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这4类药不要长期服用,很多人都不知道

李小哥知识说 2024-05-04 23:14:55

王大妈因为关节炎的疼痛,每天都要吃一些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缓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关节不再那么疼痛,但是她开始发现自己的胃口变差了,胃痛的次数逐渐增多。

医生告诉她,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导致了胃黏膜受损,引起了胃炎。王大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长期用药并非无害。

王大妈并不是个案。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对药物的副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常见药物,因为购买方便、使用频繁,很多人都不了解它们的潜在风险。

专家提醒,以下这4类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可小视的隐患。

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隐患

非甾体抗炎药,简称NSAIDs,常用于缓解疼痛、降低发炎反应。这类药物包括众所周知的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虽然它们能够快速有效地减轻症状,但长期服用可不是闹着玩的。

首先,NSAIDs的一个显著副作用就是消化系统问题,长期服用会损害胃黏膜,可能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等严重问题。

而且,你可别小瞧了这胃出血,一旦发生,可能需要紧急医疗干预,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此外,这类药物还可能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你看,吃个止痛药,搞不好反而给心脏添堵。

另外,肾脏也是NSAIDs的“攻击目标”。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肾脏功能下降,甚至出现肾衰竭。

到时候,病痛固然痛苦,治疗起来那更是费时费力,费钱费心。所以,老百姓在用药时一定要按医嘱来,切莫随意长期服用。

二、抗生素的滥用与抗药性

提起抗生素,可真是个双刃剑。它们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功不可没,但一旦使用不当,后果可就不是开玩笑的了。

现在有些人一感冒、咳嗽就自行服用抗生素,仿佛这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种做法,简直就是给健康开了个倒车。

滥用抗生素最可怕的后果,就是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意味着原本能够被抗生素消灭的细菌,现在变得强大起来,对抗生素不再敏感。到那时,一些原本容易治疗的疾病,可能会变得难以控制,治疗成本和难度都会大大增加。

而且,抗生素还会对人体的正常菌群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出现诸如腹泻、霉菌感染等问题。你看,这不就是“好心办坏事”嘛。

因此,除非医生明确开处方,千万不要自己乱用抗生素,以免“添油加醋”,害人害己。

三、镇静剂和安眠药的依赖风险

镇静剂和安眠药,如苯二氮䓬类(包括安定和Xanax)及非苯二氮䓬类安眠药(如Ambien),常被用于治疗焦虑和短期失眠问题。

尽管这些药物在初期能有效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依赖性和耐受性,这意味着患者需要逐渐增加剂量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药物依赖不仅可能导致身体上的耐药性,还可能引发心理依赖,使得患者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无法保持正常生活。

此外,长期使用镇静剂和安眠药还会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平衡,尤其是对GABA(γ-氨基丁酸)系统的影响,这是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失调的神经系统不仅会加剧睡眠问题,还可能导致情绪不稳、记忆力下降及认知功能受损。

长期依赖这类药物的个体在停药时可能会经历严重的撤药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焦虑、震颤、失眠、感觉异常、心悸和恶心。

在临床实践中,推荐逐渐减少药物剂量而非突然停药,以减轻撤药症状。医生通常会建议短期使用这些药物,并在用药期间监控患者的反应,以预防依赖性的发展。

四、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激素类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和性激素等,在治疗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例如,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通常用于抗炎和免疫抑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变薄、骨质疏松、血糖升高、体重增加、高血压和易感染等问题。

性激素治疗,如雌激素或睾酮替代疗法,虽然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和性激素缺乏问题,但可能增加患有心血管病、血栓和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

医生在开具激素类药物时会权衡其利弊,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的血液检测和身体检查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处理激素治疗可能引发的副作用。特别是在进行长期激素治疗的患者,更需要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五、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药物治疗是恢复健康的关键手段之一。然而,药物的功效与风险并存,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医生在开药时考虑的因素众多,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用药时间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病人在用药时需要遵循医嘱,切忌自行调整剂量或随意停药。药物治疗不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药物副作用甚至致命风险。

教育公众关于药物知识,增强他们的用药安全意识,是提升整体医疗水平的必要步骤。医疗机构应当提供详尽的药物说明与专业咨询,帮助病人理解其疾病状态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此外,政府和医疗监管机构需加强对药品流通和使用的监管,确保药物质量与用药安全,防止过期、假冒伪劣药物的流入市场。

六、合理用药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指导公众进行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以下几点建议不容忽视。首先,患者应当完全遵照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不应自行购买非处方药进行治疗。

在用药过程中,如遇到任何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而不是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其次,医生和药师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明确告知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可能的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进一步地,医疗机构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如电子处方系统,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提高处方效率。

同时,公共卫生部门可以开展定期的用药教育活动,普及药物知识和正确的用药态度。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总结

医疗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合理用药是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关键。只有通过集合医疗、教育和监管的力量,才能构建一个全面的用药安全防护网。

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都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0 阅读:31

李小哥知识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