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家访发现学生住宿困难,社区书记与老师家长踏雪找房子

长江日报 2024-02-07 12:00:55

2月5日,踏着积雪,记者与江汉区天一街小学一(2)班班主任沈欣雨和学生张晨宇的妈妈陈艳芬走进学校旁的小路。路边,天后社区的工作人员在等待,要带我们看看新空出来的一套出租屋。

上学期,沈欣雨老师在家访中发现,张晨宇家租住的地方距离学校8公里,孩子上下学很不方便。为了帮孩子解决难题,一个学期里,老师、校领导上门家访了3次,联合社区在学校周边寻找合适的出租屋。雪天路不好走,但一听说有合适的房子,老师们连忙告诉陈艳芬,又一起来看房子了。

帮他们租房子

纳入学校实事清单

社区工作人员向师傅(左一)、音乐教师沈欣雨(左二)、张晨宇妈妈(右二)、社区书记章琼(右一)一起去看出租屋。

“这房子在一楼,你老公进出方便,孩子学习也有地方……”这是一套简单、干净的一居室,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步行至天一街小学只需要5分钟。陈艳芬一进屋就笑了,转了好几圈,盘算着哪里可以晒衣服、哪里可以布置一张饭桌。

张晨宇家的困难是沈欣雨在去年9月的一次家访中发现的。张晨宇的爸爸有肢体残障,妈妈在盒马鲜生当配送员,一家四口租住在华安里,房子里塞着一张床、一个小柜子,衣服没地方收纳,挤挤地挂在门边。

“我们也想搬到学校旁边住,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房子,也出不起中介费用,让孩子受委屈了。”陈艳芬说。每天早上,张晨宇要早早起床,坐上妈妈的电瓶车,花40多分钟才能到学校。下午放学时段是配送高峰期,陈艳芬接到孩子后,只能把他带到盒马配送间,立马又去送货。直到晚上8:30,她才能空下来带张晨宇回家,简单热一口饭菜。

了解到张晨宇家的困难,沈欣雨很心疼,想要给他们家切实的帮助。她向学校领导讲述了张晨宇家的情况,学校把帮助张晨宇一家租到合适的房子纳入了“点亮微心愿,为生办实事”清单。

“没想到学校帮助学生

能帮到这个份上”

社区工作人员向师傅对张晨宇妈妈(中)和音乐教师沈欣雨(右一)介绍出租房。

天一街小学一年级学生每天下午5:00放学,从11月开始,老师每天4:30就牵着张晨宇一个人提前放学,让陈艳芬能避开配送高峰期把孩子接回家。民意街道天后社区党委书记章琼听说张晨宇家的困难后也很热心,发动大家在辖区里留心合适的房源。

一个学期里,沈欣雨和学校领导去了张晨宇家家访了3趟,陪陈艳芬看房子也看了两趟。之前看过的房子里,有的面积不太合适,有的需要交一笔押金,陈艳芬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她不好意思地对沈欣雨说:“我们给老师添麻烦了,心里真是过意不去。”沈欣雨告诉她:“没关系,寒假有时间了我们再仔细打听,房子要慢慢找。”

2月5日,站在这套一居室门口,陈艳芬激动地说:“我没想到学校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能帮到这个份上。”她感叹,孩子能在天一街小学读书,遇到这么热心肠的老师,真是福气!她回家后会和家人商量一下,争取早日把房子租下来。

“到家里去看看孩子

我心里就踏实了”

校长陈峰(右)和体育教师李美莹在去家访的路上。

雪未消融,家访也在继续。5日,天一街小学校长陈峰和班主任李美莹一起走进一(3)班曾浩桐家,给孩子送上绘本。一进家门,李美莹就发现小浩桐假期里“长肉肉了”,笑着问他有没有每天坚持锻炼,学校的广播操忘没忘。李美莹点开手机里的音乐,带着孩子和家长一起做了一遍广播操,叮嘱他:“放假也要记得运动,跳跳绳、做做操就很好!”

副校长聂鹏和班主任刘丹来到四(2)班江泰莱家,教他写“福”字,带他贴春联。临走时,江泰莱把老师们送到小区门口,说了好几遍:“小心路滑,走慢点啊!”刘丹说:“虽然假期不长,但是到家里去看看孩子,我心里就踏实了。”

家访是天一街小学对所有教职工的要求,也是学校的传统。天一街小学党支部书记王飞云介绍,学校有超六成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3%的学生来自建档立卡家庭。“老师们带着爱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实实在在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让孩子更好地成长。”王飞云说,上个学期,全校46位教职工走进了近200个学生家庭,帮他们解决了30余个实际困难。

(文: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图: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