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尔丹:曾祖伯祖都是开国功臣,雍正想杀他却没杀成,乾隆朝复起

雍亲王府王妃 2024-02-01 12:41:12

了解清史的都知道清太宗皇太极在崇德元年正式建立大清,登基成皇帝。大清的前身是后金,是皇太极的父汗努尔哈赤建立的。虽然大清是皇太极建立的,但皇太极并不敢称太祖,而是将自己的父汗尊为太祖皇帝。不仅仅因为努尔哈赤是皇太极的父汗,更是因为努尔哈赤十三副甲胄起义,统一整个女真族后与明廷分庭抗礼,而皇太极之所以能够称帝也是站在了父汗的肩膀上。

当然努尔哈赤之所以能成事也是因为知人善任,身边有一群骁勇善战的大将。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开国五大功臣”,是后金时期辅佐努尔哈赤处理朝政的“五大臣”,地位非常高。其中之一便是瓜尔佳.费英东,费英东的父亲索尔果是建州女真五部之一苏完部的首领,1588年,索尔果便率领苏完部归顺太祖。

这一年费英东恰好是建功立业的年纪,因骁勇善战得到太祖的重视,太祖便将嫡长子褚英的长女嫁给了费英东,如此一来费英东便成为太祖的孙女婿。

1598年,费英东奉命征讨瓦尔喀部安褚 拉库路,大获全胜;

次年,支援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后识破哈达部计谋后,征服了哈达部;

1607年,费英东与太祖的弟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也是费英东的岳父)等人一起大败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乌拉部;

1615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称大汗,费英东位列五大臣,参与朝政的处理。

之后费英东便与太祖一起对抗明朝、收服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叶赫部。

1620年费英东病逝,虽然费英东去世,但是因费英东的缘故,瓜尔佳氏一族崛起,在费英东之后出现了非常多的大清名将,比如:

费英东的侄儿鳌拜:崛起于太宗一朝,不仅战功赫赫,而且还是太宗皇帝的救命恩人,太宗皇帝非常重视信任鳌拜;也正因为如此,鳌拜对顺治帝忠心耿耿;哪怕是多尔衮故意为难,鳌拜自始至终也没有臣服多尔衮,最终坚持到了多尔衮病逝,顺治亲政后鳌拜得到重用,并且在顺治帝病重时,被名为玄烨的辅政大臣。

费英东第六子索海,承袭总兵官的世职,皇太极设置六部后,索海任刑部承政;之后多次上战场立功,而且在顺治二年战死沙场。而索海的儿子多颇罗,也战死沙场。

费英东第七子图赖,皇太极登上汗位后,图赖跟随太宗皇帝一起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但凡是皇太极出征,几乎每次都带着图赖,所以图赖参与天聪朝时几乎所有对明的征战;皇太极称帝后次年被授予议政大臣之位,在此之后图赖先后跟随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对战伐明,凭战功进三等昂帮章京。顺治帝称帝后跟随顺治帝一起入关,并追击李自成部,凭战功仅三等公;顺治三年死在了行军的路上。

除此之外,费英东的后代还有一位非常值得一提,此人便是费英东第十子查喀尼的孙儿傅尔丹。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认识一下历经三朝的傅尔丹在大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何雍正帝想杀他却没有杀了呢?

01

查哈尼在太宗一朝时承袭三等昂帮章京的世职,查哈尼去世后,其子倭黑承袭,倭黑便是傅尔丹的父亲。顺治四年朝廷重新定爵,倭黑改袭三等精奇尼哈番的爵位,并且得顺治帝恩诏,晋封一等。顺治十六年,倭黑晋封三等公,并且被授予内大臣一职。

康熙八年,康熙在孝庄太皇太后、内大臣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终于除掉了康熙初期对康熙威胁最大的鳌拜。鳌拜作为费英东的侄儿,鳌拜的倒台自然会牵连到瓜尔佳氏一族。而倭黑便因此而被罢免内大臣一职,不过三藩之乱爆发后,倭黑跟随出征。

