的口味。

@方便面盖浇范儿@令和怪獣@伍拾圆里美@静安新青年

历经2次搬迁,现在对面就是拔地而起的千万豪宅,而在这百元还是能得到一桌饕餮盛宴。端上来的每道菜都是满满一大盆,慎点,小心“吃不完兜着走哦”。

野蛮生长的吴江路,虽然在吃货眼里活色生香,但在2007年迎来了整体改革,街头排挡至此成为了历史……

图源网络

如今吴江路依旧美食云集,沿街商铺的玻璃门显得宽敞通透。接二连三的市集活动精彩缤纷,在中段路口更是开起了上海首家UR旗舰店,成就了一条新潮立体的休闲街!

@侃食@丹丹不是蛋蛋

听说号称提拉米苏天花板,来自罗马的老牌POMPI居然开来上海了!?

@上海静安

店内4种口味的原材料皆从海外进口,同时“空运”了两名甜品师傅在现场做品控,依旧延续传统风味。

@韩小羊

至今为止亚洲只有两家店!现在不用打“飞的”就可以在沪品尝至纯美味,还不速冲。

@咔咔在发光

路过吴江路上的来伊份,怎么闻到了一股咖啡的香味呢?仔细一看,多了一个“来咖”,居然还上新了“榴莲椰拿铁”,会像“茅台咖啡”那样再火一把吗?

@师傅有点小纯洁@爱溜达甜品控酱

再走进店里,现烤面包的香味和咖啡香交叠融合。招牌的开心果巧克力蜗牛卷可可爱爱,欧包系列还限时买二送一哦!

@沪上小吃吃@ 犯困我我

原来这家全球首家来伊份LAB mini店正在试营业,整体装修风格非常符合吴江路潮流的调性。

@爱健身的小馋猫

GO TO WUJIANG ROAD

如果时间能倒流,你愿意回到那个,嘈杂却市井的老吴江路吗?

0 阅读:0

淘最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