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羡慕的帝后之恋——明英宗朱祁镇与钱氏

学典历史 2024-05-01 19:40:12

真正的爱情,寻常百姓可以拥有;就连帝王,也不可或缺。明朝以“最有骨气”著称,而且明朝天子痴情程度也绝不输于任何朝代;如朱元璋对马皇后、朱棣对徐皇后等可歌可泣的爱情,为人所称道。今天要说的这对恩爱夫妻,将“患难见真情”做到了极致;他们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钱氏,出身功臣世家,她的祖上三代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一起北征;或许这就是她能跻身于后宫的关键之所在。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16岁的钱氏被太皇太后张氏看中(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成为了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一任皇后,也是原配皇后;尽管钱氏比朱祁镇略大一岁,而且娶她也并非自己意愿,但并不影响二人之间的感情。

朱祁镇对祖母张太后所选的皇后非常满意,当他发现钱氏家族官爵过于低微之时,打算效仿其父明宣宗朱瞻基提高钱皇后家里的地位;钱皇后大为感动,但最终因“无功不受禄”的理由拒绝了明英宗的赏赐。

朱祁镇以为皇后只是委婉谦让,便再三封赏,不出意外的是钱氏一一拒绝;明白了妻子的意图,朱祁镇对她更加钦佩。

古代讲究“母凭子贵”,但钱皇后一直未能诞下皇子,反而让宫中嫔妃周氏捷足先登,提前生下了庶长子朱见深;钱皇后并没有妒忌,也没有做出迫害皇子的行为。

尽管钱氏未能诞下皇子,朱祁镇对她的爱丝毫没有减少;他希望皇后能早日怀上皇子,为此迟迟没有册立储君之位;然而还没等到钱氏怀孕的消息,意外便发生了。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结果兵败土木堡,皇帝被俘,大明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情急之下,英宗的母亲孙太后为了延续朱祁镇一脉,便册立了2岁的朱见深为太子。

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期间,钱皇后拿出了自己的所有财产,希望赎回自己的丈夫;然而瓦剌对于这个得之不易的“宝物”,并没有轻易放回的打算。

钱皇后作为一介女子,并不能改变现状;只能日夜为丈夫哭泣与祈福。最终她的一条腿受伤了,一只眼睛哭瞎了,而且身体也毁了。

因太子朱见深年幼,郕王朱祁钰顺利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并拥立兄长朱祁镇为“太上皇”;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力挽狂澜之下,最终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瓦剌被打退后,于谦建议朱祁钰接回太上皇,因此,英宗朱祁镇才踏上了返京之路;回京后,他被其弟朱祁钰软禁在了南宫。

在南宫之中,朱祁镇见到了他那残疾的妻子钱氏;在事业与亲情的打击之下,顿时百感交集;听说了她残疾的原因之后,朱祁镇感动了。

出于统治的需要,明代宗朱祁钰对朱祁镇的监控越来越严了,以至于夫妻二人的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钱氏除了安慰朱祁镇之外,再就是绣点东西,换点食物。

在七年的幽禁生活之中,夫妻二人同甘共苦,彼此成为了对方的依靠。八年之后,大臣徐有贞、石亨等人发动了兵变,拥立朱祁镇再次登基;史称“南宫复辟”。

朱祁镇再次登基之后,纵使钱氏残疾无法生育,朱祁镇也仍旧没有废后之意。公元1464年,复辟后的第8年,明英宗朱祁镇病情加重,恐将时日无多。

为了防止百年之后,钱皇后被太子生母周妃打压;他意欲废掉朱见深,并扶持次子德王朱见潾;最终因内阁首辅李贤的劝谏,英宗只能就此作罢。

为了感念钱皇后的恩德,明英宗废除了太祖朱元璋时期定下的殉葬制度,并下诏钱皇后千秋之后与自己同葬。

遗憾的是,朱见深的母亲周氏一直在背后捣鬼,朱祁镇生前的担忧一一应验了;明英宗驾崩后,钱皇后晚景过得极其凄凉,也未能与朱祁镇成功合葬。不知驾崩后的朱祁镇,该作何感想呢?

真正的爱情,是经得起考验的,钱皇后做到了。她一生尽心辅佐丈夫,没有恃宠而骄;患难之时,依旧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算得上一代贤后。

没有“土木堡之变”,或许钱皇后就能诞下皇子,尴尬的处境自会迎刃而解,这对恩爱的帝后夫妻同时也会少些酸楚;只可惜一切都是幻想,历史并没有给钱皇后“相夫教子”的机会。

0 阅读:53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