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驾崩前告诫乾隆:子孙都不能杀他,岂料乾隆刚继位就下旨:杀

历史每日说 2024-02-17 19:46:56

1735年,雍正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在驾崩前,他把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叫到身边,提出了一个让后者都摸不着头脑的话:“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求杀戮。”

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雍正希望自己的子孙,都不能因此人曾诋毁过他,就杀了他。那么,雍正为何会专门提出此人,要求儿子乾隆不能杀他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九子夺嫡”的影响。

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两度被废,以至于其他阿哥纷纷觊觎皇位,于是爆发了“九子夺嫡”,最终以四阿哥胤禛胜出,继承大统,是为雍正。

然而,雍正登基之初,根基不稳,朝堂上政敌八阿哥、九阿哥的势力依旧不可小觑,这些政敌还在大肆散布自己是“篡位”,这让雍正十分恼恨,最终虽然清洗了“八爷党”,但是影响较坏,这就造成了三人成虎,民间也是有很多认为雍正得位不正。

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远在湖南的文人曾静,认为清朝的末日就到了,于是他打算谋划一番推翻清朝。而之所以他敢有如此的想法,主要受到前明旧臣吕留良反清复明思想的影响。

于是曾静就让徒弟张熙找当时手握重兵的陕甘总督岳钟琪。因为在曾静看来,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人,而清朝跟北宋时期的金朝一样,都是满人,他认为凭借这条就能说服。

只是没想到,岳钟琪听闻计划后,直接把曾静和张熙抓起来,送到京城告诉雍正事情的原委。没想到雍正并没有处理他们,并且说他们两人只是受到蛊惑。但蛊惑之人要严加处罚,由于此时吕留良已死,于是雍正下令开棺戮尸,吕留良的儿子、族人全部诛杀,孙子辈则发配宁古塔。

其实,雍正之所以不杀曾静,并不是大度,而是有自己的考虑,因为此时民间都在流传这个皇位是篡位的。

于是,他把自己提审曾静时的反驳之词全部整理写下来,并出书《大义觉迷录》,还让曾静到全国各地宣讲,这本书最主要就是为了证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一段时间后,民间都认为雍正是位雄才干练的君主,是正常即位,这个结果让雍正很满意,对曾静也并没有再有处罚。

不仅如此,雍正驾崩前还特地交代乾隆,也不得找曾静算账。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乾隆即位没几个月,就忘记父亲雍正的命令,直接下令将曾静凌迟处死,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在乾隆看来,对待反清的人,就要处以最严重的刑罚,以儆效尤,才能起到威慑的作用。而且,他觉得如果处理这样的事拖泥带水,会严重影响朝廷的安稳,那么,雍正驾崩前的话又不能不听,那该怎么办?

没想到,乾隆十分聪明,他对外宣传,自己这么做也是尽孝,因为父亲雍正帝杀了吕留良,是因为吕留良攻击祖父康熙帝,而自己处治曾静,是因为他攻击自己的父亲雍正帝,我也是效仿父亲雍正帝的做法,是因为孝顺,不想看到父亲被攻击,如此一来,也不能算是违背。

就这样,乾隆诛杀曾静,烧毁《大义觉迷录》,彻底结束了这场“反清复明”的风波。

4 阅读:3739

历史每日说

简介:详解正史故事、野史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