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āng
拼音 [rù chuāng]

褥疮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褥疮rù chuāng

    基本解释

    指因长期受压迫而引起身体局部坏死溃烂的疮疡。也称席疮。常见于重病长期卧床者,多发于腰骶﹑肩胛﹑枕﹑肘和足跟等处。 褥疮  rù chuāng  ㄖㄨˋ ㄔㄨㄤ  

    病名。因久卧在床,局部皮肤长期遭受压迫,使血液循环不顺而引起皮肤和肌肉组织发炎、坏死、溃烂等的症状。也作「蓐疮」、「压迫性溃疡」。

    辞典解释

褥疮的单字解释

"褥疮"的造句示例

  1. 对中药成药、中草药以及联合用药治疗褥疮进行了综述.
  2. 可使全身整体侧翻,可以有效的防止褥疮.
  3. 结论:火针治疗褥疮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是治疗褥疮的较佳方法。
  4. 防止各种并发症:泌尿道感染、褥疮等。
  5. 活动能力受损的病人都有出现挛缩、位异常和褥疮等危险.
  6. 她帮他翻了个身,免得他生褥疮。
  7. 褥疮怎么治,好的快?用什么药物?
  8. 静卧不动和褥疮只会将他们推向死亡……在这儿死神是如此临近。
  9. 广泛用于听诊器,氧气袋,防褥疮气垫,吸引器,气压止血带等医疗设备。
  10. 治疗褥疮的冷和热,这是重要的是要了解原因,以防止冷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