因征讨三藩之乱有功,而加太子太保衔;

康熙十五年,倭黑跟随安亲王岳乐到达长沙,大败吴三桂的兵马;

康熙十八年,倭黑跟随贝勒彰泰一起南下云南,凭战功被授予镶黄旗蒙古副都统。

云南平定后,倭黑被授予都统。

康熙三十年,倭黑病逝。

倭黑病逝后,其子傅尔丹承袭三等公爵位,其实这一年傅尔丹年仅11岁。不过傅尔丹不仅承袭了三等功爵位,而且兼任佐领一职;康熙三十八年,在傅尔丹19岁时,被康熙授予正二品散秩大臣(侍卫处官员)。不得不承认,傅尔丹的家族虽然受到了鳌拜的影响,但好在康熙并没有追究瓜尔佳氏一族其他的人,哪怕是傅尔丹的父亲倭黑被罢免内大臣一职,也很快复起,又得到了重用。

到了傅尔丹到了建功立业的年纪,鳌拜一事早已过去多年。更何况对于康熙而言,鳌拜并非奸臣也非贪官,也没有图谋不轨的野心,只是康熙为了真正的亲政不得不除掉鳌拜;到了康熙晚年,仍旧记得鳌拜为大清而建立的赫赫战功,将鳌拜称之为大清功劳最大的臣子。

能够在年仅19岁便被授予散秩大臣一职,可以说傅尔丹的起点还是很高的。不过此时的傅尔丹还没有的得到康熙的青睐与重用,康熙四十二年这一年是傅尔丹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

康熙西巡,在祁县郑家庄住下,结果有一匹马因为受到惊吓突然冲出来,眼瞧着就要冲撞上康熙。幸好傅尔丹眼疾手快,将受惊的马制服。康熙非常赞赏傅尔丹的身手,也感激傅尔丹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便下谕旨嘉奖,同时赏赐了傅尔丹一件貂皮褂。

得到康熙青睐后,傅尔丹开始得到重用:

康熙四十三年,傅尔丹被授予正蓝旗蒙古都统;

康熙四十七年,傅尔丹调任正白旗(上三旗)蒙古都统。

康熙四十八年,傅尔丹已经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一职,成为康熙身边非常得宠的臣子,也是非常值得康熙培养的年轻将领。但是傅尔丹出身勋贵世家—瓜尔佳氏一族,从小生活优渥,所以便跟很多的八旗子弟一样,总是请假偷懒。

康熙五十四年,傅尔丹因总是请假不去入值,被康熙罢免其领侍卫内大臣一职。康熙为了好好磨练一下傅尔丹的脾性,将其调任蒙古乌兰固木等地屯田。乌兰固木等地自然不比京城,荒无人烟,不过正因为在蒙古历练这两年,对于傅尔丹的影响非常大,让傅尔丹养成了能吃苦的性格。

见时机成熟后,康熙便将傅尔丹给召回了京城,仍旧授予领侍卫内大臣一职。

可见康熙对傅尔丹还是给予厚望的,只是傅尔丹身上的一些小缺点需要改正,康熙便想了这样一个法子历练历练傅尔丹。

02

在蒙古屯田两年的生活确实让傅尔丹改变了很多,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叛乱;傅尔丹被任命为振武将军,出兵北路,并且在阿尔泰驻军。

康熙想要在乌兰固木、科布多筑城,来护卫喀尔喀的游牧地区,所以便让傅尔丹好好考虑一下策略。康熙五十八年傅尔丹给康熙上书请求在鄂勒齐图郭勒修筑城池,康熙认为此城距离京师太远,还是坚持让傅尔丹在科布多修筑城池;但傅尔丹便提出在距离鄂勒齐图郭勒城一千多里的察罕廋尔修筑城池:

科布多虽然距离京师比较近,但是有大河阻挡,想要运送木头的话比较困难;

