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兵团会兼地方军区,该兵团例外,执行机动作战,换了司令

从阳化石 2024-05-16 11:32:42

1949年4月,随着渡江战役展开,二野、三野、四野南下解放华东、中南、西南,以及一野解放大西北。新成立的兵团就担负起区域性战略任务。

入三野解放浙江后,7兵团司令部兼浙江军区司令部;解放上海后,9兵团司令部兼上海警备区司令部;福建解放后,10兵团司令部兼任福建军区司令部;14兵团解放湖南后,兼湖南军区司令部;15兵团解放广东后,兼任广东军区司令部;4兵团解放云南后,兼任云南军区司令部;5兵团解放贵州后,兼任贵州军区司令部;19兵团解放陕西后,兼任陕西军区司令部;1兵团解放新疆后,兼任新疆军区司令部;3兵团解放川东后,兼任川东军区司令部等。

长江以南的大部分省份都有一个兵团兼任军区司令部,只有江西、广西没兵团兼任。

江西是由二野4兵团和四野15兵团解放的,两支部队当时都还担负作战任务,解放广东。因此江西解放后,部队抽调部分兵力驻守,两个兵团南下作战,当广东解放后,15兵团留下,而4兵团千里追击战,打到云南停下来。

广西的情况与江西不同,广西算是最靠南的陆地区域,已经算是到边界了。这里原本是由13兵团解放,部队完成解放任务后,并没有兼任广西军区司令部。组建广西军区时,抽调张云逸、李天佑、莫文骅、陈漫远等一批广西籍或者曾经在广西工作等将领负责。因为这里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在处理地方问题上,他们更能把握分寸。

13兵团被赋予更重要的使命,担负全国战略预备队,进驻河南驻扎,下辖38军、39军、40军。

这三个军在东北战场上战绩非常辉煌,擅长打攻坚战,原司令员李天佑、刘震、韩先楚不仅是四野名将,而是解放军的名将。此时,他们都已经调离,军长分别由梁兴初、吴信泉、温玉成担任。

部队之所以挺进河南,从地理位置上很清楚知道,它位于中原,如果哪里有战事,需要增兵作战,这支机动部队可以增援任何一个地方,这就是驻扎在河南的原因。

不过,此时的13兵团机关并不健全,因为司令员程子华被调任山西担任省委书记,政委莫文骅被调任广西担任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司令部只有副司令黄永胜,刚被任命的政委吴法宪,政治部主任杜平。

因为兵团北上,黄永胜、杜平率领3个干部北上郑州,吴法宪带着兵团机关留在广西。因此事广西剿匪出现反复,加强剿匪领导工作。

黄、杜到郑州后,开始重新组建兵团机关,虽然也补充进来一些干部,但缺额还是很大。也就在这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上级根据形势组建东北边防军,13兵团机关不健全,怎么办呢?

上级决定将邓华领导的15兵团机关与13兵团机关对调,下辖部队不动。也就是说,15兵团司令部改为13兵团司令部,13兵团司令部改为15兵团机关。

这样一来,邓华在指挥38军、39军、40军时也会很方便,因为司令部机关都是老班底,不需要熟悉和磨合期。有人或许会是邓华熟悉3个军吗,实际上在东北作战时,他们几个部队经常配合作战,如三战四平时,38军与邓华指挥43军一起作战,四战四平时,38军、40军与43军联合作战,攻打锦州时,39军、40军、43军都是主攻部队等

就这样,黄永胜留下,邓华率部北上。

其实,除了兵团机关不健全之外,还有指挥员个人原因。黄永胜、邓华过去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多次搭档,俩人在军事方面都有非常高的造诣。邓华是政工出身,黄永胜是纯军事出身。

作战方面,邓华更谨慎、稳重,综合能力很强,因此也成为12个纵队司令员唯一一个被提拔为兵团司令员的。黄永胜能打仗,但爱“抗上”,不容易被指挥等,曾经从8纵被换下。

不过,两人在五十年代的发展多不错,一个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守卫北疆;一个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守卫祖国南大门。

0 阅读:168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