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è
  • dǐng
  • zhī
  • zā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iè dǐng zhī zāi

成语解释:灭:淹灭;顶:头顶。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比喻致命的、毁灭性的灾难。

成语出处:《周易 大过》:“过渉灭顶,凶,无咎。”

成语例句: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毛泽东《论持久战》)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毁灭性、致命性的灾难

结构类型: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古代成语

繁体字形:滅頂之災

英文翻译:crowning calamity

"灭顶之灾"的单字解释

字的解释

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灭了。灯灭了。2.使熄灭:灭灯。灭火。3.淹没:灭顶。4.消灭;灭亡:自生自灭。物质不灭。5.使不存在;使消灭:灭蝇。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

字的解释

1.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头顶。屋顶。山顶。塔顶儿。2.用头支承:顶碗(杂技)。顶天立地。他顶着雨就走了。3.从下面拱起:种子的嫩芽把土顶起来了。4.用头或角撞击:顶球。这头牛时常顶人。5.支撑;抵住:拿杠子顶上门。列车在前,机车在后面顶着走。6.对面迎着:顶风。顶头。7.顶撞:他听了姑母的话很不满意,就顶了她几句。8.担当;支持:活儿重,两个人顶不下来。9.相当;抵:他一个人顶两个人。10.表示程度最高:顶好。顶喜欢唱歌。

字的解释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字的解释

1.自然界造成的或人为的祸害:水灾。兵灾。2.个人遭遇的祸患:没病没灾。3.“菑”,另音zī

"灭顶之灾"的近义词

"灭顶之灾"的反义词

"灭顶之灾"造句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毛泽东《论持久战》)

"灭顶之灾"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