康熙觉得傅尔丹此次傅尔丹提出的建议可行,便答应了。

康熙五十九年,傅尔丹率领清军把前任大败准噶尔大军,活捉宰桑贝坤等人,将准噶尔部众全部收服。紧接着将乌拉呼济尔的粮草全部焚毁,然后班师回朝。

03

康熙晚年的傅尔丹已经开始建功立业,照此下去必定能有一个大好的前程,只不过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便病逝了,雍正帝继位。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骁勇善战的傅尔丹照样受到了雍正帝的重用,雍正元年,傅尔丹奉命兼统祁里德部,驻守巴里坤;雍正三年,傅尔丹被召回京城,雍正将其授予内大臣一职。

此时的傅尔丹已经成为雍正身边近臣,也正因为雍正看中傅尔丹,所以在雍正次年便将其授予黑龙江将军一职。

雍正六年,傅尔丹已经官居正二品的吏部尚书,并且佩戴双眼花翎。

可以说此时的傅尔丹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朝廷重臣,紧接着雍正便对其委以重任:

了解雍正的应该知道,在雍正登基初期青海的罗卜藏丹津便起兵,雍正派年羹尧年大将军前去平叛,最终罗卜藏丹津大败,年羹尧凭此功劳被封一等公,雍正更是将年羹尧称之为“恩人”。毕竟此战,关系到雍正能否坐稳皇位。

罗卜藏丹津溃败后便逃到了准噶尔,准噶尔的策妄阿拉布坦收留了罗卜藏丹津。虽然雍正多次派人前去索要,策妄阿拉布坦更是先后几次派人来京城请和,但议和之事一直都没个结果。而策妄阿拉布坦也病逝,其子噶尔丹策零承袭汗位,噶尔丹策零并非安分守己之人,多次侵扰大清。

此时的雍正已经彻底解决九子夺嫡的敌人,并且新政也都按照自己的安排在推行,雍正终于可以专心应对噶尔丹的事情。雍正七年二月,雍正召集众位大臣一起商量征讨准噶尔的事情,其他人都不同意出兵西北,只有大学士张廷玉赞同。

雍正坚持要出兵,便将傅尔丹命为靖边大将军率兵从京城出发。

在傅尔丹率兵离开京城的时候,雍正亲自前往太庙祭告,祭告完成后前往南苑阅兵,然后前往太和殿授予傅尔丹兵权,并且加封傅尔丹太保衔。

雍正此举,无疑是对傅尔丹寄予厚望,希望傅尔丹能大获全胜。

除了傅尔丹外,岳钟琪(岳飞的直系后裔,年羹尧死后代替年羹尧成川陕总督)被授予宁远大将军,与傅尔丹兵分两路用兵西北。

在出征期间岳钟琪曾前往傅尔丹的大帐之中,看到傅尔丹帐中摆满各种兵器,岳钟琪很好奇便问傅尔丹此举是何意?傅尔丹便告诉岳钟琪:这些兵器都是我平日里练功所用,也是在以身作则激励将士们。岳钟琪听到傅尔丹的话,并没有说什么。

不过走出傅尔丹大帐后,对自己身边的人说了这样一句话:

“为大将,不恃谋而恃勇,败矣!”

作为大将军,不靠谋略却靠蛮力,只能失败!

没想到岳钟琪的话,确实应了验。

04

雍正九年,傅尔丹给雍正皇帝上书:科布多是重要的通道,应当在此处修筑城池。雍正帝同意傅尔丹的建议,五月份傅尔丹便率领大军到达科布多。没想到中了噶尔丹策零的挑拨之计:嗒苏尔海丹巴(噶尔丹策零的人)故意让清军抓住,告诉傅尔丹噶尔丹已经派大策零与小策零兵分两路进犯北路。

