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让袁天罡推算国祚,他说:非青非白非红赤,川田十八无人耕

李柒夜 2024-01-20 19:48:48

茫茫天运此中求,世代兴亡不自由。 万万千千说不尽,何如推背去来休!

鸿荒初开万物生,伏羲画八卦而文籍生,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据说黄帝之时,天子只需要把衣裳垂下来就能使天下太平。不过,当时诸侯也并非完全顺从于黄帝,黄帝曾与炎帝战与阪泉之野,也曾与蚩尤战与涿鹿之地,彼时也是有争霸天下之争。

到大禹建立夏朝后,朝代更迭更是历史上一个不变的话题。那商汤伐夏桀建立下殷商,又有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周朝再分为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又被秦朝统一,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大秦强悍一时,但却是二世而亡。又有汉高祖刘邦灭掉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繁盛的大汉王朝。只是东汉末年又分三国再归晋,晋朝短暂统一又是十六国南北朝乱世。最终隋朝一统了天下,但隋朝很快又被大唐取代。

就这样,朝代来来回回更替,国祚长短不定。不过,国祚也是历代帝王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据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就十分想知道大唐的国祚,曾让袁天罡去司天台观天文推测世运。

袁天罡是个奇人术士,擅于天文和相术。在得到皇命后,袁天罡去司天台推测一番,做出了一个图谶。正在此时,李世民来了,想要看看袁天罡推测出来了什么。袁天罡连忙上前推住李世民的背拦阻,说天地万物都有一个定数,是躲避不过的。

其实,袁天罡推测的图谶上只有两句话:非青非白非红赤,川田十八无人耕。

这两句话究竟何意呢?实质上正对应了一个人,一个关系大唐国祚,会掀翻大唐的人——黄巢。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关于黄巢和大唐的故事,历来是有着很多的。

黄巢的出身来历

黄巢是山东曹州冤句人,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颇为富足。

此时的大唐天下,是唐懿宗时期。大唐自高祖李渊开创以来,经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肃、代、德、顺、宪、穆、敬、文、武、宣、懿,已经由盛转衰。

唐懿宗之时,皇帝骄逸残暴,宰相腐败弄权。当时的天下已经是民不聊生的状况,桂州戍兵就曾爆发了一场庞勋起义。这场反唐起义虽然被唐朝镇压,但却是唐朝灭亡的导火线,有评价为: 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黄巢就出生于这个时期,大唐走向衰败的时期。但是,黄巢并不是天生反骨,最初也是想要报效朝廷。

据记载,黄巢五岁就能对诗,写下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不过,黄巢长大后几次应试却都是名落孙山,他就回家继承了家业,开始贩盐。

到唐僖宗时期,全国水旱灾害不断。但是各地州县却是不上报灾情,致使饿殍遍野,百姓苦不堪言。私盐贩子王仙芝发檄文责斥朝廷吏贪赋重,赏罚不平,自称均平天补大将军,发动了反唐的起义,黄巢也是积极聚众响应王仙芝。

等王仙芝战死后,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建号王霸。自这时起,黄巢聚众十余万开始四处攻伐。最终,起义军兵进洛阳,突破潼关,进入长安,逼得唐僖宗仓皇逃亡蜀地。

在长安城中,黄巢也是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大齐,定年号为金统。

大齐政权存在了四年,并没有真正灭亡唐朝,但瓦解了唐朝的统治。自黄巢起义后,更是出现了可以力压群藩的超强藩镇,大唐王朝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

演义评书中的黄巢起义

在演义评书之中,黄巢覆灭大唐的故事就更精彩一些了。

元末明初之时,罗贯中写有一部《残唐五代史演义》,就是从黄巢起义开始的。

在曹州冤句县赤墙村,有个盐商叫做黄宗旦,家中世代以贩盐为业。

黄宗旦长大后,娶了田氏为妻。就在娶亲回家路过巢林之时,黄宗旦看到地上有个黄衣小孩冲着田氏喊娘,随即又化作一道黄气进入她的腹中。田氏因此而怀孕,二十五个月后才生下一个怪异的小孩,按照书中所说就是:

身长二尺,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左臂生肉滕蛇一条,右臂生肉隋球一个,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

黄宗旦看这小孩长得太怪了,就直接把他扔到了巢林的沟渠中。不过这小孩可不简单,他就是袁天罡那说的那一个定数,命不该绝,土地公公把他放到了树上的乌鸦巢中。

十天之后,黄宗旦再次路过沟渠,发现了乌鸦巢中哭啼的小孩。这让黄宗旦很是惊讶,他知道这个小孩必然不简单,就把他带回了家中,取名为黄巢。

到黄巢长大后,他学得一身好武艺,在长安城的应试中一举夺下了天下武状元。这本来是好事,但黄巢长得太丑了,吓了唐僖宗一跳,唐僖宗直接将黄巢革职赶了出去,永不录用。

黄巢又羞又悲愤,心中有了夺取大唐之心,而且他又经历了一系列怪异之事:

比如黄巢在街上看见一只雄鸡,他说如果我能得天下,你就叫一声,雄鸡就叫了一声;

又比如黄巢路过藏梅寺时,老僧讲述前几天有鬼差来寺中偷油,他们说有黄巢要在藏梅寺试剑反唐,将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因此三曹提前造生死轮回册;

还有一天突然出现一个仙女,给了黄巢一把混唐宝剑,说是奉上方之令送他宝剑,要他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

最奇特的是黄巢看见一伙人,就祷告天地说自己能得天下,就让他们归顺自己,结果那伙人还真就直接就归顺了,这些人包括葛从周、邓天王、孟绝海、朱温等大齐重将。

就这样,黄巢聚兵起义,将大唐一个完整天下分为了五代。

后世的残唐评书中,又为黄巢再加了一层神话色彩。据评书之中所言,目莲救母之时一禅杖戳开地狱之门,虽然救出了母亲,但也放出了八百万饿鬼跑到世上化成唐兵酷吏。因此,地藏王菩萨派出了座下的谛听兽降世去收回八百万饿鬼,也就是黄巢。

这是演义评书的一个特色,加了一些神话色彩。

平话中的黄巢起义

其实,这些故事还不是最早的,早期还有宋朝的《五代史平话》也有黄巢故事。

自袁天罡为太宗李世民推测世运后,到唐懿宗时期变数黄巢终于出现了。

黄巢依然是黄宗旦的儿子,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他。不过,黄巢出生之时是在肉球之中裹着,十分怪异。黄宗旦觉得太过怪异,就把肉球和小孩都扔到了荒郊野外。

不到天明之时,那小孩又到了门前哭泣。黄宗旦还是觉得小孩太怪异,不能收留,就又把他放到了青草村的鸟巢之上。

过了七天后,黄宗旦再次路过青草村。这时那鸟巢的小孩叫道,收留下我吧,日后我一定会报恩的。黄宗旦心知这个小孩不凡,他日后不是兴盛家族必是灭亡家族,但终究不愿杀了这个定数,就把他抱回了家中,取名为黄巢。

就这样,黄巢在黄家长大。等年纪稍长,黄巢长成了目生三角、胸前生八卦、背后长七星的怪异模样,但他文武双全,更兼得了天赐的一把混唐剑,也是远近闻名的好汉。

只是黄巢虽有才学,前去长安应试之时却是名落孙山。黄巢无比失落,又在射雁之时发现雁口有纸让他去投王仙芝,就决意前去投王仙芝反唐。

这时,世上又有了一些黄巢当反的现象。终南山有石人口中吐言“三七二十一,由字头不出,脚踏八方地,果头三屈律”,这是黄巢之名;又有流传童谣“金色虾蟆三角眼,翻却曹州天下反”,正应黄巢的三角眼。因此,黄巢在路上就拉拢了一批手下,掀起了大唐之乱。

所以,黄巢就是一个关系大唐国祚的定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实际上,这个故事还关系着《推背图》。据说《推背图》是唐太宗命李淳风、袁天罡推算大唐气运而作,但应是后人不断改编所作,“非青非白非红赤,川田十八无人耕”就出自其中。

另外,《五代史平话》中还有两句也是出自《推背图》:

一是《晋史平话》中,有道士为石敬瑭判了四句:“借问和尚过河无?河南拱手待姑夫。引得姑夫到中国,嫔妃卿相作戎奴”;

二是《周史平话》中,费博古为郭威判的四句“百个雀儿天上飞,九十九个过山西。内有一个踏破脚,大梁城里赁驴骑”。

总之,一切真真假假,但平话中袁天罡说的一句话非常有理:

天地万物,莫能逃乎数。天地有时倾陷,日月有时晦蚀。国祚之所以长短,盗贼之所以生发,皆有一个定的数在其间,终是躲避不过。

一切就是有一个定数,好比日月运行,不可躲避。

关于这一点,在《旧唐书》中也有体现。贞观初年太史就说过“女三昌”,民间也有流传“当有女武王者”。为此,李世民杀了小名为“五娘子”封号职位都带“武”的李君羡,但唐朝三代以后依然被女主武则天取代。

4 阅读:1342
评论列表
  • 2024-01-21 14:42

    老黄顶多算是一个挖坑的,老朱才是埋葬李唐的

  • 2024-01-30 19:49

    [得瑟]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子非鱼 回复: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