傅尔丹没有多加思考,便相信了嗒苏尔海丹巴的话,即刻下令召集一万人沿着科布多河向西。结果在六月傅尔丹中了准噶尔的埋伏,导致清军损失惨重,清军将领大多战死,傅尔丹侥幸活了下来。科布多是肯定不能再继续待下去,傅尔丹便率领剩余的清军退到察罕廋尔。

清军损失如此惨重,傅尔丹便上书向雍正帝请罪。

雍正便将锡保(第八代顺承郡王,铁帽子王之一)任命为靖边大将军,而傅尔丹则是降为振武将军,戴罪仍在军中效力。

雍正十年,准噶尔大军进犯,锡保便下令傅尔丹率三千兵迎战,结果傅尔丹溃败。

锡保便直接上书弹劾傅尔丹,傅尔丹被罢免领侍卫内大臣、振武将军的职位以及公爵的爵位

雍正十一年,锡保再次弹劾傅尔丹,但雍正帝此次并没有处置傅尔丹,因为雍正帝得知傅尔丹之所以再次兵败是因为手中的兵力太少所致,仍旧让傅尔丹在军中效力。

雍正十三年,山西巡抚伊都力(康熙朝名臣伊桑阿的儿子)侵吞军饷一事被雍正得知,结果此事牵连到了傅尔丹,雍正非常生气便将傅尔丹抓了起来,并且押赴京城。最终傅尔丹被论罪当斩;结果雍正还没来得及下旨处死傅尔丹,便病逝了。

05

雍正帝病逝后,乾隆皇帝登基。

乾隆登基后,并没有直接处死傅尔丹,而是改为斩监候(虽背判死刑,但不理解执行,而是等待秋后处斩或者是朝廷重新核查定罪)。

傅尔丹在狱中待了四年的时间,乾隆四年被放了出来。同傅尔丹一同被放出来的还有大将岳钟琪,岳钟琪在雍正十年便因罪被关了起来。

九年后,已经年过花甲的傅尔丹同岳钟琪一起再次得到朝廷的重用。

乾隆十三年,大金川之战不顺利,大金川久攻不下。首席军机大臣讷亲也因此被乾隆赐自尽,刚刚病逝的孝贤皇后的亲弟弟富察.傅恒代替讷亲前往前线,督战大金川。傅恒向乾隆提到了傅尔丹:傅尔丹虽然已经年老,但是他对满洲兵的事情了无指掌,希望皇上能够让傅尔丹专门负责治理大营的事情。

乾隆应允,傅尔丹便被任命为内大臣、护军统领,随军出征。

而岳钟琪则是被任命为四川提督,领兵出征。

乾隆十四年,傅尔丹被任命为参赞大臣;在朝廷平定大金川后,傅尔丹被任命为黑龙江将军

乾隆十七年,傅尔丹病逝,乾隆下旨厚葬,赠与谥号“温悫”。

结语

傅尔丹是一位非常幸运的大臣,就连《清史稿》中对傅尔丹的评价都是“何其幸欤”!

虽然傅尔丹的一生没有留下名垂青史的功劳,但是他的一生充满着各种幸运:

第一幸:作为开国功臣费英东的曾孙,年仅11岁便承袭三等功爵位,年仅19岁便位居正二品散秩大臣之位;这样的起点,在勋贵家族出身的八旗子弟中,都数得着。

第二幸:因护驾康熙有功,得到康熙的重用与宠信,哪怕傅尔丹总是偷懒,康熙仍旧认为傅尔丹是一个值得培养、有潜力的人,所以将傅尔丹调任蒙古屯田。傅尔丹仅在蒙古两年的时间,便被召回官复原职,康熙更是给傅尔丹建功立业的机会。

第三幸:本被定罪处斩,结果雍正帝未来得及下旨将其处死便病逝了;而新帝登基并没有处死傅尔丹,而是将其放出来,甚至在傅恒的建议下对其委以重任。

正是在乾隆朝的复起,让傅尔丹最终能够青史留名,死后得到厚葬。

0 阅读:10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